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動作與認知功能障礙者學習縱橫輸入法成效之研究
    (2009) 黃泰元
    本研究旨在探討動作和認知功能障礙者學習縱橫輸入法的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法之逐變標準設計,教學實驗分為基線期、實驗介入期、保留期。本研究自變項為縱橫輸入法教學法,依變項為透過紙本測驗和電腦輸入的輸入正確率和輸入速度,並以視覺分析法對受試者在教學實驗過程的表現成績進行分析討論。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動作和認知功能障礙者接受縱橫輸入法的教學介入,紙本測驗的輸入正確率皆有明顯的進步,並均能在保留期維持穩定的學習效果。 二、動作障礙者無論是在實驗介入期或保留期,紙本測驗的輸入正確率平均值均高於認知功能障礙者,顯示動作障礙者運用縱橫輸入法在紙本測驗的學習成效較好。 三、動作和認知功能障礙者接受縱橫輸入法的教學介入,電腦輸入的輸入正確率皆有明顯的進步,並均能在保留期維持穩定的學習效果。 四、在電腦輸入方面,動作障礙者在實驗介入期的輸入正確率平均值高於認知功能障礙者;但在保留期,兩位受試者的輸入正確率皆達到滿分,顯示動作障礙者雖然學習速度較快,但認知功能障礙者經過多次的學習之後,一樣能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 五、動作和認知功能障礙者接受縱橫輸入法的教學介入,電腦輸入的輸入速度皆有明顯的進步,並均在保留期階段仍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 六、在電腦輸入方面,動作障礙者無論是在實驗介入期或保留期,輸入速度平均值均高於認知功能障礙者,顯示動作障礙者在電腦運用縱橫輸入法的輸入速度較快。
  • Item
    注音輸入法與縱橫輸入法教學對國小資源班學生中文輸入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
    (2009) 張心怡; Chang, Hsin-Yi
    本研究旨在探討並比較注音輸入法與縱橫輸入法教學對國小資源班學生中文輸入之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研究法的交替處理設計,教學實驗分為介入期、維持期,以及類化期。本研究自變項為注音輸入法與縱橫輸入法,依變項為輸入正確率、輸入速度及類化效果,並以視覺分析法對實驗所蒐集之資料進行分析探討。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注音輸入法與縱橫輸入法對於所有受試者中文輸入的輸入正確率及輸入速度均具有良好的學習成效。 二、受試A與受試B縱橫輸入法之輸入正確率及輸入速度的學習成效較注音輸入法佳。 三、受試C注音輸入法與縱橫輸入法輸入正確率的學習成效並無差異。在輸入速度方面,縱橫輸入法則優於注音輸入法。 四、從類化效果之輸入正確率可知,受試A縱橫輸入法之輸入正確率優於注音輸入法;受試B之注音輸入法優於縱橫輸入法;受試C兩種輸入法之輸入正確率則無明顯差異。 五、從類化效果之輸入速度可知,受試A與受試B的縱橫輸入法輸入速度均優於注音輸入法,受試C兩種輸入法之輸入速度則無明顯差異。
  • Item
    縱橫碼教學方案對國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文輸入學習成效之研究
    (2010) 林靜文; Lin, Ching-Wen
    本研究主要探討縱橫碼教學方案對國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文輸入之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受試多探試設計,整個實驗分為基線期、介入期、保留期及類化期。本研究之自變項為縱橫碼單字取碼教學,依變項為學習成效、電腦輸入效率及學習速率和筆形錯誤型態,所蒐集的資料以視覺分析、C統計及內容分析進行分析探討。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三位受試者於縱橫碼單字取碼教學後,在單字取碼及電腦輸入具有良好的立即學習及保留成效,但無顯著的類化成效。 二、在單字取碼的表現以受試A及受試C的立即學習成效最好,而受試B的保留成效最好。 三、在電腦輸入正確率立即評量的表現以受試A及受試C表現最好,保留期的表現則以受試B表現最佳。 四、受試B及受試C於介入期時電腦輸入速度的表現最好,受試B則於保留期的表現最好,在類化期階段雖然三位受試者輸入速度明顯地下降,但平均輸入速度仍較基線期快,且受試A輸入速度平均值仍能維持在整個介入期的水準。 五、在學習速率方面,三位受試者皆於第一及第二次教學介入後即能達到預定的精熟水準。 六、三位受試者皆因對筆形代碼、取碼順序與規則不熟練,而產生單字取碼錯誤,最常出現錯誤的筆形主要為「、」「乀」,其次為「亅」、「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