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誌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5 of 147
  • Item
  • Item
  • Item
    宋澤萊的「台語文學論」與其實踐:以〈抗暴的打貓市〉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21-04-??) 陳映彤 ; Tân, Iòng-tông
    1987年發表之〈抗暴的打貓市〉是戰後現代台語小說的先鋒之作,宋澤萊在其中以複雜的文學技巧、先行於時代的美學,呈現出對政治、人權以至於民族議題的關懷;並且,此作也是宋澤萊「台語文學論」的徹底實踐。本文從宋澤萊的文學論述出發,探討其如何以人權文學論、民族文學論為基礎,發展出「台語文學論」;再分析〈抗暴的打貓市〉一文之主題關懷與意象運用,最後申論宋澤萊的創作如何印證其文學理念。本文主張,宋澤萊的「台語文學論」與其人權文學論、民族文學論為一貫思考,且因文學語言的特殊性,具備更加基進的意義。〈抗暴的打貓市〉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是宋澤萊文學論的實踐,其在宋澤萊創作史以及台灣文學史上的定位,值得進一步被重視與肯定。
  • Item
    郭秋生在《南音》雜誌中的台灣話文實踐與困境對現代台語教育的啟示郭秋生tī《南音》內底ê台灣話文實踐佮困境對現代台語教育ê啟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21-04-??) 邱偉欣 ; Khu, Uí-him
    1930年代的台灣話文論戰是最近一百年內,台灣知識分子之間首次為了台語寫作進行爭辯。《南音》雜誌是這場論戰的戰場之一,雖然壽命很短,不過郭秋生在其中創設了〈臺灣話文嘗試欄〉,並發表他對如何用漢字來書寫台灣話文的完整理論,更進一步地,他用實際創作來證明如此的主張是可以實踐的。〈大耳的入港〉便是他於《南音》中的第一篇漢字台語小說創作。目前台語教科書編寫都是採用漢字為主,也以台語漢字教學做為台語讀寫的目標;但當前台語漢字的選用與郭秋生主張的台語漢字用字原則並無明顯差異。使用漢字做媒介是否為台語教育的好方法便是這篇論文的提問以及回應。這篇論文除了簡單介紹《南音》雜誌,也採用文本分析的方式分析郭秋生的台語漢字使用原則,以及小說〈大耳的入港〉的內容與郭氏漢字用字原則的實踐。透過以上分析,了解郭氏在台語漢字書寫所遇到的困難。接著本文將郭秋生的用字原則和現代台語漢字選用標準做了比較。經由比較,指出用台語漢字做媒介不是台語基礎教育的好方法。結論指出,目前的台語教育應該用羅馬字做教材主體,使學生有台語音韻覺識的良好基礎之後,再來引導學生認識台語漢字書寫。1930年代ê台灣話文論戰是最近一百冬內底,台灣讀冊人之間頭擺為著台語寫作來鬥爭。《南音》雜誌是這場論戰ê戰場之一,雖然伊ê壽命真短,毋過郭秋生tī hit-tah有創〈臺灣話文嘗試欄〉,mā發表伊對án-tsuánn用漢字來寫台灣話文ê完整理論,伊koh進一步用實際ê 創作來證明tsit 款主張有路使。〈大耳的入港〉就是伊tī《南音》ê 第一篇漢字台語小說ê 創作。Tann,台語教科冊ê 編寫to 是用漢字為主,mā 以台語漢字ê教學做台語讀寫ê 目標;現時ê 台語漢字選用佮郭秋生主張ê 台語漢字用字原則phīng無差大碼。用漢字做媒介物是m是台語教育ê 好法度就是tsit 篇論文beh 問佮回應ê 問題。Tsit篇論文除了簡單介紹《南音》雜誌,koh beh用文本分析ê方式分拆郭秋生ê台語漢字使用原則,以及小說〈大耳的入港〉ê內容佮伊án-tsuánn實踐伊ê漢字用字原則。透過án-ne ê分拆,lán thang了解伊tī台語漢字ê書寫所tú著ê困難。後紲koh來kā郭秋生ê用字原則佮現代台語漢字選用ê法度做pí-phīng。透過án-ne ê pí-phīng,指出用台語漢字做媒介物袂是台語基礎教育ê 好法。結論指出,現此時ê 台語教育應該用羅馬字做教材ê主體,hōo學生有台語音韻智覺ê好底蒂,了後才來引tshuā in認bat台語漢字ê書寫。
  • Item
    性別化的現代性體驗:《亞細亞的孤兒》及其恥辱主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21-04-??) 林芳玫 ; Lin, Fang-mei
    本期的研究紀要是將已有豐碩研究成果的台灣文學經典名作《亞細亞的孤兒》,以性別與情感社會學的角度,探究主人翁胡太明的內心意識與外在行為。過去的研究大多著重在胡太明的認同,研究結果顯示胡太明具有台灣意識與台灣認同。本文認為,胡太明的台灣意識來自於單戀的幻滅,經由愛上日本女子遭受婉拒,而產生「我是台灣人、她是日本人」的對比與差異,而這種台灣意識又帶著恥辱與自卑的心態。本文意欲探討負面的恥辱經驗如何轉化為正面的主體能動性,並從情感社會學角度分析恥辱、慚愧、自卑、憤怒等情緒所產生的社會與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