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學童營養教育介入對於健康飲食知識、態度、行為的成效研究(2022) 李欣容; LI, Shin-Rung營養攝取不均、肥胖、含糖飲料攝取過多,為我國學童面臨的重要健康問題。為加強學童健康飲食觀念,本研究為國小中年級學童設計評價營養教育介入,並且評價此介入對於學童健康飲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學生共65人為研究對象,介入組35人,對照組30人。研究期間為2個月共4堂課,介入組在課前播放主題相關影片引起學習動機,再以有獎徵答方式搭配課程簡報。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分析介入前後測資料。經營養教育課程介入能顯著提升學童“健康選食技巧”及“均衡飲食需求”知識,也提升健康飲食態度,但健康飲食行為則無顯著差異。介入組學童的課程滿意度調查獲得正向評價,學童認為影片最能引起學習興趣。結論:建議未來可持續推廣此一營養教育課程,提升學童健康飲食知識和態度。Item 臺北市高職一年級學生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成效評估(2012) 黃資富; Huang, Tzu-Fu本研究目的為,評估網路霸凌預防教育對青少年網路霸凌預防素養、自我效能、危險行為意向及危險行為之影響。本研究係採準實驗設計,以臺北市兩所高職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309人參與,一所學校為實驗組有151人參與,另一所學校為對照組有158人參與。本研究於民國101年2月至4月進行,實驗組進行前後測及四堂50分鐘的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課程,對照組僅進行一般教學及前後測。 研究結果顯示,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學生網路霸凌預防素養。實驗組在網路霸凌預防自我效能、網路霸凌與危險行為意向及網路霸凌與危險行為皆有進步,但未達顯著差異。另依父母管束學生網路使用程度高低分組,發現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父母管束學生網路使用程度較低組之網路霸凌預防素養。 建議未來課程設計可加強網路霸凌相關法律素養和個人資料保護的重要性,並將網路霸凌預防課程融入現行高中資訊課程作結合,另外發展家長手冊增能家長對於共同協助學生預防網路霸凌的素養。Item 青少年成癮物質使用態度、社會影響、拒絕自我效能與成癮物質使用意圖及行為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2011) 曾琬婷; Wan-Ting Zeng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中學生之成癮物質使用態度、社會影響和拒絕自我效能與成癮物質使用意圖及行為的現況,以及檢視其成癮物質使用態度 、社會影響和拒絕自我效能對其成癮物質使用意圖及行為之影響。研究對象為98學年度第2學期桃園縣國民中學學生,採分層集束抽樣隨機從其中抽出15所學校,各校每一年級各一班,獲得有效樣本數為1,122名學生。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以班級集體自填問卷方式蒐集資料。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和邏輯斯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受測學生目前有吸菸為59人(5.3%),目前有飲酒為96人(18.9%),曾經嚼檳榔有47人(4.2%),曾經使用成癮藥物有7人(1%)。 二、學生為男生、學業成績排名為後面三分之一、自覺吸菸態度愈不反對、拒絕吸菸自我效能愈低、母親有吸菸、好友有吸菸、好友對學生吸菸態度愈不反對,其吸菸意圖愈高。受測學生為男生、8年級、自覺吸菸危險性愈低、拒絕吸菸自我效能愈低、母親教育程度為國小/國中、好友有吸菸者,其愈易有吸菸行為。 三、學生為自覺飲酒態度愈不反對、拒絕飲酒自我效能愈低、母親有飲酒、兄弟姊妹有飲酒、好友有飲酒、父親對學生飲酒態度愈不反對、好友對學生飲酒態度愈不反對者,其飲酒意圖愈高。受測學生自覺飲酒危險性愈低、拒絕飲酒自我效能愈低者、好友有飲酒、父親對學生飲酒態度愈不反對者,其愈易有飲酒行為。 四、學生為男生、自覺嚼檳榔態度愈不反對、拒絕嚼檳榔自我效能愈低、父親有嚼檳榔、兄弟姊妹對學生嚼檳榔態度愈不反對,其嚼檳榔意圖愈高。學生自覺嚼檳榔危險性愈低、拒絕嚼檳榔自我效能愈低、父親有嚼檳榔、兄弟姊妹對學生嚼檳榔態度愈不反對者,其愈易有嚼檳榔行為。 五、學生為學業成績排名為後面三分之一、自覺使用成癮藥物態度愈不反對、拒絕使用成癮藥物自我效能愈低者,其使用成癮藥物意圖愈高。 建議透過教育介入及宣導,幫助青少年對使用成癮物質建立正確的態度並學習拒絕成癮藥物使用技巧,以降低青少年使用成癮物質的危害。Item 臺灣地區高中職學生正確使用止痛藥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2014) 楊俊龍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臺灣地區高中職學生正確使用止痛藥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102學年度第一學期全國高中職學生,採等比機率抽樣方法。研究工具採自填結構式網路調查問卷,共調查33所學校,計2910名學生完成問卷填寫。研究結果如下: 一、五成受測學生表示過去一年曾使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及六成曾使用其他如熱/冰敷、放鬆、按摩等方式處理疼痛問題。七成學生表示曾從醫生、家人獲得處理疼痛資訊。 二、五成以上學生答錯或不知道成年人每天使用解熱鎮痛藥不可以超過4000毫克,約三成學生不曉得解熱鎮痛藥會產生肝毒性,另有三成學生不知道止痛藥與酒精一起服用會增加肝損傷風險。 三、學生傾向有正向的正確使用止痛藥態度與正確使用止痛藥行為。 四、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年級愈高、疼痛問題處理方式是「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使用藥品以外的方法(如熱/冷敷、放鬆、按摩等)」,處理疼痛的資訊來源來自「醫療專業人員」、「家人」,學生會「看止痛藥使用標示」及正確使用止痛藥知識、態度愈高者,其正確使用止痛藥行為表現愈好。相反的,學生疼痛問題處理方式為「服用至藥局購買的止痛藥品」、「服用家人/朋友提供止痛藥品」,疼痛資訊來源是來自於「朋友」、「媒體」者,其正確使用止痛藥行為表現愈不好。 建議學校可與當地藥師合作,辦理教師增能工作坊與學生正確用藥教學,增能師生正確使用止痛藥知能,並鼓勵推動正確用藥親子教育活動。Item 國中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新北市立某國民中學學生為例(2012) 江云懷; Chiang,Yun-Huai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新北市某國民中學學生對於正確用藥知識、態度及行為的現況,並探討三者間的關係,進而分析不同背景、正確用藥知識、態度對正確用藥行為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採用研究者自編的「國中生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採學生自填式作答。研究對象為100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新北市某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學生共2160人,採隨機分層集束抽樣,總計抽出12班,發出403份問卷,回收40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9.5%,其中有效問卷為394份,有效作答率為98.3%。本研究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分析為統計方法。 研究結果如下: 一、 受測學生在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的知識瞭解程度尚佳,整體答對率八成四,五項知識核心能力中,「核心能力三:清楚用藥方法、時間」答對率僅有五成,顯示受測學生對於藥品的保存方式、服藥方法及時間等知識仍有待加強。 二、 受測學生在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的態度正向,表示受測學生對於正確用藥五大核心有積極正向的態度。 三、 受測學生在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的行為表現尚佳,五項行為核心能力中,以「核心能力五:與醫師、藥師作朋友」之行為表現較差,仍有待強化教育以落實正確用藥行為。 四、 受測學生的正確用藥知識會因「年級」、「性別」、「父親職業」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九年級」、「女生」、「父親職業為專業人員以上」的學生,在正確用藥知識瞭解程度上顯著優於「七年級」、「男生」、「父親職業為技術人員以下」的學生。 五、 受測學生的正確用藥態度會因「同住家人疾病狀況」、「親友用藥行為」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同住家人有1種疾病狀況」、「親友用藥行為良好」的受測學生在正確用藥態度上較「同住家人沒有疾病狀況」、「親友用藥行為不好」的學生愈正向。 六、 受測學生的正確用藥行為會因「自覺健康狀況」、「親友用藥行為」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自覺健康狀況良好」、「親友用藥行為良好」的受測學生在正確用藥行為表現上顯著優於「自覺健康狀況不好」、「親友用藥行為不好」的學生。 七、 受測學生的正確用藥知識、態度及行為三者之間均呈顯著中度正相關,顯示當受測學生愈瞭解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愈正向,則其正確用藥行為表現愈佳。 八、 受測學生的個人背景因素、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三類變項能顯著預測正確用藥行為,並對正確用藥具有中度解釋力,可解釋正確用藥行為總變異量的33.8%,其中以「自覺健康狀況」、「親友用藥行為」、「正確用藥知識核心能力四:做身體的主人」、「正確用藥態度核心能力二:看清楚藥品標示」、「正確用藥態度核心能力五:與藥師、醫師作朋友」等五個變項能顯著預測正確用藥行為。 對於未來規劃國中學生正確用藥教育工作方面,建議宜加強教師對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的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用藥的正向態度與行為,以及強化學校親職教育活動。對未來研究方面,建議擴大研究對象的選取,增加研究變項及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深入探討學生正確用藥行為,瞭解不同階段學生的差異性,並作為未來推動校園正確用藥教育之參考。Item 新竹市某國中學生吸菸行為及意向與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之關係研究(2012) 陳琬菁; Chen Wan-Ching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新竹市某所國民中學學生的吸菸情形、未來吸菸意向、及所知覺家長實施預防吸菸措施情況,進而探討國中學生吸菸行為及意向與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之關係。 研究對象為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新竹市某國民中學之七、八、九年級全體學生。抽樣方法採隨機分層集束抽樣,總計抽出15班,共發出497份問卷,有效問卷數為482份,有效回收率達98.39%。 研究結果如下: 一、吸菸行為方面,17.2%的受測學生曾經吸菸。吸菸意向方面,隨著未來時點的延長,受測學生吸菸可能性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二、受測學生知覺家長實施預防吸菸措施的頻率為「有時如此」(總分平均值為3.08分)。以「協助子女發展生活技巧」做得較好,「督導子女行為」方面做得較差。 三、個人背景變項、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皆能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吸菸行為。家長「正向楷模角色」(OR=0.46;95%CI=0.31-0.67)、學生「性別」(OR=3.11;95%CI=1.72-5.62)及「學業成績」(OR=0.26;95%CI=0.11-0.60)能顯著預測學生的吸菸行為。 四、個人背景變項、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能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吸菸意向。對學生未來一週、一個月、半年、一年、高中職階段、18歲以後六個時點吸菸意向的解釋力為16%到18%之間。以學生「性別」最能顯著預測未來不同階段的吸菸意向;家長「良好的親子互動」及「父母婚姻狀況」最能預測未來18歲以後的吸菸意向。 對未來規劃青少年菸害防制教育工作方面,建議擴大菸害防制工作範圍及加強菸害防制親職教育課程內容,賦予家長更多責任。此外,協助家長落實對吸菸行為及意向有預測力之措施,包括:「良好的親子互動」、「正向楷模角色」、「協助發展子女生活技巧」,以預防青少年初嘗吸菸。對未來研究方面,建議擴大區域與研究對象的選取,並增加質性研究以作更廣泛的探討,亦可以縱貫性研究分析青少年吸菸行為及吸菸意向與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的長期變化趨勢,作為未來推動青少年菸害防制親職教育之參考。Item 高雄縣某國中學生對菸害防制法新制之認知、態度、遵行意向與遵行行為之調查研究(2009) 郭淑芬; Guo, Shwu-Fe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國中生菸害防制法新制認知、態度、遵行意向與遵行行為之現況,並探討其相關因素。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雄縣某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出問卷513份,回收有效問卷498份。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受測學生中曾經吸菸者佔23.1%,目前吸菸者佔8.2%。 二、受測學生之重要他人吸菸狀況:以父親吸菸率最高(63.2%),其次是兄弟(15.1%)、母親(12.9%),姐妹最低(4.9%);曾見過至少一位老師在校園內吸菸者佔31.7%,至少有一位同住家人吸菸者佔64.9%,至少有一位朋友吸菸者佔59.4%。 三、受測學生自評獲得菸害防制法新制相關資訊為充足,其辨識菸品廣告能力屬中上程度,曾見到商家違法展示或販賣菸品形狀之糖果(香菸糖)、點心或玩具者佔81.7%。 四、受測學生對菸害防制法新制態度正向、遵行意向尚佳,但在認知與遵行行為方面不足。 五、受測學生之菸害防制法新制認知、態度、遵行意向與遵行行為等四項變項之間皆相互呈現顯著正相關。 六、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學業滿意度、父親對學業滿意度、母親對學業滿意度、期望最高學歷、學校老師吸菸人數、資訊來源管道數、資訊來源人員數、辨識菸品廣告能力等11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認知,其解釋變異量為15.7%。 七、性別、學業成績、期望最高學歷、父母婚姻狀況、吸菸狀況、學校老師吸菸人數、朋友吸菸人數、母親吸菸狀況、資訊來源管道數、資訊來源人員數、相關資訊充足度、辨識菸品廣告能力等12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態度,其解釋變異量為25.4%。 八、性別、年級、期望最高學歷、吸菸狀況、學校老師吸菸人數、朋友吸菸人數、同住家人吸菸人數、母親吸菸狀況、資訊來源管道數、資訊來源人員數、相關資訊充足度、辨識菸品廣告能力等12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遵行意向,其解釋變異量為27.5%。 九、年級、學業成績、期望最高學歷、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吸菸狀況、學校老師吸菸人數、朋友吸菸人數、同住家人吸菸人數、父親吸菸狀況、母親吸菸狀況、資訊來源人員數、辨識菸品廣告能力、自覺商家守法情況等14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遵行行為,其解釋變異量為30.0%。 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數項結論及建議,以提供學校及相關單位推行菸害防制法新制之參考,並提供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Item 正確用藥教育介入之成效研究 -以宜蘭縣國民中學學生為例(2013) 朱淑敏; CHU SHU MI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正確用藥教育介入對於宜蘭市某國中學生之正確用藥知識、態度和行為意圖的影響。採用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實驗組接受正確用藥教育介入教學活動,而對照組則不接受任何的實驗處理。研究對象為101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宜蘭市某國中學生為實驗組,另外選取宜蘭市一所國中為對照組。採用自編的「國中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作為前後測問卷,回收問卷經前後測配對後,共得有效樣本215名(實驗組116人,對照組99人),有效作答率為100%。研究對象在教育介入前均接受前測,後測於教育介入後一週內進行。所得資料以卡方檢定、t檢定、配對t檢定、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等來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發現有以下結論: (一)正確用藥教學介入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行為意圖」得分上無顯著差異。 (二)正確用藥教學介入後,實驗組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行為意圖」後測得分高於前測,且達顯著差異。 (三)正確用藥教學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正確用藥行為意圖」的後測得分高於對照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 (四)實驗組對正確用藥教育介入活動的滿意情形,超 過八成的學生表示喜歡;而將近九成的學生認為教學活動有助於增進其在生活上的應用,以及他們的正確用藥知識、態度和行為。整體而言,超過94%的學生對本此教學活動感到滿意。Item 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之低升糖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新竹市某教學醫院病患為例(2012) 賴冠菁; Kuan-Ching Lai本研究旨在探討第二型糖尿病病人低升糖飲食認知、態度、行為及自我效能的關係。研究對象為新竹某教學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收案的第二型糖尿病門診病人,完成收案數為166人。 研究結果顯示:低升糖飲食認知題的平均答對率約為67%,態度趨於正向,行為題約57%達到平均32.2±6.66以上,在全穀類攝取的攝取頻率、份量及種類之行為最需加強。態度、自我效能、職業及自我血糖監測,可解釋低升糖飲食攝取行為總變異量之11.3%。 有運動習慣者,其AC控制較佳是不運動者的1.181倍;罹患糖尿病時間愈長、無依照醫囑規律用藥的,其糖化血色素控制(HbA1C)情形較不佳且藥物遵從度對於糖化血色素控制佳的預測力增加12.5%。由此可知,態度愈正向,自我效能高,有工作及有進行血糖監測者,其低升糖飲食行為較佳,加上規律運動及用藥,有助於AC及HbA1C的血糖控制。Item 宜蘭縣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核病防治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3) 林宜姿; YI-ZI LIN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了解宜蘭縣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對於結核病的知識、態度、結核病防治自我效能與行為之間的差異。以三星鄉、大同鄉與南澳鄉戶政事務所99年12月底統計之18歲以上識字之成人為研究母群體,採分層抽樣取得有效樣本數為494份。資料經分析後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結核病知識及結核病態度各與結核病防治行為呈正相關,結核病自我效能各與結核病知識、結核病態度、結核病防治行為呈正相關;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對於結核病知識、結核病態度中之「自覺罹患性」、結核病防治行為具有顯著差異性存在;「結核病知識」及「結核病防治自我效能」可以解釋結核病防治行為的總變異量為46.5%,兩者又以結核病防治自我效能最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