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雄市國中小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在家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之調查研究(2007) 莊婷蘭; Ting-Lan Chuang本研究主要探討高雄市國中小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對於性侵害的防治知識、 態度、教導經驗之現況及相關影響因素。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就讀高雄市國中小之智能障礙學生家長為對象,有效樣本共312名,以自編的「國中小智能障礙學生家長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來進行資料收集。最後再將所得之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藉以瞭解國中小階段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在性侵害防治教育上實施現況,主要結果如下: 一、在性侵害防治知識方面,智能障礙學生家長以「智障兒童遭受性侵害之迷思」答題正確率答對率最低,為性侵害防治知識中較不熟悉的部分。 二、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對於智障兒童性侵害防治態度持正面態度,其中以「對於智能障礙學生瞭解身體自主權和兩性平等的看法」的態度最為正向。 三、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在「性侵害防治教育教導經驗」方面,教學內容以「認識自己的身體」所佔的比率最高;教學方式以口頭說明為最多;教學原則以把握隨機教育的機會最多;遭遇困難以不知如何拿捏講解的尺度和範圍最多;教學需求以提供性侵害防治知識的介紹最多。 四、就性侵害防治知識整體得分而言,會因為智能障礙學生家長的教育程度及職業類別而有差異,至於其他背景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五、就性侵害防治態度整體得分而言,則因為家長教育程度、職業等級、子女障礙程度而有差異,至於其他背景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六、治教導經驗整體則不因家長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子女就讀學校類別、子女性別及子女障礙程度而有所差異。 七、國中小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在性侵害防治知識與防治態度間、性侵害防治知識與教導經驗間及性侵害防治態度與教導經驗間,三方面皆呈顯著的正相關。 最後再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做進一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家長及相關教育推廣單位參考。Item 台灣北區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性知識、性態度及性安全行為之調查研究(2006) 詹雅靜; chan yaching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台灣北部地區國中資源班學生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的情形,探究學生在不同背景變項下,其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差異情形,以及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間的相關分析。 本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國中資源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者自編之「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對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問卷包括四個向度。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事後比較法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 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首先在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現況方面發現:性知識程度偏低、性態度偏向積極而正向、以及在性安全行為上騷擾的頻率頗低;其次在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差異方面發現:其在性知識、性態度、性安全行為之總層面及各分量表上不因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均未達顯著差異水準;在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與性安全行為之相關方面結果發現:國中資源班學生的性知識和性態度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其性知識和性態度呈顯著正相關,亦即資源班學生的性知識愈高,其性態度也就愈積極正向;其次在整體性知識與整體性安全行為,達顯著正相關,各分量表上亦都達顯著正相關,顯示其性知識程度愈高,則性安全行為愈積極正向;然而在整體性態度與整體性安全行為之間,未達顯著相關,其各分量表上僅口語上性騷擾,達顯著正相關,顯示國中資源班學生的性態度同意度愈高,則其性安全行為愈積極正向。最後提出一些對未來研究及相關單位的建議。 關鍵字:性教育、智能障礙、資源班、性知識、性態度、性安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