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特教不特殊—偏遠地區巡迴輔導之行動研究
    (2013) 余詩怡
    本研究以質性取向的行動研究為研究設計,研究者以特教巡迴輔導的角色實際行動,以自然國小為研究場域,學校裡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及學校相關人員為研究參與者,透過探究特殊學生在自然國小學習的經驗歷程、教師因應特殊學生在普通班學習所發展的策略與遭遇之困境,進而試發展偏遠地區國民小學巡迴輔導服務內容與方式。 研究過程中以研究札記、輔導日誌、討論記錄、訪談記錄、文件檔案等方式收集資料。 行動在主人翁莉琪從集中式特教班轉學回學區內自然國小開始,在進入自然國小後,研究者並發現另一位特殊需求學生晴玟,研究者以幫助兩位主角在普通班的學習參與為目的,歷經入班觀察與協助、入班教學、抽離個別教學、諮詢服務及提供學校行政支持等介入。 行動之外,研究者描述行動場域內觀察所見並進行反思:融合情境下的學習與困境、政策落在基層後徒具形式、教師的習得無助。 研究結論提出偏遠地區巡迴輔導可以嘗試進行的不同方式及影響特殊生在普通班學習參與的的核心關鍵。
  • Item
    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6) 吳芊宜; Wu, Chien-Yi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北部地區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之現況,並進一步探討國小普通班教師對個別化教育計畫的認知程度及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的相關因素,包括參與過程、參與程度、對會議的滿意度及參與會議所面臨的困難。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之「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現況及相關因素調查表」為研究工具,並以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和苗栗縣的公立國民小學中曾經教過或任教班級中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學生之合格普通班教師為研究對象(N=442)。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IEP會議之現況及相關因素整體分析來看是中等偏高程度。在各分量表的分析中發現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對IEP的認知得分最高,其次是參與IEP過程方面。 二、整體而言,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參與IEP會議會因年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在性別、學歷背景、特殊教育背景、任教年級、任教地區、學校規模和任教普通班教學年資沒有顯著差異。 三、IEP的認知、參與IEP會議的過程和參與IEP會議的滿意度對參與IEP會議程度有預測力。其中以參與IEP會議的過程的預測力最高。 根據研究發現,針對學校行政機關、國小普通班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能推動普通班教師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