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個案研究(2024) 吳恒卉; Wu, Heng-hui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探討一名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中的需求與挑戰,以及慈輝班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合作歷程與模式。研究過程中,透過半結構訪談、檔案資料分析蒐集資料,並佐以文獻與理論,逐漸描繪出落實專業合作全貌,並說明團隊合作模式與互動歷程。研究者發現慈輝班身心障礙學生受到家庭與障礙的「雙重不利」因素交織而成,整體適應不佳且需求是多元且複雜的。慈輝班(校)團隊可以由生態系統理論詮釋以個案為中心的學校支持系統之形成歷程,其中微觀系統包含導師與住宿輔導員,第一線協助個案,也連結著家庭、給予支持;中介系統以特教個管教師、專輔教師與生教組長組成的核心團隊,給予微觀系統支持並連結外部系統的資源;外部系統依據個案需求加入醫療系統、社政系統、警政系統與地區支援系統;鉅觀系統包含校園氛圍、相關法規等等。以個案為中心的生態系統主要是依據多層級模式建構,再依需求逐漸擴張系統,發展歷程為準備期、第一階段的初級預防與間接服務、第二階段中介系統直接服務與醫特合作、第三階段的三級處遇性介入與擴大專業支持、第四階段建構校內跨專業合作、第五階段外部資源介入並提供專業諮詢。此合作歷程顯現了專業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學校團隊如同一把傘逐漸撐開,成員如傘布一般支撐起個案的生態系統,逐漸形成跨專業團隊的合作模式,因個案的特教身分,特教教師透過兩個大小三角形的PBS工作架構找到連結資源和工作目標。本研究中,團隊最終形成「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其中是以個案的特教教師為個案管理者,透過角色釋放的過程達到跨越專業藩籬的合作模式。當不同專業的意見分歧時,會透過行政人員的溝通取得合作共識,同時家庭參與可視為擴大後的跨專業團隊合作。研究者發現影響跨專業合作包含八個關鍵因素與四個原則,其中八個關鍵因素分別為:「共同信念—學生最佳利益為目標」、「心態彈性調整:面對、接受與放下」、「慈輝學校教師特質相近,彼此感情深厚」、「慈輝學校設置特性:專業人力與日夜接班」、「溝通方式多元且即時」、「校園地域狹小,互動緊密」、「專業分工卻又互相補位的系統合作」、「互相支持、感謝彼此付出,共創並肩作戰的團隊氛圍」。專業合作成功的四個原則為:「循序漸進的多元介入模式、逐漸擴充支持系統」、「整合團隊共識,將點狀服務連成線、再畫成面」、「角色分工明確,給予一致性的原則」、「團隊氛圍和諧,彈性調整與接納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研究發現與討論,本研究對未來研究與實務工作提出相關建議。Item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支持系統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2012) 廖莉婷; Liao Li-Ting本研究旨在探討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支持系統與工作滿意度之 現況。根據研究發現希望能了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學 校支持系統及工作滿意度為何,藉此提出建議給有關當局做為改善的依 據。 本研究之母群體為民國一百學年度臺灣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採分層隨機抽樣之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共計發378份問卷作為研究樣本,有效回收問卷共計320份,有效回收率為85%。資料分析採用百分比、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及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與討論,並獲得以下結論: 壹、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支持系統的覺知以對「行政支持及運作」向度表現最高,對「課程及教學」向度表現最低;在對工作滿意度的覺知上,以對「教學工作」向度表現最高,對「社會地位」向度表現最低。 貳、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支持系統的覺知會因「職務」、「任教地區」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在對工作滿意度的覺知上,則會因「年齡」、「職務」、「任教地區」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參、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支持系統與工作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存在,其中以「行政支持及運作」及「同事關係」相關最高,而「課程及教學」及「工作成就感」相關最低。 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將提供相關建議,以作為學校單位、教師、 教育行政單位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一位罕見疾病學童學校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2005) 許小莉摘要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透過資源整合,實施入班支持行動,進行五次入班宣導,並結合專業醫師醫療資源及社福資源,針對一位國小罕見疾病外胚層發育不良併無汗學童建構學校支持系統。研究目的為增進該生的同儕互動、自我瞭解、轉銜協助、及提出建構支持系統注意事項。 研究結果顯示: 一、該生進步情形 (一)透過輔導室社交測量3.0前後測結果得知,該生的班上社會地位指數(天馬型別)由臨界進步到一般;班上社會地位分類(Coie型別)由被拒絕進步到普通;被拒次釋由十九次減少至四次;已加入次級團體。 (二)訪談該生導師、家長、同儕、該生及問卷調查得知,該生人際互動、情緒管理及同儕接納度進步很多。 二、學校支持系統的建構已對該生、家長、同儕、導師及學校老師等對象提供支持。 三、學校支持系統的實施,能增進該生同儕接納度。 四、學校支持系統的實施,能使該生更瞭解自己。 五、學校支持系統的實施,能協助該生順利轉銜,進入軟硬體皆合適合的國中就讀。 六、藉由本研究能提出建構支持系統相關注意事項。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資源班老師、罕見疾病家長提出具體建議,並提出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