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2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網紅行銷揭露策略對某高中學生數位行銷素養、抵抗力、品牌喜好和購用意圖影響之研究(2024) 黃資富; Huang, Tzu-Fu本研究旨在了解網紅行銷揭露策略對高中學生數位行銷素養、數位行銷抵抗力、品牌喜好及購用意圖的影響。本實驗研究將學生隨機分派至三組,包括:(1)揭露組:學生觀看網紅行銷影片包括影片前後以黑底白字明顯揭露贊助商關係、片頭提及贊助商邀請、片尾感謝乾爹贊助商,並於影片簡介標註「#廣告 #贊助」;(2)半揭露組:學生觀看網紅行銷影片僅保留片頭提及贊助商邀請和片尾感謝乾爹贊助商,並於簡介標註「#感謝乾爹_贊助商」;(3)未揭露組:學生觀看網紅行銷影片無前述任何揭露與標註。學生觀看完影片後立即填寫問卷,共完成台北市353名高中學生問卷調查。多變項分析結果顯示網紅行銷揭露組與半揭露組的揭露贊助資訊皆比未揭露組可顯著提升高中學生廣告辨識、數位行銷概念層面素養和數位行銷抵抗力,然在學生數位行銷態度層面素養、品牌喜好和購用意圖無顯著差異。此外,學生為揭露組且數位行銷概念與態度層面素養越高者其數位行銷抵抗力越高。根據結果,建議政府應規範網紅行銷贊助揭露,學校強化數位行銷批判素養教育,以提升學生的數位行銷批判素養與抵抗力。Item 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2010) 黃春太; Huang Chun-Ta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資料來源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姜逸群教授主持之「學校衛生行政與青少年健康之研究」在2007年收集之資料。本研究係以臺灣地區南部七縣市公立學校國中生為母群體,從中選取閩南籍、排除父母均歿者、隔代教養者、與其他親戚同住者,最後共得樣本3212位。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結構方程模式等方法進行分析,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及幸福感之現況 1. 研究對象父母親的教育程度以高中職者最多,國小以下者最少。父母親的職業方面,父親以第四類最多,母親以第五類最多,最少的均是第一類。 2.研究對象擁有不錯的合作、互惠、信任、同儕網絡、師生關係之社會資本。 3.研究對象擁有正向健康的營養行為、安全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健康責任行為,但運動行為較差。 4.研究對象擁有正向的幸福感。 二、國中生其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的關係 1.母親教育程度與研究對象幸福感有顯著差異,而父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與研究對象幸福感則無關。 2.父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與研究對象社會資本有顯著差異,但母親職業與社會資本無關。 3.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與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4.社會資本與幸福感呈正相關,即研究對象與同學合作解決事情行為愈多、與同學相互幫忙情形愈多、對人信任感愈多、與同學互動關係愈多、與師長關係愈好者,其幸福感愈好。 5.生活型態與幸福感呈正相關,即研究對象日常飲食選擇維持營養健康的行為愈好、從事維持健康體適能的活動愈多、從事維護自身安全的行為愈多、面對壓力時的自我調整方式愈好、增進與健康有關的知識、態度、行為愈多者,其幸福感愈好。 6.社會資本與生活型態呈正相關,研究對象的社會資本愈多,愈能落實正向的生活型態。社會資本之合作、互惠、信任、同儕網絡、師生關係可解釋生活型態之營養行為、運動行為、安全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健康責任行為總變異量之13.3%。三個典型因素可解釋國中生生活型態總變異量之27%。 三、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結構關係方面 1.本研究提出的「國中生幸福感影響模式」與實證觀察所得資料相適配。 2.社經地位直接影響國中生的幸福感,亦可經由社會資本、生活型態中介變項影響國中生的幸福感。 3.社經地位可解釋社會資本總變異量的1%。社經地位、社會資本可解釋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的31%。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可解釋幸福感總變異量的44%。Item 無菸校園計畫之成效評量研究—以臺北市某高級職業學校為例(2007) 苗迺芳; Miao Nae-Fang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評量臺北市某無菸校園實驗學校執行無菸校園計畫的成效,分別從政策與管理、菸害預防課程、戒菸教育(含輔導)、校園拒菸活動、家長參與、社區結盟及零售商介入等七個策略來探討綜合性評量指標達成的情形。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以立意方式選取臺北市兩所高級職業學校的教職員生及家長為研究對象,其中一所學校為實驗組,進行無菸校園計畫的介入,另一所學校為對照組,未進行任何介入活動。研究的期程為92年10月至93年6月,以自填式問卷蒐集介入前、後的資料,進行成效評量。 研究結果發現,各項策略的成效差異大,「政策與管理」已具規模並形成制度。此外,「戒菸教育(含輔導)」的介入成效最好,其次為「菸害預防課程」的介入,再其次為「校園拒菸活動」和「家長參與」的介入,而「社區結盟」和「零售商介入」兩項策略尚屬起步階段。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學校可以視學校的特色和現況來推動學校本位無菸校園計畫,逐年執行各項介入策略。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增加研究對象以推廣「無菸校園計畫」、加強質性資料的蒐集、及進行「社區結盟」和「零售商介入」的成效評量。Item 青少年身體意象之媒體素養教育介入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高中為例(2012) 潘雲潔本研究旨在探討身體意象媒體素養教育介入對高中學生身體意象媒體素養、自我效能、批判性思考技能、纖瘦意象內化、身體意象的影響。本研究為準實驗設計,採實驗對照組前後測設計。本研究以100學年度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實驗組175人,對照組162人。實驗組於接受四節課的教育介入,對照組接受一般課程。 本研究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E)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結果如下: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整體學生批判性思考技能(「閱聽眾」向度)、顯著降低纖瘦意象內化。依性別分析,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女生身體意象媒體素養自我效能、批判性思考技能(「閱聽眾」、「目的」向度)、可顯著降低纖瘦意象內化;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男生身體意象(「外表評價」向度)。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加強學生分析創作媒體能力,用合理批判態度面對媒體訊息;學校課程發展具有性別敏感度的身體意象介入課程,融入相關科目的方式,建立學生正向身體意象;社會方面應透過社會教育的力量,提供並創造相互尊重與多元美學的觀點,並且建立媒體規範機制,降低負向身體意象內化的情形。Item 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色情暴力訊息暴露與霸凌經驗之探討-以新北市高中職一年級學生為例(2011) 郗雯韻; HSI WEN-YUN本研究探討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色情暴力訊息暴露與網路及傳統霸凌經驗間之關係。受測學生選自新北市12所高中職學校,共計1,255位一年級學生完成自填問卷。以變異數分析及邏輯斯複迴歸進行相關因素之檢驗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過去一年內,有27.5%的學生曾經歷過傳統霸凌經驗,包含傳統霸凌他人(10.3%),傳統被霸凌(8.6%)及傳統霸凌/被霸凌(7.4%);過去一年內,35.7%的學生曾經歷過網路霸凌經驗,包含網路霸凌他人(5.7%),網路被霸凌(18.7%),網路霸凌/被霸凌(11.3%)。 2.多變項分析結果顯示,男性、接觸到較多的色情訊息的學生,易有傳統霸凌他人的情況;學生為單親家庭、中低收入戶時,較易發生傳統被霸凌的情況;男性、單親家庭的學生,較易有傳統霸凌/被霸凌的情況。 3.多變項分析結果顯示,網路使用時間越長、接觸到越多暴力訊息時,易有網路被霸凌的情況;男性、色情及暴力訊息暴露為網路霸凌/被霸凌的危險因子。 4.曾在網路上霸凌他人的學生,較易有傳統霸凌他人的情況(OR=2.82,95%CI=1.51-5.23);在網路上被霸凌的學生,較易有傳統被霸凌的情況(OR=2.29,95%CI=1.45-3.63)。 結論:色情/暴力訊息暴露是青少年發生傳統及網路霸凌的危險因子。本研究建議,應將網路霸凌預防教育納入傳統校園霸凌預防課程、強化電視與網路分級制度,以防止兒童與青少年藉由媒體而接觸到色情與暴力訊息。Item 青少年接觸菸盒警示圖文之認知與態度研究-以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為例(2010) 林沁玫; Chin-Mei Lin我國於2009年施行菸害防制法新規定,規範菸盒上需印製健康警示圖文。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接觸菸盒警示圖文情形,及分析警示圖文認知與態度之關係。研究母群體為九十八學年度台北市高中職日間部一至三年級學生,採分層隨機抽出8所學校24班,得到869名有效樣本。以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所得資料以獨立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邏輯斯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如下: 一、七成受測學生曾注意菸盒警示圖文。八成以上學生認同6則健康警示圖文文字內容。在圖文態度方面,六成學生對菸盒警示圖文感到不舒服、可怕感及避免圖文情形。 二、在圖文效果方面,九成以上學生會因警示圖文想到健康危害;約六成學生表示警示圖文會讓青少年不想吸菸;八成學生會因圖文想勸他人戒菸。另五成吸菸學生表示會因警示圖文想要戒菸。 三、學生為吸菸者、其父母及好友有吸菸者,學生易有注意及閱讀警示圖文情形。 四、未吸菸學生有較高的圖文菸害認知、態度與效果反應。學生對圖文菸害認知及圖文可怕感愈高者,愈贊同圖文可預防青少年及自己吸菸。 五、吸菸學生有閱讀圖文及圖文菸害認知愈高者,其戒菸意圖愈高。 本研究根據結果提出建議,作為修訂菸盒警示圖文及青少年菸害預防教育之參考。Item 青少年成癮物質使用態度、社會影響、拒絕自我效能與成癮物質使用意圖及行為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2011) 曾琬婷; Wan-Ting Zeng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中學生之成癮物質使用態度、社會影響和拒絕自我效能與成癮物質使用意圖及行為的現況,以及檢視其成癮物質使用態度 、社會影響和拒絕自我效能對其成癮物質使用意圖及行為之影響。研究對象為98學年度第2學期桃園縣國民中學學生,採分層集束抽樣隨機從其中抽出15所學校,各校每一年級各一班,獲得有效樣本數為1,122名學生。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以班級集體自填問卷方式蒐集資料。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和邏輯斯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受測學生目前有吸菸為59人(5.3%),目前有飲酒為96人(18.9%),曾經嚼檳榔有47人(4.2%),曾經使用成癮藥物有7人(1%)。 二、學生為男生、學業成績排名為後面三分之一、自覺吸菸態度愈不反對、拒絕吸菸自我效能愈低、母親有吸菸、好友有吸菸、好友對學生吸菸態度愈不反對,其吸菸意圖愈高。受測學生為男生、8年級、自覺吸菸危險性愈低、拒絕吸菸自我效能愈低、母親教育程度為國小/國中、好友有吸菸者,其愈易有吸菸行為。 三、學生為自覺飲酒態度愈不反對、拒絕飲酒自我效能愈低、母親有飲酒、兄弟姊妹有飲酒、好友有飲酒、父親對學生飲酒態度愈不反對、好友對學生飲酒態度愈不反對者,其飲酒意圖愈高。受測學生自覺飲酒危險性愈低、拒絕飲酒自我效能愈低者、好友有飲酒、父親對學生飲酒態度愈不反對者,其愈易有飲酒行為。 四、學生為男生、自覺嚼檳榔態度愈不反對、拒絕嚼檳榔自我效能愈低、父親有嚼檳榔、兄弟姊妹對學生嚼檳榔態度愈不反對,其嚼檳榔意圖愈高。學生自覺嚼檳榔危險性愈低、拒絕嚼檳榔自我效能愈低、父親有嚼檳榔、兄弟姊妹對學生嚼檳榔態度愈不反對者,其愈易有嚼檳榔行為。 五、學生為學業成績排名為後面三分之一、自覺使用成癮藥物態度愈不反對、拒絕使用成癮藥物自我效能愈低者,其使用成癮藥物意圖愈高。 建議透過教育介入及宣導,幫助青少年對使用成癮物質建立正確的態度並學習拒絕成癮藥物使用技巧,以降低青少年使用成癮物質的危害。Item 五專一、二年級學生同儕社會網絡、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之探討(2009) 王敏華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五專一、二年級學生背景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同儕社會網絡與身體活動的關係,以及各變項對身體活動的預測力。以五專一至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方式,並利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共得有效樣本232份,回收率為92.8%。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男生身體活動時間高於女生,男生的身體活動以籃球為最多,其次為走路;女生的身體活動以走路為最多,其次為爬樓梯。 二、樣本所處網絡位置不同,在身體活動上有顯著差異存在,進一步以薛費氏事後檢定分析得知男生人數比率高於50%的團體成員,其身體活動顯著高於全部為女生的團體成員。 三、樣本之運動友誼網絡、自覺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有顯著相關;當運動友誼網絡運作越活躍、自覺運動利益與運動自我效能越高、自覺運動障礙越低時,身體活動時間越長。 四、將整體樣本之背景因素、同儕社會網絡、社會心理因素放入複迴歸模式中,發現此模式對身體活動的預測力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對身體活動之可解釋變異量為16.9%,其中能真正預測身體活動的變項為運動友誼網絡。 五、顯著預測男、女生身體活動的變項有所不同,對男生而言,顯著預測身體活動的變項為運動自我效能;對女生而言,顯著預測身體活動的變項為運動友誼網絡。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最後提出對衛生教育的應用及未來研究的建議,以做為青少年身體活動教育介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高雄市國民中學學生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及相關因素探討(2007) 吳瑞卿; Wu, Jui-Ching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高雄市國民中學學生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之現況以及家長背景資料變項、家長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吸菸行為和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之相關。 研究對象為高雄市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學的國、公、私立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附設國中之二年級學生家長,採比率機率抽樣法抽出八所國中,每校並隨機抽出三班國中二年級學生家長為研究樣本,共計獲得學生家長樣本867人,採自填式結構問卷為研究工具蒐集資料。 資料處理與分析採t 檢定、變異數分析、複迴歸、皮爾森積差相關、薛費氏事後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檢定。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家長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和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呈現正相關。 二、家長本身不吸菸在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各方面做得比有吸菸的家長來得好。 三、家長的背景資料變項、家長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及吸菸行為能夠顯著預測 其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其中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吸菸行為、家庭管教方 式為預測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總量表及六個分項上的重要預測變項。 四、「建立無菸家庭」該分項的總變異量,有42%可以由家長背景資料、菸 害知識、反菸態度、吸菸行為等變項來解釋 。 依據研究結果,建議未來推動親職教育重點可包含:加強菸害知識、建立反菸態度、學習人際溝通技巧、減少吸菸行為等層面,並且加強學校場域家長的參與度及提供家長多元學習管道。Item 某市高中職生危險因子、保護因子與非法藥物使用行為之探討(2015) 朱元珊; CHU,Yuan-Shan目的:根據過去研究顯示青少年非法藥物使用的盛行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中又以高中職學生使用非法藥物之行為比例較其他學制為高。本研究希望能夠瞭解高中職學生非法藥物使用行為之現況,並探討危險因子、保護因子對高中職生非法藥物使用行為之影響,以提供未來制定相關非法藥物防制政策之參考及設計介入計畫使用。方法:本研究使用教育部「藥物濫用防制問卷資料統計分析計畫」之資料庫分析,採「多段分層群集抽樣法」抽出某市高中職學生共12,843位,並以階層邏輯斯迴歸、區別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結果:預測高中職生非法藥物使用行為最強之預測變項在個人層面為個體是否使用菸酒檳榔等物質,在家庭層面為家中是否有人使用非法藥物,在同儕/學校層面則為同儕是否出現非法藥物使用之情形。結論:危險因子之「男性」、「菸酒檳榔使用」、「非法藥物可近性」、「家人非法藥物使用」、「無故不到校」、「同儕菸酒檳榔使用」、「同儕非法藥物使用」,以及保護因子之「反毒態度正向」、「非法藥物防制認知」、「接受藥物教育」,為預測該市高中職生出現非法藥物使用行為之重要因子。本研究結果可供未來設計介入計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