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0
Browse
34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規律運動與高三女生學業成績的相關(2005) 陳傳宗Item 休閒運動園區開發策略研究(2005) 王慶堂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休閒運動園區之開發模式進行開發策略之探討,由政策、法令、財務及組織等四個面向探討休閒運動園區開發時之重要策略與方案,就園區使用之目標、提供服務之功能、使用機能之多元等進行研究,並以台南市和順寮體育園區體育館興建計畫之個案進行財務計畫之敏感度分析。 本研究經文獻分析、專家訪談、政策可行性分析等步驟,以永續經營作為策略之核心,從政策、法規、財務及組織等策略建構出休閒運動園區之開發策略架構,並經個案分析獲知營運收入成長率、預期折現率及優惠融資利率等三項是休閒運動園區財務計畫中敏感度最高之影響因素,期望透過本研究成果提供政府進行大型運動設施或休閒運動園區開發規劃、土地法規修訂、多目標使用政策調整與施政計畫訂定之參據,以及後續研究者之基礎。Item 不同運動訓練介入對體重控制班學生體適能的影響(2004) 陳建廷目的:探討八週三種不同運動訓練(肌力訓練、有氧訓練及有氧+肌力訓練)介入對體重控制班學生,體適能的影響。方法:以體重肥胖的國中男學生40人為受試者,年齡為13.74 ± 0.26歲,身高為158.14 ± 5.96公分,體重為67.50 ± 6.97公斤。依BMI值大小排列配對後,隨機分派至實驗組三組、對照組,各組人數各為10人。實驗組每週接受四天,每天45分鐘的不同運動訓練,對照組不接受任何運動訓練,但四組受試者均接受飲食控制課程宣導。前、後測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檢定。結果:體適能1600公尺跑走部份,三組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坐姿體前彎部分,肌力訓練組優於有氧訓練組,其他項目在各組之間則無任何差異。身體組成:在肌肉質量及去脂體重上,肌力訓練組比對照組有明顯的進步;其他二組實驗組的進步則未優於對照組。另外,在身體脂肪上,三組實驗組比對照組有明顯的減少。結論:八週的不同運動訓練介入後,對體重控制班學生在心肺功能及身體組成,都有明顯的改善。尤其,肌力訓練在全身肌肉質量及去脂質量的提升有正面的助益。因此,在鼓勵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學生平常多從事各項運動時,尤其應該在運動計畫中加入肌力訓練。Item 台南市公民國民小學運動場館經營管理考量因素之研究(以民間機構為參考團體)(2004) 柯仲彥; Ke, Chung-Yen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台南市公立國民小學與民間機構在運動場館設施、開放使用現況,與未來在參與學校運動場館經營管理時,所會考量到的因素有哪些,並進行比較瞭解其差異,以做為日後學校在運動場館的興建、規劃設計及經營管理上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訪談問卷調查法,針對台南市44所國民小學之體育組長與17家民間機構之經營管理人員,進行便利抽樣,各抽取學校九所及民間機構四家進行深度訪談,並以自編之「台南市公立國民小學與民間機構參與學校運動場館經營管理之考量因素訪談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蒐集。根據訪談調查所得的資料,以描述統計的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在本研究範圍內得到以下結果: 一、台南市國民小學的運動場館設施設置情形,在軟體方面,管理人員、組織架構及收費辦法圴明顯不足;在硬體方面,以田徑場、室外籃球場及的設置最為普遍,另外則以室外游泳池的設置最為缺乏。民間機構在軟體方面則較為健全;在硬體方面,則以室內游泳池、盥洗室、三溫暖、韻律教室的設置率最高,其次為桌球室、按摩池、重量訓練室,而室外的場地較不普遍。 二、台南市國民小學的運動設施的開放時間,以不影響學校正常作息的原則下進行開放,對外免費開放的場地以室外籃球場、田徑場及網球場為主。有收費的場地以室內體育館為主,大部份以團體租借的方式。民間機構的運動設施是全天開放使用,不論室內或室外的設備圴有收費,收費方式以會員制收費和部份收費為主。 三、台南市國民小學未將人力資源運用策略列入考量因素;民間機構則在資源開發與應用、安全管理策略、體育活動推廣策略等未列在經營管理運動場館的考量因素中。 四、學校與民間機構對於未來經營學校運動場館的模式建議以OT或BOT的方式經營。Item 長期游泳訓練對智能障礙者生活適應能力之影響(2004) 黃文盛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智能障礙者教育的重要目標。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長期游泳對智能障礙者生活適應能力的影響。以自編之「體育活動對生活適應能力之影響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內容涵括:生活自理、動作能力、溝通能力和社會技巧四種領域。研究對象為來自台北縣和台北市地區,年齡介於12~18歲的中度智能障礙學生40位。分為實驗組20人,對照組20人。由各學生家長協助進行一對一訪談和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敘述統計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在生活自理、動作能力、溝通能力、社會技能和整體生活適應能力均達顯著差異(p<.05)。但是不同性別、年齡和泳齡對實驗組生活適應各領域能力及整體生活適應能力並無顯著的差異(p >.05)。結論:本研究證明長期游泳訓練可提昇智能障礙者生活適應能力,而且不受性別、年齡及泳齡的條件限制,建議智能障礙者可多參與游泳訓練。Item 合作學習與精熟學習在排球技能學習成就及學習反應之研究(2003) 鄭金昌本研究旨在探討合作學習教學法與精熟學習教學法應用在排球技能學習成就及學習反應之情形。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的準實驗研究法。來探討合作學習教學與精熟學習教學對排球高手傳球技能的學習成就及學習反應的影響。本研究實驗樣本共計116人,其中實驗組58人,控制組58人,平均年齡19.34歲。在實驗教學前兩組皆先進行高手傳球技能與學習反應前測,實驗組依前測成績採異質性分組,每組7-8人。兩組所操作的變項為教學方法,實驗組採用合作學習教學;控制組採用精熟學習教學,進行八週的實驗教學之後隨即進行學習成就及學習反應的後測。兩組研究結果: 一、合作學習組(實驗組)與精熟學習組(控制組)在技能「學習成就」方面均有大幅進步達顯著差異(P<.05)。 二、精熟學習組(控制組)在技能「學習成就」方面進步成績明顯高於合作學習組(實驗組)達顯著差異(P<.05)。 三、合作學習組(實驗組)的「學習動機」與「班級氣氛」後測得分表現明顯高於前測高達顯著差異(P<.05)。 四、精熟學習組(控制組)的「學習動機」與「班級氣氛」後測得分表現稍微高於前測但未達顯著差異(P>.05)。 五、合作學習組(實驗組)的「班級氣氛」後測得分表現高於精熟學習組(控制組)達顯著差異(P<.05)。在「學習動機」後測得分表現稍微高於控制組但未達顯著差異(P<.05)。 由上述研究可以歸納,兩組學生經過實驗教學後,精熟學習組在排球技能學習成就表現優於合作學習組。學習反應在「班級氣氛」量表的表現,合作學習組優於精熟學習組之反應。Item 身體/知識/權力:論我國學校體育演進的系譜(2002) 張威克; Chang, Wei Ko本研究以傅柯的系譜學為方法,從歷史進程探索我國學校體育演進所涉及身體、知識的形成與變遷,分析造成變化的權力因素,並嘗試研製我國學校體育身體、知識變化的權力圖譜。經分析探討後,本研究歸納出下列結論: 從身體系譜來看,我國學校體育可以體操期、體育前期、體育工具期與多元自主期等四時期概括。源於軍伍的體操血統,使體操期呈現以「操」為主的公共財身體觀;體育前期,西方思潮輸入自主意識萌芽,出現「育」的身體觀;工具期,在國族生存受威脅時出現,並發展出以「爭」為核心的工具身體觀;多元自主期因社會民主富裕而出現,學校體育逐漸重視對真、善、美的追求,顯現尊重多元價值的身體觀。 從知識演進的系譜看,我國學校體育約呈四期:前學科期、科學前期、實證科學期與整合分裂期。前學科期,「體操」所應具備的知識體系尚不明顯,經驗傳承居主要知識來源。科學前期,知識科學化與經驗系統化,兩者並行不悖,但學門分化儼然成形。實證科學期,是在體育研究所出現後正式到來,學校體育逐漸向量化觀念傾斜。整合分裂期,量化與質化研究開啟對話,並促成跨學門整合研究;但體育相關院、所、系的陸續出現,也意味從分化走上分裂,知識的分化雖能滿足知識慾望,卻亦可能危及體育在校園的生存。 在探索造成學校體育變遷的動因後,發現其中至少包括:l.父權與民權、2.國族與個人、3.經驗與科學、4.知與行、5.質與量、6.去與留等六種相抗相生的力量糾結。這些力量的消長,既影響身體亦牽動知識的變化,形成一張身體╱知識╱權力的網絡;但察考權力生成過程,發現「秩序化」與「去病夫化」在集體意識╱潛意識中醱酵,成為主導學校體育演進的核心權力。Item 就葛蘭西文化霸權論女性運動身體之解構(2014) 江欣惇; Chiang Hsin-Tun在運動場上女性歷經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女性的運動身體在進入運動場域後,歷經各種運動種類服裝相較於男性顯得非常頻繁而巨大的改變。本研究的目的,在透過探討女性身體在運動場域中經歷的各種服裝變革,解構女性運動身體受服裝形塑的走向。為解讀女性運動身體在服裝變革的歷史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方法採用實物分析法及半結構式訪談法為途徑,運用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由權力掌控、資本主義支配及社會價值變化等方面進行探究,並以臺灣女性排球運動員為例進行訪談,做為社會意識形態差異的印證。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源起自階級的鬥爭,在全球化的現代,已擴大引用至世界各地的權力掌控,本研究就運動場域中西方霸權的情景進行分析,並提出反霸權的女性身體,在現代奧運史上達成的一次次動態性平衡。其次,在資本主義制度中的金錢及媒體介入,已成為形塑女性運動身體的推手,而由暗轉明的商業介入導致服裝變革受商業主導,使女性身體喪失主體性。最後,以臺灣女性運動身體為例,就女性身體同一性中的差異性討論東方與西方的社會價值差異;為重視女性身體同一性中的差異性,宜由女性運動身體自行決定樣式。Item 以生態發展系統觀點看運動員生涯轉換之歷程(2015) 陳怡帆; Chen, Yi-Fan本研究目的欲瞭解臺灣運動員的成長歷程,並依據生態系統剖析運動員於生涯轉換中所處之情勢,進而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訪談,以經歷規範性/非規範性轉換的退休女籃運動員(共兩名)為研究對象,分別針對運動員本身與其家人、教練、隊友以及臺灣體育相關政策執行者進行訪談以蒐集資料。結果發現影響臺灣運動員成長環境之鉅觀系統包括:全民運動參與、對運動員之價值觀、升學主義及運動中的性別等層面;外部系統為:競技運動政策、升學辦法、體育班設置、能力與常態分班;中間系統有:球隊環境與個人發展性、球隊的驟變、重要他人走向等;微觀系統則是:住宿生活、以及家人、教練、隊友與個體之互動。建議在鉅觀系統方面:宣導運動附加功能力促全民運動普及、帶動企業投入體育活動與贊助、建立特殊族群運動習慣、運動場館的普及與永續經營、傳播媒體負起社會責任改善運動性別差異,除力求男女性均衡的報導外並避免歧視性的用語;外部系統方面:強化運動傷害防護的作用、厚植運動教練的專業訓練、增設運動心理諮詢服務之有效管道、重新省視運動員升學辦法並訂立學科要求、各級學校體育班確實督導追蹤;其他:教練、家長、教師間建立溝通橋樑有助運動員成長發展、從小培養運動員運動以外之能力以儲備自身競爭力。Item 以動物模式探討運動對人類乳癌作用之影響(2014) 黃香萍; Hsing-Ping Huang雖然流行病學及臨床病學研究皆指出運動可減少罹患某些特定癌症的風險,但運動對癌細胞分子層次的影響及能量代謝的過程仍不清楚。本研究目的首先以細胞模式探討不同濃度之乳酸對人類乳癌細胞MDA-MB-231的影響。不同乳酸濃度加入乳癌細胞中培養,觀察細胞內MCT1、MCT4、CD147及HIF-1α之變化,結果顯示乳酸會造成MCT1、MCT4及HIF-1α蛋白表現下降之趨勢。由此推論乳酸可改變乳癌細胞MCT1、MCT4及HIF-1α之蛋白表現。接下來,以動物模式探討運動對於人類乳癌腫瘤之作用。給予荷腫瘤動物進行中及高強度之跑步機運動,速度設定分別為16 m/min及20 m/min,每次30分鐘,連續28天。結果顯示運動會有抑制腫瘤生長之趨勢,分析來自人類腫瘤分泌之血清血管相關的生長因子17項指標及血清中來自老鼠來源的細胞激素32項指標中,分別有2項和血管新生作用相關之指標及9項血清細胞激素指標之反應和運動強度之作用具相關性,包括抑制腫瘤分泌G-CSF及follistatin之濃度,以及減少血清IL-7、IL-9、IL-12 (p40)、IL-12 (p70)、IL-13、GM-CSF及M-CSF指標之濃度。同時分析腫瘤內MCT1、MCT4、CD147及HIF-1α之蛋白表現,MCT1、MCT4及HIF-1α蛋白表現有下降之趨勢。本研究結論為運動介入可抑制人類腫瘤血管新生相關之生長因子分泌,改變腫瘤之生長養分供給,以及引起小鼠血清細胞激素表達的改變,調節免疫作用及發炎作用,進而造成抑制腫瘤生長之趨勢。另外,由細胞模式可以看出,乳酸造成腫瘤MCT1、MCT4及HIF-1α蛋白表現有下降之趨勢,且在動物實驗中亦發現有相同的結果,顯示乳酸可能會影響腫瘤能量代謝的過程。未來,對於乳癌患者來說,中及高強度運動可能可做為輔助治療癌症的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