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影片提示策略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餅乾包裝技能之成效
    (2020) 曾竹君; Tseng, Chu-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片提示策略教學提升高職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獨立完成餅乾包裝技能學習成效之探究。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之多探測跨受試設計進行。本研究將目標行為切割為13個步驟,使用iPad為載具,以影片提示為策略,由研究參與者自行操作平板電腦觀看影片步驟來學習目標行為。教學實驗以基線期、介入期和維持期三階段方式進行。使用研究者自編之「包裝技能學習成效評量表」進行評量,教學成效以曲線圖、目視分析與C統計加以分析評估三位研究參與者獨立完成包裝技能之立即學習成效與維持成效,並進行社會效度評估。結果顯示,(1)使用iPad進行影片提示策略介入教學後,對於三名研究參與者之餅乾包裝技能有立即學習成效及維持成效,(2)三位研究參與者及相關師長對於此研究學習策略有正向回饋。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限制與建議,供現場教師教學及未來研究參考。
  • Item
    以工作分析法進行地板滾球介入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改善擲球精準度之研究
    (2021) 喻紹嫻; Yu, Shao-Hsien
    適應體育近年來開始逐漸受到關注,臺灣也持續推動適應體育教學,但特教教師對於適應體育知能普遍不足;而身障學生對於體育活動參與的動機較為低落,也導致無法養成運動習慣及習得體育技巧。本研究旨在探討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採用工作分析法,進行地板滾球教學介入,訓練並提升其擲球精準度之成效。研究採透過單一受試研究法,研究對象為3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自變項為以工作分析法進行地板滾球介入,依變項為擲球精準度評量(子母球間間距測量結果);研究包含基線期、介入期及維持期,總共進行8週,每週3次,每次40分鐘。研究工具為(1)地板滾球擲準度評量 (2)自編滾球擲準工作分析教學記錄表(3)重要他人滿意度問卷,蒐集資料後以視覺分析等方式,瞭解介入和維持的成效。本研究結果如後:以工作分析法進行地板滾球教學介入無法改善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擲球精準度,無習得成效與維持成效,但在重要他人滿意度卻呈現良好結果。本研究因過程多處嚴謹度尚須深思,導致研究結果未如預期,因此本研究以探討反思及修正為主軸,希冀對未來研究者在掌握研究各面向精確度能有所助益。
  • Item
    社會性故事讀書治療方案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童問題行為改變成效之研究
    (2010) 范雯蓓; Fan Wen-Pei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性故事讀書治療方案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童問題行為的改變成效。實驗設計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基線,以苗栗縣某國小啟智班一名中度智障學童為研究對象,針對個案的上課吵鬧、亂動東西、抽屜髒亂問題行為進行每次四十分鐘,共九次的社會性故事讀書治療方案。結果顯示社會性故事讀書治療方案對個案上課吵鬧問題行為、亂動東西問題行為、抽屜髒亂問題行為改變具立即輔導效果及持續輔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