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輕症自閉症者大專校院離校後就業情況分析(2023) 陳儀芳; Chen, Yi-Fang近年來大專校院的自閉症學生人數逐年攀升,但有些研究指出,無論自閉症者的智力或教育程度如何,在就業的表現均不理想。本研究旨在了解輕症自閉症者大學離校後的就業經驗與現況,並以自編的「大學離校後自閉症青年就業情況追蹤調查」為工具,採方便取樣,共收回81份有效問卷。輕症自閉症者的就業與未就業情況約為3.3:1,輕症自閉症者的樣本以公立大學為主,可能因此平均薪資較一般青年佳,但他們仍較一般學歷相當的青年更容易從事低技術性的職類,或是計時、零工等非典型工作,且半數以上的在職者年資未滿一年,顯示他們多處於就業未穩定的狀態。輕症自閉症者有頻繁地更換工作的現象,且離職原因與其自閉症特質有關聯,包括因面臨職場人際困難、難以適應工作而有壓力等。輕症自閉症者在尋職時常面臨經歷不足、對自己或工作不了解、缺少求職技巧等各樣困難,且失業時間更長、更少獲得錄取機會。但儘管有就業方面的困難,輕症自閉症者卻鮮少使用身心障礙者的職業重建資源,原因包括對相關資訊不了解、服務不適用等。關於輕症自閉症個體與環境適配性不佳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職業重建流程給予輕症自閉症者協助,是未來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Item 從不可能到可能?兩名綜合職能科自閉症畢業生轉銜至就業歷程(2013) 陳維婷; Wei-Ting Chen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式,旨在描述兩名不被看好的自閉症個案在綜合職能科三年級至畢業後的轉銜至就業歷程,探究這期間的機會與限制,以及個案之相關他人如何面對期間重要事件的發生與轉折。 個案從似乎「不可能」就業至「可能」就業的過程發現,自閉症就業機會受多元因素的影響,包括本身特質、家庭功能、雇主態度、教師中介等;且會受其中因素組合的影響,若正向條件大於負向條件,相對就業機會也越大;自閉症個案在畢業後或者已獲取工作後,並非代表可以一帆風順,過程中仍有特殊狀況發生,個案行為情緒問題,安全疑慮,面臨被解僱的危機等問題,會造成雇主、家庭的困擾與衝擊。 研究中影響自閉症個案就業歷程之要素包括:讓實習機會融入媒合」觀點,藉由實習機會讓雇主看到自閉症孩子的就業潛能;老師的力量可以提昇個體的工作表現,開啟工作資源,但對畢業後實際就業協助有限;在適切的工作媒合下,個案的能力和表現是被僱用的主因;「家長支持度」是相對重要因素,家長若能成為孩子就業中的最佳的「庇護者」,有利於孩子的職場適應;雇主的支持與掙扎仍是著眼於個案的工作能力,同情支撐無法長久;孩子就業的安置類型,除了衡量個案工作能力外,家庭、家長的資源和優勢條件也需考慮;整體的機會條件要大於限制條件,才有持續就業的機會。 依據研究結果,針對家長、教師、勞政單位提出相關建議,如下:需預備、強化家長的能力,讓家長成為孩子就業過程的庇護力量;教師需對孩子有深度的了解,以及對店家工作內容的了解,以利工作媒合;勞政系統需在學生畢業後,提供家庭和個人就業期間更深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