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問題解決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材發展研究---中等學校地球科學 (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8-07-31) 張俊彥
    本研究計劃的主要目的為:(一)將今年度研究開發所得的地球科學電腦輔助教材,在一所高中進行實驗性教學研究(Pilot Study),來探究其在學生學習成就與態度上的影響。實驗性教學研究將同時採用質與量的研究方法:量的方面將採用「問卷調查法」與「靜態組比較」之研究設計,質的方面將採用「半結構式晤談」之研究方法,來深究學生對此電腦輔助教材的觀感;(二)經由上述實驗性教學研究所得回饋,修正改良此「問題解決」策略為基礎的地球科學電腦輔助教材;同時發展出與本研究有關之地球科學單元的測驗工具,以便作為學生學習成就與態度之評量工具;(三)根據「問題解決」教學策略,繼續設計發展其他兩個單元的地球科學電腦輔助教學教材(預定內容為「造山運動與地震」及「燦爛星空」兩單元);(四)第二年的計劃為正式教學研究(Main Study),將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中「不相等控制組」之實驗設計。測驗工具採用第一年研究發展出的評量工具作為成效指標。實驗性教學研究將著重於比較:接受此「問題解決」策略為基礎的電腦輔助教材教學的學生,與未接受此份教材教學的學生,他們在學習成就與態度上的差異。最後希望藉由此研究結果,對目前中等學校在地球科學電腦輔助教材、教學及未來研究上,提出建議及改進方針。
  • Item
    「自然與生活科技」統整課程設計-以「地球系統」為主軸
    (2003-03-01) 李文旗; 張俊彥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基本理念中提到,新課程應培養具備人本情懷與統整能力,以及能進 行終身學習(包括: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等)之健全國民。在自然科學的四大學科之中 (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地球科學是一門與人類生活環境最密切相關的科學, 而且本身兼具極強的統整特性。因此,本主題課程主要目的為希望藉由『地球系統』概 念的介紹,引導國中學生進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領域,並教導他們如何以一種 新的統整概念來學習,且以正確的態度建立基本的科學素養。同時因為『地球系統』課 程具有統整的特性,所以可以讓學生在一個他們每天生活且熟悉的情境--「地球」中, 學習到整體的科學概念與知識。 這個主題課程單元的編排,雖是以地球為核心,但卻適時融入生物(如:生物和環 境)和理化(元素和化合物)之概念,希冀初步達成課程統整之理想。另外,透過不同 教學方法與策略的設計,應可讓學生培養系統性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最後,在教學 中適時讓學生以美學的角度來欣賞地球之美和融入科學發展的歷程。期許往後之課程設 計循『地球系統』為主軸來發展出更多類似的課程和單元,以達成九年一貫課程之教學 理念與目標。
  • Item
    什麼才是重要的地球科學概念?從中學地科老師的觀點出發
    (2003-12-20) 李文旗; 張俊彥
    本研究旨在抽樣調查台灣地區中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師對學生應具備之『地球科學素 養』的想法,並分析不同背景教師觀點的異同處。在地球科學知識(概念)的研究結果 顯示:1、教師認為最重要的三個地球科學概念均為偏向有關『環境』方面的議題知識, 這似乎與當前全世界重視環境保護的趨勢相符。2、任教年資不同的老師在地球科學知 識的看法上顯然有較大的差異,年資三年以下的教師認為最重要的地球科學概念是『地 球資源與永續經營』;而任教年資較久的教師卻認為最重要的應該為『認識地球科學』, 這也許和他們以前受到傳統教育的薰陶有關。
  • Item
    中學生應達到的地球科學素養?中學地科老師的觀點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5-10-01) 李文旗; 張俊彥
    本研究旨在抽樣調查台灣地區中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師對學生應具備之「地球科學素養」的想法,並分析不同背景教師觀點的異同處。1.在地球科學知識(概念)的研究結果顯示:教師認為最重要的三個地球科學概念均為偏向有關「環境」方面的議題知識,這似乎與當前全世界重視環境保護的趨勢相符。2.在地球科學技能或能力的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中學教師認為,中學階段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是比較重要的。這個結果與九年一貫課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課程目標是一致的。3.研究結果顯示,在態度重要性方面,好像和前述知識排序前幾項有相互的關連,都是希望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的意識和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 Item
    從地球系統出發的統整式科學教學模組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2004-06-01) 張俊彥
  • Item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之研發與初探
    (花蓮市: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2004-12-01) 李旻憲; 張俊彥
    本研究旨在研發「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Earth Science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Instrument, ESCLEI),並藉此問卷初步調查高一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的特質,進而初探其在地球科學學習與教學上的可能意涵。ESCLEI包含「學生中心」與「教師中心」兩分量表,同時亦將「理想版」問卷及「實際經歷版」問卷同置於一份問卷中。試驗性研究對象來自台北市及台中市共兩所公立高中,計有四位地科老師分別執教的四個班級之高一學生參與,有效樣本共167人。研究設計採問卷調查法,主要目的爲藉由本次試驗性研究,進行初步結果分析及問卷細緻化的工作,以利後續之大規模施測。研究結果顯示:一、ESCLEI已具有一定之信度與效度;二、學生心目中似乎可同時接受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的學習環境,這可能意味著國內學生對(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的看法,可能有其別於國外的獨特性;三、在教師中心及學生中心的分量上,學生實際經歷的學習環境均較心目中理想的學習環境有顯著的落差;四、學生理想中的學習環境在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的分量上並無顯著差異;五、學生實際經歷的學習環境中,教師中心的分量顯著地高於學生中心的分量,顯示國內長久以來地球科學教室的學習環境,在高中階段仍是以教師爲中心的;六、本問卷似可區別出不同地球科學教師所營造出的教室學習環境。以上的研究結果對於地球科學的教學和學習應具有一定的啟示並對後續更深入之研究工作有相當的助益。
  • Item
    學生問題解決思考能力與其個人背景變項之初探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1-12-01) 吳佳玲; 張俊彥
    本研究的目主要在編製地球科學「問題解決思考活動」測驗工具(包含發散思考能力和收斂思考能力),並藉「個人背景資料問卷」探究目前高中學生家庭背景、性別、測驗偏好等對其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就讀於中部某國立綜合高中之269位高一學生。量的分析為皮爾遜積差相關及One-way ANOVA。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學生在「問題解決思考活動」的表現呈常態分佈,其「問題解決思考活動」總分與發散思考有高度相關(r=.846,p<.000),與收斂思考有中度相關(r=.534,p<.000)且「問題解決思考活動」之評分者信度達0.825~0.965。此外學生的「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最喜歡學科」對其在「問題解決思考活動」測驗的表現上,並沒有顯著影響,而學生對此「問題解決思考活動」測驗的喜好程度,對其在「問題解決思考活動」總分的表現上,有顯著地影響(p<.000)。
  • Item
    在地球科學課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及合作學習策略之初探研究
    (花蓮市: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2000-09-01) 張俊彥; 程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