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誌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8
Browse
Item 〈Chinese Names of Streets in Penang〉內的語言現象與文化語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7-10-??) 王桂蘭; Ong, Kui-lan〈Chinese Names of Streets in Penang〉是Lo Man Yuk 於1900年在《Journal of the Straits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發表的資料,重點在於記錄檳城的路名。檳城的主要使用語言是福建話,但除了漢字,也會使用「白話字」標記百年前檳城福建話的讀音。從這份資料能看到一些語言現象,如不僅有漳州腔、廈門腔的特色,也有「角美腔」。當時的福建話面對馬來話,也有製造新詞的能力。吸收外來語詞的策略是「譯音法」與「音兼意譯法」。如「Ara Kuda」直接吸收「亞刺古打」為À-lah kú-tá,這是「譯音法」。「Carnarvon Lane」對應為「Kampong inside」,「Kampong」是馬來話「庄頭」的意思,福建話寫為「鑑光內」Kàm-kong lāi,是將Kampong照音翻譯後,才加上福建話表示在內部的「lāi」以形成新詞。這是「音兼意譯法」。路名的命名與生活經驗、族群有關係。「人」是文化的創作者,於此要討論的文化語詞,以「人」為中心,分成「職業」、「族群、方言群」、「公司、組織」、「宗教」及「人名」這五種類型。舉例來說,如「打石街」Phah chi h ke、「潮洲街」Tiô-chiu ke、「姓陳公司」Sìⁿ Tân kong-si、「觀音亭前」Koan im têng chêng、「亞貴街」A kuì ke這些文化詞彙。本文要從〈Chinese Names of Streets in Penang〉這份資料了解19世紀檳城福建話的語言現象及文化語詞。這些語言、文化語詞能讓我們對檳城華人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Item Denominalization in Northern Paiwan(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2010-01-??) 吳俊明; Wu, Chun-ming本文旨在調查及探討北排灣語中去名詞化現象。北排灣語去名詞性動詞由名詞詞幹直接加上單一或雙焦點詞綴而形成。本文主要有下列三點發現:(一)去名詞化的運用與限制與人類認知運作有關,大量的去名詞性動詞來自[-有生]及[+人造物]的名詞類別。(二)除了固有的去名詞性動詞外,來自日語及漢語借詞的創新詞彙亦非常多見。(三)相對於名物化,北排灣語中去名詞化現象在構詞上相對無標且較為多產。在對比英語與漢語之下,此結果說明了多產性不對稱現象存在於普遍語言詞類轉換之中。Item Denominalization in Northern Paiwa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學系, 2010-01-??) 吳俊明; Wu, Chun-ming本文旨在調查及探討北排灣語中去名詞化現象。北排灣語去名詞性動詞由名詞詞幹直接加上單一或雙焦點詞綴而形成。本文主要有下列三點發現:(一)去名詞化的運用與限制與人類認知運作有關,大量的去名詞性動詞來自[-有生]及[+人造物]的名詞類別。(二)除了固有的去名詞性動詞外,來自日語及漢語借詞的創新詞彙亦非常多見。(三)相對於名物化,北排灣語中去名詞化現象在構詞上相對無標且較為多產。在對比英語與漢語之下,此結果說明了多產性不對稱現象存在於普遍語言詞類轉換之中。Item 《The Birth of Chinese Feminism: Essential Texts in Transnational Theory》書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04-??) 陳雅湞Item 一面鑲嵌了葛蘭姆西徽章的鏡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學系, 2010-01-??) 莊佳穎Item 一面鑲嵌了葛蘭姆西徽章的鏡子(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2010-01-??) 莊佳穎Item 主體缺席的書寫:戰後初期「山胞論述」之歷史初探(1945-195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4-04-??) 顧恒湛; Ku, Heng-chan台灣學術界研究戰後原住民議題的論著,焦點與取徑通常將原住民放在一個政治、經濟與文化上處於弱勢結構的角度,強調國民黨政權透過政治、經濟與武力的優勢對台灣原住民社會進行剝削與宰制。然而,卻忽略了統治者各種的文化闡釋、表述、再現等修辭策略之「文化作用」所帶來的支配與宰制。本文首先回溯1945年終戰前後國民政府的接收計畫,在對台灣原住民認識不多的情況下,僅能以既有在中國大陸發展出的民族論論述將台灣原住民視為少數民族,定位為中華民族之下宗族的一支。1947年更進一步否定原住民菁英「台灣族」的族名倡議,以符合其民族論論述的方式命名為「山地同胞」。1949年底國民黨政權撤守台灣,原住民社會也被捲入反共、愛國、現代化的意識形態鬥爭之中,1950年起國民黨政權針對原住民展開一連串的政策與論述宣傳,從相關媒體報導與文本中可歸納出幾項特色,包括強化同源同宗的民族論述、展現差異與施政成果的論述、順民與效忠的戲碼等,而這些塑造山地從「落後到進步」、「野蠻到開化」的修辭與宣傳,不僅將統治者的意識形態灌注到「山胞」身上,也讓國民黨政權扭轉了國共鬥爭的失敗者形象,進一步強化其現代中國的正朔形象。透過本文初步的歷史考察,約略可以拼湊出戰後國民黨「山胞論述」與政治權力技術相互輝映下所發展出的宰制關係。Item 今昔對比的時空流轉:阿盛《萍聚瓦窯溝》日常敘寫的存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4-04-??) 黃雅莉; Huang, Ya-li文學必然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歷史」是在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歷史演變的最終目標,就是讓人們更好的生活,透過對日常生活的書寫與研究,必然可以還原歷史的內涵。本文以阿盛《萍聚瓦窯溝》為本,解讀其日常生活敘寫的精神內涵和存史意義,分別從鄉土、歷史、文化三個面向來考察,以見阿盛散文,從鄉土的角度,再現傳統的人文風情;從歷史的角度,善於捕捉正史所忽略的細節微光,從中演繹真實人性;從文化的角度,阿盛以自己的家鄉新營、中和、永和為考察,體現了都市與鄉土、現代與傳統之間的文化連結。阿盛以日常生活的直面書寫為遠去的鄉土文化與人性人情留下紀錄,當農村漸行漸遠,但鄉土的品格與精神卻以越來越清晰的姿態立在我們面前,啟發我們對往昔人情與文化傳統的深思,尋回那些在世代變遷中,被我們所忽視或遺忘的價值。Item 以族群關係掩蓋性別關係:《西夏旅館》、滅種焦慮與厭女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9-04-??) 林芳玫; Lin, Fang-mei作者駱以軍的長篇小說《西夏旅館》文字絢爛瑰麗,以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則則撲朔迷離的故事。每個故事可獨立閱讀,卻又相互指涉,重複類似的主題有:逃亡、滅族、拋棄、傷害、死亡、強暴、亂倫、色情等。對駱以軍的研究,許多學者聚焦其外省第二代的認同焦慮;近年來的研究則突破主題式的闡述,專注於作者複雜、高度風格化的敘事手法與藝術表現。筆者認為駱以軍長期以來的寫作都觸及外省第二代的身分問題,同時也充滿男性中心的性別意識,以王德威所謂「華麗的淫猥」書寫男性幻想投射出來的女性客體,用以處理焦慮不安的男性主體,讓自認遭受歧視的外省男性得以再度鞏固主體自身的存在與發言權。本文將從厭女症(misogyny)的觀點分析《西夏旅館》如何以強暴及A片文化來貶抑女性,同時又似乎弔詭地渴求女性的接受與認可。性別關係也是一種政治關係,作者以夢境及說故事包裝不見容於現實世界的強暴、亂倫、猥褻。本論文耙梳此書被藝術手法覆蓋的性別議題,用以申論外省第二代書寫同時包括族群關係與性別關係兩種面向。Item 以自然語料觀察字頻與語音變化的關係:以台南台語[]元音為例(臺灣語文學系, 2011-10-??) 許慧如本文採用8 位台南人士的自發性台語語料,分析其中[;'I]元音的表現。結果發現,語料中出現的42 個以[;'I]為韻母的字當中,有19 個出現[;'I]、[句自由變化(free variation)的現象。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字頻和[;'I]、[" ]自由變化與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出現頻率高的字,容易出現[;'I]、[" ]自由變化。本文推斷,台語方言之間的接觸,以及台語和華語之間的接觸,可能是造成這項語音變化的原因。Item 以自然語料觀察字頻與語音變化的關係:以台南台語[ə]元音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1-10-??) 許慧如本文採用8 位台南人士的自發性台語語料,分析其中[ə]元音的表現。結果發現,語料中出現的42 個以[ə]為韻母的字當中,有19 個出現[ə]、[ɔ]句自由變化(free variation)的現象。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字頻和[ə]、[ɔ]自由變化與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出現頻率高的字,容易出現[ə]、[ɔ]自由變化。本文推斷,台語方言之間的接觸,以及台語和華語之間的接觸,可能是造成這項語音變化的原因。Item 作家生命與島嶼記憶的一次華麗復刻:《大地驚雷:宋澤萊小說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4-04-??) 鄭清鴻Item 〈信函譜、大員宗教會書〉簡介(臺灣語文學系, 2012-04-??) 賀安娟Item 〈信函譜、大員宗教會書〉簡介(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2-10-??) 賀安娟Item 兩岸語文的橋樑:我讀《台灣語文政策概述》(臺灣語文學系, 2012-04-??) 姚榮松Item 再∕誤現1895:電影《一八九五》的產製與消費(臺灣語文學系, 2012-04-??) 莊佳穎; Yin C. Chuang本文藉由對於《一八九五》這部電影之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爬梳,探討台灣社會對於1895∕《一八九五》集體想像是如何生成的。筆者將把研究場域還原到台灣(人)本身的生活現場之中,同時關注電影之生產者的生產實踐和消費者的消費實踐。筆者將討論《一八九五》電影文本如何在電影生產者(如:出品人和導演等)與消費者(如:電影觀眾、DVD 收藏者和網友等)之間,透過持續的表述書寫和實踐,形構台灣社會對於1895∕《一八九五》的,兼具同質與異質、史實與想像的共體感。全文將分別就《一八九五》電影文本本身作為一個意義闡連的所在、電影工作者作為文本生產者之生產實踐、及電影觀眾作為文本消費者之消費實踐三個部份做討論。Item 再思考八○年代都市文學之「反叛」:以王幼華〈健康公寓〉與張大春〈公寓導遊〉為探討核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7-04-??) 張耀仁; Chang, Yao-jen本文以王幼華〈健康公寓〉(1983)與張大春〈公寓導遊〉(1986)為析論對象,試圖探究:一,為何必須倡議「八○年代都市文學」?該文類如何存在?以及存在的意義為何?二,作為「反叛」的象徵文類,所謂都市文學「嶄新」而不同於前世代的敘事觀為何?研究發現:一,就都市文學「反叛性」而言:作為宣稱「舊價值體系崩潰下所形成的解構潮流」,都市文學的形成乃是伴隨著世代論的興起而遠大於消費社會的崛起,以林燿德為首,經由「都市」、「後現代」以及「新世代」的交互論述下,都市文學的「反叛」展現於挑戰前世代「文學即寫實」的敘述美學。二,就兩篇作品的都市文學敘事觀而言:新世代作品強調敘事的斷裂、複製與跳接,強烈區隔鄉土文學世代強調「文學即真實」的線性敘事。鄉土成為必須批判的對象,都市反而成為必須投入的所在。兩篇作品差異在於〈健康公寓〉仍具有寫實與後現代兩造融合的痕跡,而〈公寓導遊〉已徹底捨棄現實、真實,全然轉向戲謔、擬仿、拼貼的後現代書寫風格。Item 再現國族或是地方:論象徵性場所在臺北市城市品牌建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1-10-??) 劉松達; 李晶本文旨在討論首都城市、象徵性場所、城市品牌之間的關係;並以台北市為背景,延伸探討象徵性場所在台北市城市晶牌建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就城市品牌建立的策略而言,一個城市的形象是多種複雜面向的集合,此時,象徵性場所再現的意義就像有效率的行銷管道,能讓這些複雜面向變成大農腦海中的一個符號,意即對居民、遊客、投資者投射城市的品牌形象。少數研究會探討首都城市建立品牌時可能引起之國家與地方間的衝突。通過對文獻的分析與解讀,本文摘出首都城市往往是一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其內可能有許多場所的形象和功能為再現國族認同而建。這些看似首都城市特色的場所卻可能與國家的政治操作或文化霸權有所聯想,因而影響城市的形象與造成城市自身的地方認同被壓抑。因此,能否適當地與國家切割並尋找在地性,會是首都城市在利用象徵性場所建立城市品牌時所面臨的課題。台北市與其象徵性場所似乎也反映出此一現象。透過這些討論,本文提供城市品牌研究一個不同的切入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