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簽到/簽退(Check-in/Check-out)策略應用於高中之個案研究-以北部某高中為例
    (2024) 王恒晟; Heng-Sheng, Wang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方法,探究北部某高中輔導室老師實施CICO策略介入學生情緒行為問題之影響。透過半結構訪談的方式,針對4位高中輔導室教師採用CICO策略之經驗,訪談3位特教老師、2位輔導老及3位班級導師,加上研究者實際觀察與自我陳述,從中探討高中實施CICO策略介入的背景條件、關鍵因素、學生在實施前後差異與對其後續行為之影響。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高中資源班面對高中特教生情緒行為問題處境艱困,學生好發人際問題、拒學問題、衝動控制、性別問題等,老師苦於介入時間點與時間不足的困難。 二、高中CICO策略的重要因素跟學生特質、目標設定、檢核彈性、例行流程習慣及家庭有關。 三、CICO策略相較過往既有的介入方法,具有每日檢核、規則清楚、目標具體、視覺化數據紀錄、事件處理時間軸提前、倒吃甘蔗、自我檢核、執行容易等特點。 四、CICO策略對學生的改變,有問題行為下降、建立溝通管道、學生心態轉正向、建立因果關係連結、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等特質。 五、CICO策略對教師的改變,能清楚看待行為問題、數據化決策、持續與學生溝通調整等特質。 六、CICO策略對於認知程度一般或較佳如學術型高中的資源班學生,效果可能有限。
  • Item
    資深專業支援教師推行正向行為支持之研究—他們的作法、觀點與角色
    (2008) 黃雅君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究「臺北市特殊生嚴重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業支援團隊」之資深專業支援教師,他們在協助轉介學校建立個案的正向行為支持系統時的作法,以及支持這些做法背後他們的觀點和擔任的角色。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研究對象係以三名現職資深專業支援教師,透過長期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文件檔案與研究札記等方法蒐集資料,進而整理、分析、歸納。依上述研究目的與方法,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幾點結論: 資深專業支援教師對於支援工作的作法採取螺旋循環模式來進行「評估和規劃」、「取得共識」和「提供協助」。他們隨時帶著評估的態度,並預先對介入策略、策略執行和策略調整的方式做好全盤規劃,再與校內特教團隊成員溝通協商、取得共識之後,再依據共識提供協助。協助的內容包括校內團隊整合與分工、相關專業團隊的整合、進行環境調整、增進專業知能、提供親職教育、提供重要關係人情緒的關懷、爭取行政支持、協助轉銜與後續諮詢服務等。 資深專業支援教師採取螺旋循環模式來服務,是基於經驗累積而成的觀點:他們認定自己是個有限制的助人工作者,在團隊內外皆採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工作,他們會以系統的觀點來看待問題,並在評估後採取最有效的方式來介入,避免貿然行事徒增挫折。 資深專業支援教師們認為自己的核心角色是「個案權益的倡議者」,在此前提下,他們扮演評估者、解決策略提供者、合作教學夥伴、溝通協調者、激勵者、資源連結者、情緒支持者和合作支持者的功能;避免擔任權威者、工作代理者、背書者或背黑鍋者等角色。他們會用心地經營角色形象、將自身情緒對工作的影響降至最低、不斷地從經驗反思和自我增能,以維持適當的角色功能。 根據研究發現,進行討論及提出相關建議作為師資培育機構、轉介學校、專業支援團隊、專業支援教師、教育行政主管單位及後續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