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輕症自閉症者大專校院離校後就業情況分析
    (2023) 陳儀芳; Chen, Yi-Fang
    近年來大專校院的自閉症學生人數逐年攀升,但有些研究指出,無論自閉症者的智力或教育程度如何,在就業的表現均不理想。本研究旨在了解輕症自閉症者大學離校後的就業經驗與現況,並以自編的「大學離校後自閉症青年就業情況追蹤調查」為工具,採方便取樣,共收回81份有效問卷。輕症自閉症者的就業與未就業情況約為3.3:1,輕症自閉症者的樣本以公立大學為主,可能因此平均薪資較一般青年佳,但他們仍較一般學歷相當的青年更容易從事低技術性的職類,或是計時、零工等非典型工作,且半數以上的在職者年資未滿一年,顯示他們多處於就業未穩定的狀態。輕症自閉症者有頻繁地更換工作的現象,且離職原因與其自閉症特質有關聯,包括因面臨職場人際困難、難以適應工作而有壓力等。輕症自閉症者在尋職時常面臨經歷不足、對自己或工作不了解、缺少求職技巧等各樣困難,且失業時間更長、更少獲得錄取機會。但儘管有就業方面的困難,輕症自閉症者卻鮮少使用身心障礙者的職業重建資源,原因包括對相關資訊不了解、服務不適用等。關於輕症自閉症個體與環境適配性不佳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職業重建流程給予輕症自閉症者協助,是未來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 Item
    從發現典範探討輕症自閉症青少年社會互動進步
    (2016) 莫少依; Mo, Shao-I
    本研究以輕症自閉症青少年在社會互動的進步現象為目標,擱置以往聚焦於個體能力缺陷觀點,採用發現典範來考察其社會互動現象,整體性地揭示輕症自閉症者的互動行為。本研究招募四位育有輕症自閉症青少年的母親進行其孩子社會互動的長期觀察訪談,並以現象學方法分析訪談逐字稿,從而獲得對輕症自閉症青少年的社會互動進步表現的普遍結構描述。研究結果指出,「輕症自閉症青少年社會互動進步之普遍結構」包括五項主題,分別為:「依循著道理或軌道化的行為表現樣態」、「在溝通行動中沒有出現可以修飾行為的反饋作用」、「特定興趣領域的形成有助於溝通現象的出現」、「溝通時的語用影響取決於他人的知覺立場與反應」、以及「不激起道理對立的順應他人行為」五項主題。這五項主題不應分別來看,而是共同構成一個關於輕症自閉症者「社會互動進步現象」之整體。除了回答研究問題外,本研究可以貢獻於輕症自閉症者社會互動研究的概念反思,以及有助於實務工作者設計輕症自閉症青少年的教育訓練計劃。最後,本研究結果有助於對大眾提出這樣的倡議:與輕症自閉症者互動是相互了解與相互改善的過程,如果與輕症自閉症者互動之人可以投入此一過程,而非僅僅只是將互動問題歸究於輕症自閉症者本身的困難,則將更有利於後者的社會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