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市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高年級學生生涯覺察之研究(2009) 王盈珊; YING-SHAN WANG本研究主要採調查研究法,以台北市40 所公立小學,182 位五年級與六年級的國小資源班高年級學童為研究樣本,目的在探討台北市國小資源班高年級學童生涯覺察及其相關因素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自編的「國小兒童生涯覺察量表」為研究工具,藉以蒐集受試者的基本資料;並採用描述統計、效果值、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的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ㄧ、台北市國小資源班高年級學生的整體生涯覺察表現屬中等偏高,但主要是受到高度好奇心的影響,在了解工作內容和了解自我以及與工作世界的關係上表現則趨於普通。 二、台北市國小資源班高年級學生對於工作世界都保有高度的好奇心。 三、台北市國小資源班高年級學生在認識工作的內容和了解自我能力以及與工作世界的關係上表現趨於普通。 四、性別與了解自我能力以及與工作世界的關係有微弱的關聯。 五、年級與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有中等程度的關聯,對於整體生涯覺察也有低等程度的關聯。 六、家長職業類別(occupation)、主要照顧者教育程度(educational level)及主要照顧者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對於整體生涯覺察有低等程度的關聯。 關鍵字:身心障礙(disability)、生涯覺察(career awareness)、國小學生、資源班(resource room)、生涯(career)Item 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的教學成效(2009) 陳曉春; Chen Hsiao-Chun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的立即表現、維持效果及類化程度。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實驗設計的跨受試多探試設計,參與研究對象為三名智能障礙學生,包括一年級中度智能障礙女生、二年級輕度智能障礙男生及三年級中度智能障礙男生。自變項為自我決策教學方案,依變項為學生自我決策能力在「自知與獨立」、「心理賦權」、「自我調整」與「自我實現」等四方面的表現。教學實驗分為三階段進行:基線期、教學介入期及保留期,四大單元的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共有三十堂課,為期十週。 研究工具為根據教學內容所編的課程本位評量單,以學生在「我的自我決策學習小小評量」的得分蒐集基線期、介入期及保留期的量化資料,所蒐集的量化分數應用視覺分析法及C統計加以分析;以家長與教師於教學前後在「國小學童自我決策能力評定量表」評分的平均進步分數,加上訪談家長及學生蒐集教學方案實施後的質性資料,綜合評估自我決策教學方案的教學成效。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自我決策教學逐一介入研究對象的結果皆能看出明顯進步,顯示三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的自我決策能力可立即提升。 二、撤除教學後對學生已習得的自我決策能力具維持的效果。 三、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效度。 整體上顯示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具有良好學習成效及類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