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6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提昇護理人員執行非藥物疼痛處置介入研究—自我效能融入翻轉教學策略之應用(2022) 邱靖雯; Chiu, Ching-Wen背景:研究證實結合藥物與非藥物疼痛處置在處理病人疼痛有很好的成效,但在台灣尚未將非藥物疼痛處置納入護理的正規教育中。目的:本研究目的乃發展自我效能融入非藥物疼痛處置之翻轉教學訓練課程,探討運用此課程對護理人員非藥物疼痛處置的知識、技能、態度、自我效能與行為之成效。方法:以準實驗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採方便取樣,樣本來自台灣某醫療體系二家醫院之護理人員,對照組及實驗組各 40人。實驗組接受5小時的自我效能融入非藥物疼痛處置之翻轉教學課程,對照組無特殊介入,僅與實驗組同時間點接受後測。二組於介入措施前後皆填寫非藥物疼痛處置的知識、態度、自我效能量表與執行非藥物疼痛處置行為之情況調查,及M手法按摩與坐姿拉筋運動技能測驗,另外實驗組增加課程學習滿意度的調查。採用 GEE 分析檢驗翻轉教學介入對於非藥物疼痛處置知識、態度、技能、自我效能、行為之成效。結果:二組在前測的知識、態度與自我效能得分皆無顯著差異。在「自我效能融入非藥物疼痛處置之翻轉教學訓練課程」介入後,結果顯示能提升護理人員非藥物疼痛處置的知識、態度、技能與自我效能。實驗組在執行非藥物疼痛處置的種類與執行天數改變也顯著優於對照組。故翻轉教學訓練課程介入能提升非藥物疼痛處置的行為表現。此外實驗組的課程學習滿意度為96分,認同翻轉教學課程介入能增強其執行非藥物疼痛處置行為的自信心,而且在技能的學習也較有深刻記憶。結論/建議:本研究證實翻轉教學有助於護理人員學習非藥物疼痛處置,建議未來可以再持續追蹤護理人員於臨床實務的執行,及對於病人照護的影響。也建議台灣的護理學校教育能將這二種非藥物疼痛處置(芳香療法與M手法按摩)列入課程內容,讓護理學生能及早接觸相關的知識,當進入臨床時能運用在病人個別性的照護。Item 運用多項感染管制策略提升清潔人員環境清潔成效(2022) 林信安; Lin, Hsin-An背景:通過清潔組合式照護,減少醫院環境的整體生物負載,通過打破傳播鏈,為感染預防和管制建立了強大的平台。通過實施包括對環境清潔人員進行教育介入在內的政策,來維持環境清潔績效的顯著改善。基於提高環境清潔人員的知識和行為的介入措施,旨在支持他們在日常清潔實踐中的整體合規性。目的:本研究旨在確定使用環境清潔組合式照護的教育介入是否可以改善環境清潔人員的行為、健康素養、醫院清潔績效和減少醫院獲得性感染。材料和方法:共納入28名環境清潔人員,他們接受了環境清潔組合式照護的教育介入(兩小時長的課程)。在介入前、介入後和3個月的隨訪中,評估了環境清潔人員的知識、感知的利益和障礙、自我效能、健康素養和清潔績效。結果:與介入前的分數相比,參與者的ATP分數在介入後或3個月的隨訪中顯著下降(p<0.05)。然而,介入前後醫院相關感染的知識、感知益處、感知障礙、自我效能和健康素養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均 p>0.05)。與第1次環境清潔後的評分相比,第2次環境清潔後的ATP評分顯著降低(p<0.05)。特別是在第2次環境清潔後,ATP 評分達到了標準。雙向ANOVA分析顯示,與基線自我效能感、健康素養或ATP得分低的參與者相比,基線自我效能感、健康素養或 ATP得分高的參與者在介入後的ATP得分顯著降低(所有p<0.05)。在多元廣義估計方程式 (GEE) 分析中,年齡 < 65 歲 (β=0.508, p=0.025),高基線知識 (β=1.012, p<0.001),高基線感知收益 (β=1.034, p=0.003) , 高基線自我效能 (β=0.870, p=0.049) 或高基線 ATP (β=0.790, p=0.001) 與教育介入後健康素養的提高呈正相關。此外,高基線ATP分數(OR=4.195,p<0.001)是預測介入後ATP分數依從性的積極因素,而低教育(OR=0.480,p=0.009)和高基線知識分數(OR=0.481, p=0.023) 是預測教育介入後,ATP得分達標的負面因素。高基線感知利益分數也是預測教育介入後,遵守ATP分數的負面因素,但沒有統計學意義(OR=0.556,p=0.071)。結論:本研究的結果為探索環境清潔人員的感染管制原則和相關清潔實踐提供了新的見解。使用環境清潔組合式照護的教育介入,表明環境清潔人員的環境清潔性能有所改善。接受教育介入後,清潔性能的改善導致具有較高教育、低基線醫院相關感染的知識或低基線感知利益的環境清潔人員的醫院相關感染知識和環境清潔感知收益增加。研究結果表明,有興趣通過提高醫院清潔績效來減少醫院相關感染的環境清潔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應考慮實施環境清潔組合式照護和所描述的介入方法。Item 北區某高科技公司員工職業坐式行為改善策略之效果研究(2022) 劉美蘭; Liu, Mei-Lan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高科技員工職業坐式行為的現況,驗證工作職場中推動「降低職業坐式行為時間」介入措施的效果,期望在高科技員工除了了解坐式行為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外,還能實際應用在工作與生活中,降低職業坐式行為與其他類別的坐式行為。本研究第一階段進行橫斷性的調查,了解高科技產業員工坐式行為的現況、坐式行為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回收之有效問券共230份。員工職業坐式行為平均工作天7.9小時/天。第二階段為介入性實驗共91位參與者,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皆進行前後測,實驗組進行為期四週「降低職業坐式行為介入措施」,控制組無介入措施。以SPSS軟體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為實驗組員工經過介入措施後職業坐式行為時間平均減少0.95小時/天,以GEE檢驗其介入效果值達顯著水準 (p<.05)。實驗組坐式行為健康信念與自我效能有明顯進步,以配對t檢定及GEE檢驗其介入效果值達顯著水準 (p<.05)。 本研究結果驗證工作職場推動「降低職業坐式行為介入措施」具有良好效果,建議:(1)本研究結果顯示以衛生教育的方式進行職場健康促進是有效的,相較於可調式工作桌、坐站工作站或運動工作桌等設備成本低得多,更可大量推廣。(2)本介入措施未來在職場推動時應與時俱進,搭配新的科技與創新的想法,不只能引起員工的興趣,更能增加參與意願。(3)本研究對象僅限高科技產業員工,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行業,未來研究可以探討其他行業別的職業坐式行為,提升更多勞工的健康。Item 某公司員工之COVID-19防疫行為現況及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信念模式為例(2022) 李昇達; Lee, Sheng Ta本研究應用健康信念模式來探討位於臺灣北部某公司員工之COVID-19防疫行為現況及相關影響因素,以立意抽樣法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最終回收問卷共計384份。本研究方法採用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階層回歸分析來瞭解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COVID-19健康信念與防疫行為之間的關係。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之防疫行為表現處於良好的水準,介於總是及經常採取防疫行為,且COVID-19健康信念各構面得分皆在中上程度。獨立樣本t檢定、ANOVA結果指出,研究對象不因社會人口學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防疫行為。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指出,研究對象的防疫行為與自覺罹患性、自覺嚴重性、自覺行動利益、行動線索、防疫行為之自我效能呈顯著正相關,與自覺行動障礙呈顯著負相關。多元階層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社會人口學變項及COVID-19健康信念可共同解釋防疫行為78.4%。防疫行為之自我效能、行動線索、自覺行動障礙以及自覺罹患性皆是防疫行為之顯著預測變項,其中,防疫行為之自我效能擁有最強的預測力。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相關因素及肥胖風險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2023) 黃于倩; Huang, Yu-Chien此研究為深入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相關因素,並進行肥胖風險之研究,母群體為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採立意取樣以三峽區和鶯歌區某國小之111學年上學期之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發出613份問卷,施測結束後,收回587份問卷,回收率為95.8%,扣除遺漏、填錯問卷,實際有效問卷為384份,有效回收率為65.4%。統計方法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史皮爾曼等級相關分析,複迴歸分析及邏輯斯回歸等方法分析。綜合分析研究結果之重要發現如下:一、 研究對象家庭以低社經地位居多(36.2%),身體質量指數以正常占多(61.7%),關於含糖飲料消費因素方面,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以住家距離便利商店五分鐘以內較多(71.9%) 、每週可支配的零用錢為0元最多(40.1%)、每週獲取含糖飲料訊息來源及頻率以「手機」最高分(mean=2.94)、購買條件以「喜歡的口味」最高分(mean=3.89)。二、研究對象平均每星期含糖飲料總攝取量達2008.76cc。三、含糖飲料認知、態度、拒絕攝取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變項中的「家庭社經地位」有顯著差異,「高社經地位」優於「低社經地位」。四、含糖飲料認知、態度、拒絕攝取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分別與攝取含糖飲料行為(頻率)呈正相關,顯示研究對象對於含糖飲料認知越高、態度越正向、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越高、其攝取含糖飲料不良行為頻率越少。五、每週可支配的零用錢、每週獲取含糖飲料訊息來源及頻率、含糖飲料的購買條件與攝取含糖飲料總量有正相關,顯示當研究對象可支配的零用錢越多、接觸的訊息來源與頻率越多、購買條件考量越多,其攝取含糖飲料的量也越多。六、研究對象的「拒絕攝取含糖飲料自我效能」對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解釋力最大,全部的預測變項可解釋攝取含糖飲料行為總變異的47.0%。七、男性的肥胖風險比女性來得高(OR=0.361);購買的便利性相比,住家離便利商店距離五分鐘內的肥胖風險比距離6-11分鐘以上來得高(OR=0.529),其他變項則是未達統計顯著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家庭高社經地位對攝取含糖飲料的行為表現優於低社經地位,但拒絕攝取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對於攝取含糖飲料行為的解釋力最高,代表研究對象可以相信自身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學校要再強化健康生活技能的教學,並和家長及社區合作營造支持性環境;然而不同於本研究之假設,攝取含糖飲料行為和肥胖風險沒有正相關,因此未來的研究建議可讓研究對象連續紀錄一週,實際喝的市售含糖飲料名稱、容量及數量,以利研究者轉換成喝的總熱量,更能精準比較攝取含糖飲料行為與肥胖之風險。Item 桃園市北區國小導師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21) 林慧玲; Lin, Heui-Ling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桃園市國小導師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行動線索、自我效能、近視防治行為意圖之現況及相關影響因素。以桃園市北區某三個行政區109學年度現職之公立國民小學班級導師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法以學校為抽樣單位,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共得有效問卷共341份,有效回收率97.7%。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行為意圖關係中發現:(一)在「自覺學童近視罹患性」有顯著差異的是「年齡」、「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子女是否近視」等四項;(二)在「自覺學童近視防治障礙性」有差異的是「教育程度」、「服務年資」、「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等四項;(三)在「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有差異的是「是否有子女」;(四)在「對學童近視防治行動線索」有差異的是「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任教年級」、「是否參與學童近視防治研習課程」、「是否參擔任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等六項;(五)在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的是「年齡」、「是否有子女」、「子女是否近視」、「服務年資」、「任教年級」、「是否參與學童近視防治研習課程」等六項;(六)在「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有顯著差異的是「性別」,女性教師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高於男性教師。 二、 研究對象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中「自覺學童近視防治障礙性」與近視防治行動線索中之「外在線索」呈現顯著負相關,「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與「內在線索」呈現顯著正相關。研究對象對學童近視防治自我效能及健康信念中「自覺學童近視罹患性」、「自覺學童近視嚴重性」、「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對於學童近視防治之行為意圖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三、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的性別、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的行動效益及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自我效能等變項,能有效預測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其變異量之解釋力為42.6%,其中「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自我效能」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影響力最大、其次為「性別」、再其次為「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對未來教育行政單位及學校之建議與改進方針, 以提高研究對象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行為的實施。Item 婦女首次乳房攝影篩檢之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臺北市某行政區為例(2022) 廖淑雯; Liao, Shu-Wen本研究旨在以背景變項、健康信念與自我效能,探討婦女首次參與乳房攝影篩檢之行為意圖分布情形、相關性及各研究變項間對行為意圖的預測力,研究對象為台北某行政區110年度年滿45歲婦女,採線上自填問卷,總共發出140份問卷,有效問卷140份,回收率100%。結果歸納如下:一、研究對象基本人口學變項與對首次乳房攝影篩檢之婦女健康信念模式、自我效能、行為意圖分布情形發現:(一) 自覺乳癌罹患性:研究對象具有較高自覺罹患性認知。(二) 自覺罹患乳癌嚴重性:研究對象自覺罹患乳癌造成健康嚴重影響者傾向同意者居多。(三) 自覺乳房攝影篩檢利益性:研究對象自覺罹患乳癌造成嚴重影響者傾向同意「我覺得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有助於及早治療」為多數。(四) 自覺乳房攝影檢查行動障礙性:研究對象多數認知乳房攝影篩檢的障礙性影響不高。(五) 自覺乳房攝影檢查行動線索:外在線索以「我曾經接到衛生單位的電話或通知,要幫我安排乳房攝影檢查」比率最高佔87.9%;而內在線索以「最近兩年內,我覺得乳房會痛」比率最高為17.10%,顯示研究對象獲得外在線索訊息為最多。(六) 自覺乳房攝影檢查自我效能:研究對象具有乳房攝影篩檢自我效能認知,傾向有一半把握。(七) 自覺乳房攝影篩檢之行為意圖:研究對象傾向兩年內有一半可能性會去做乳房攝影篩檢。二、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圖之關係:對於採取乳房攝影篩檢行為意圖,與自覺篩檢障礙性呈現負相關,與自覺利益性及自我效能呈現顯著正相關。三、研究對象之自覺乳房攝影篩檢自我效能、自覺乳房攝影篩檢利益性、及自覺行動障礙,對乳房攝影篩檢行為意圖具影響力,達顯著差異,共同解釋力為54.4%。而以自覺乳房攝影篩檢自我效能的影響力最大,其次是自覺篩檢利益性。未來醫療院所及基層公共衛生等單位之建議,藉此提高研究對象婦女對乳房攝影首次篩檢的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圖。關鍵字:乳房攝影篩檢、行為意圖、自我效能、健康信念Item 智慧型穿戴式裝置影響規律運動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以臺北市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為例(2020) 林香凝; LIN, Hsiang-Ning本論文旨在探討臺北市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對於智慧型穿戴式裝置促進規律運動的知識、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圖。本研究以自編式問卷為研究工具,並通過「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後開始進行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之相關收案,有效樣本264人,回收率88%。本研究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具有中等的智慧型穿戴式裝置知識水準,經研究顯示研究對象對智慧型穿戴式裝置態度偏向正向態度。 二、經研究顯示研究對象對智慧型穿戴式裝置影響規律運動自我效能呈現稍微偏向正向。 三、研究對象的「性別」、「開始使用智慧型穿戴裝置時間」及「自覺健康狀況」與使用智慧型穿戴式裝置規律運動行為意圖達顯著性差異。 四、研究對象之「使用智慧型穿戴式裝置的時間」、「智慧型穿戴式裝置的知識」與「智慧型穿戴式裝置的態度」,可解釋智慧型穿戴式裝置影響規律運動行為意圖的總變異量為55.4%。Item 國中學生戒菸教育介入計畫效果研究(2012) 盧玉玫; Yu-Mei Lu本研究為國中學生戒菸介入計畫,戒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包括以健康信念模式設計的教育介入課程、電話衛教諮商及戒菸教育手冊,以新北市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介入策略,來探討教育介入效果。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與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以新北市99學年度國中七至九年級吸菸學生為母群體,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新北市99學年度二所國中七至九年級學生為研究樣本,完成本研究之有效樣本,實驗組與對照組各為34人。實驗組接受戒菸計畫追蹤介入,而對照組接受衛教手冊介入。實驗組及對照組研究對象在前測、後測及後後測時均進行研究問卷及呼氣一氧化碳濃度測量,研究結果以卡方檢定、t檢定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方式進行統計。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背景資料之間無顯著差異,可進行戒菸教育介入計畫。 二、戒菸教育介入後,實驗組研究對象在菸害認知、自覺菸害罹患性、 自覺菸害嚴重性、自覺戒菸利益性、戒菸自我效能、尼古丁成癮 程度、最近一個月吸菸天數、最近一個月平均吸菸量等效標變項 上都優於對照組,呈現立即效果。 三、經戒菸教育介入2個月後,實驗組研究對象在自覺菸害罹患性、 自覺菸害嚴重性、自覺戒菸利益性、戒菸自我效能、戒菸行動線 索、尼古丁成癮程度及最近一個月吸菸量等效標變項上,都優於 對照組,呈現延宕效果。 四、本戒菸教育介入過程評價,實驗組研究對象在整體教學活動、教 學單元、自評學習感想及對教師評價方面,均有極高的滿意度。Item 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於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效果研究─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為例(2011) 紀櫻珍; Ying-Chen Chi本研究旨在研發一套以健康信念模式及自我效能理論為依據之孕 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並探討該介入課程的成效。本研究 採「真實驗設計」之「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設計」,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孕婦為研究母群體,抽樣方式以2010 年11月至2011年3月於婦產科門診掛號之單、雙號來隨機分派,單 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位,共計100位為 研究樣本。實驗組接受本研究設計之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含介入 手冊、教學活動及電話關懷諮詢)。兩組孕婦於前測、後測及後後測時 進行問卷調查及菸煙暴露量的測量,並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方法進 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全體研究對象在衛生教育介入前階段有關二手菸菸害知識、拒吸 二手菸健康信念方面的問卷調查結果都呈現不盡理想的情形。拒 吸二手菸的行動線索來源有偏少之現象,而拒吸二手菸的自我效 能以及採取拒吸二手菸的行為亦呈現偏低的結果。然而,菸煙暴 露量則尚屬正常值內。 二、「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後的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之評 估結果則顯示,實驗組孕婦在後測及後後測時的「二手菸菸害知 識」、「自覺二手菸相關疾病罹患性」、「自覺二手菸相關疾病嚴重 性」、「自覺拒吸二手菸行為利益性」、「自覺拒吸二手菸行為障礙 性」、「拒吸二手菸行動線索」、「拒吸二手菸自我效能」、「拒吸二 手菸行為」及「菸煙暴露量」等效標變項之量測結果均顯著優於 對照組孕婦,驗證了該介入課程確實具有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能達到相當的成效。因此建議有關當局可參考運用本研究之介入課程於孕婦的二手菸害防制衛生教育,且主動至各醫療院所、婦產科診所的媽媽教室、及坐月子中心等場所推廣該介入課程,以增強孕婦拒吸二手菸的意識、信念和行動,期讓拒絕菸害逐漸地成為日常生活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