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北市國小教師採行合作教學行為意向之研究(2008) 蔡淑微; SHU-WEI TSAI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台北市國小教師採行合作教學之行為意向。研究對象共有204位國小教師,其中包含105位普通班教師及99位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研究工具為研究者依據計畫行為理論所編製之「教師對合作教學的意向」問卷。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約三成八國小教師對採行合作教學「有此意向」;約三成六國小教師「有些微意向」;對採行合作教學「有強烈意向」不到一成。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和普通班教師在採行合作教學行為意向上沒有顯著差異。 二、國小教師對合作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二變項能預測教師合作教學「行為意向」32.9%的變異量。其中以「態度」的預測力最佳,其次是「主觀規範」變項。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對合作教學「態度」、「主觀規範」這二個變項能預測其合作教學「行為意向」31.9%的變異量。其中以「主觀規範」的預測力最佳,其次是「態度」變項。普通班教師對合作教學「態度」變項能預測其合作教學「行為意向」33.1%的變異量。 三、約四成國小教師對合作教學的態度抱持「有點正向」,持「正向」的比例也有三成。國小教師對合作教學的主觀規範以認為參考對象「有點不贊成」的比例最高,約佔三成五,認為參考對象「不贊成」其採行合作教學的比例最低,僅佔一成。國小教師對合作教學知覺行為控制偏低,約四成六教師自認對合作教學「有點無法掌控」,自認「無法掌控」的比例約佔一成。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和普通班教師在合作教學的「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上沒有顯著差異,趨向一致,僅在「主觀規範」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合作教學行為意向之國小教師在合作教學之行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依從動機、控制信念上有顯著差異,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也都有相似的結果;不同合作教學行為意向普通班教師在合作教學之行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依從動機上有顯著差異。Item 台北縣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融合教育之現況與需求調查(2007) 鄭淑婉; Cheng, Su-Wan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融合教育之現況與需求,本研究以分層隨機取樣,針對台北縣市303位國小普通班教師(有效樣本241)進行問卷調查,以瞭解並探討台北縣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融合教育之現況與需求。研究結果發現:台北縣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融合教育之現況為中等偏高程度。在五個層面中,平均得分由高到低順序為「課程教學」、「行政支援」、「專業知能」、「專業合作」及「班級經營」;其參與融合教育之需求則為中等程度,三個層面中,平均得分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行政支援」、「專業協助」、「教學支援」。 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融合教育程度的高低,會因不同的年齡、教學年資有顯著差異;其參與融合教育所生之需求,會因不同的年齡、教學年資等有顯著差異。並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特殊教育教師、普通班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