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中文結果式句構之第一語言習得(2024) 蔡娗汸; Chai, Ting-Fang中文結果式句構擁有不少值得探討的特性,如句法—語義衝突(Huang, 1997)及 解釋上的歧義性,這些特性使結果式句構在形式句法有許多的研究(e.g., Huang, 1988; Zhang, 2001),而實證研究則相對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結果式句構的第一語言習 得,以彌補此研究缺口,研究考慮到三個影響兒童理解結果式句構的因素:句構類型 (賓語控制、主語控制和使役結果式句構)、語境和有生命性。6 至 8 歲的兒童共 60 名及中文母語者 20 名參與了本研究,受試者進行了兩個真值判斷任務(有語境及無語 境)和一個圖片選擇任務,以評估其對結果式句構的理解。研究發現,賓語控制結果句構最容易,其次是主語控制,而使役結果式句構則最 具挑戰性,其次,語境有助於兒童理解每一類型的結果式句構,有生命性也在句子歧 異理解扮演重要角色。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兒童在中文結果式句構的第一語言 習得中歷經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與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1964)相符。6 歲在有語 境支持下,對結果式句構已達成人程度的理解,7 歲兒童則可在無語境支持下達到成 人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能藉由有生命性的線索,理解結果式句構。Item 以華語為母語的孩童對請求策略的理解與使用(2020) 陳妍彣; Chen, Yen-wen本研究旨在探討華語為母語的兒童對於請求策略的理解與應用。議題包含直接與間接請求策略間的差異、社會距離與地位的影響、句型與策略的使用、以及不同年齡間的差異。本研究設計兩項測驗來探究受試者的表現:一為理解測驗,二為情境對話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四十八位五至十歲孩童,依其就讀的年級分為三組:幼兒園大班、小學二年級、四年級,每組各十六位;另外有對照組成人十六位。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五至十歲孩童皆具備成人母語者對於直接與間接請求策略的理解能力,但八歲以下孩童還無法像成人般表達請求。 二、對於孩童與成人,社會距離對請求策略的理解與使用影響不顯著。 三、孩童與成人對於請求策略的理解與應用皆受到社會地位的影響。他們與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互動時,理解與使用都已具備成人母語者的程度;在與同輩或是地位較低的人互動時,他們皆比預期中更為客氣。 四、五至八歲的孩童使用大量的祈使句來做請求,而九至十歲的孩童則如同成人,使用較多的疑問句。但孩童至十歲時都還無法像成人般使用陳述句來提出請求。 五、五至十歲孩童已能夠使用多種請求策略,但各策略使用的多寡有別。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各組皆有明顯趨勢,使用較多的語氣導出型(Mood derivable)和探詢型(Query preparatory)策略。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讚美語回應發展之研究(2011) 郭玥慧; Yueh-huei Kuo本研究旨在探討兒童讚美語回應的發展情形,同時也探討讚美者性別與社會地位和讚美主題對判斷以及回應讚美語的影響狀況。本研究方法包含看圖判斷讚美語實驗與看圖回應讚美語實驗。受試者由幼稚園中班、大班、小一、小二、小三以及大學生共一百四十四位學生所組成,依年齡分為六組,每組二十四人,男生女生人數各半。 判斷讚美語實驗結果顯示,不論兒童或成人對於不同主題的讚美或來自不同性別、不同社會地位讚美者的讚美在判斷它們是否為讚美方面未達到顯著差異。然而,回應讚美語實驗的結果顯示,讚美者的性別與社會地位會影響受試者回應讚美語。受試者傾向於接受來自女性或高地位讚美者的誇獎,而拒絕來自男性或低地位讚美者的誇獎。受試者對於不同主題的回應雖未達到顯著差異,受試者對於較具體主題的讚美給予較多的回應。此外,男性受試者對關於「能力」的誇獎給予較多的回應,女性受試者則對於「外貌」或「物品」相關的讚美給予較多的回應。 回應讚美語實驗也顯示,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大約於五歲已能依讚美者性別和地位或讚美主題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回應策略。然而,兒童在讚美語回應策略的使用能力仍不及成人。在八歲以前,幼童大多直接接受別人的讚美,在此階段的受試者也多僅使用單一策略來回應讚美語。八歲以上的受試者開始減少直接接受讚美策略(Direct Acceptance)的使用,並多使用間接接受的策略(Indirect acceptance),這個年紀的兒童也能使用更多的合併策略。成人則能使用更多的合併策略以同時接受讚美並避免自我讚美。Item 中文代名詞的名詞詮釋(2011) 黃彥蓉; Yann-Jong 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對代名詞詮釋的習得,在過往研究中,學者發現代名詞的詮釋不管是在中英文、或是在成人與兒童之間皆有不同,以中文為母語的小孩比起以中文為母語的成人、或是以英文為母語的小孩,會更為接受反向指涉。然而指涉的方向並非唯一影響代名詞詮釋的因素,於本研究中,我們認為先行詞與代名詞的關係亦為另一影響兒童習得代名詞指涉的重要因素。針對先行詞與代名詞的關係,代名詞出現的句型在本研究中共分為五類:主詞─主詞(SS)、主詞─受詞(SO)、受詞─主詞(OS)、受詞─受詞(OO),以及所有格(Poss)。在施測部份,本研究採用三種測驗:有情境的圖片判斷題(Picture-identification task with a rich context, PIC task)、無情境的圖片判斷題(Picture-identification task without a rich context, PI task)、與模仿測驗(imitation task, IM task),以測試兒童對於代名詞的詮釋。受試者包括從三歲到未滿八歲的八十位兒童,以年齡區分共分為五組,每組十六人,以及十六位成人作為對照組。 研究發現,先行詞─代名詞的關係、句型關係、代名詞指涉的方向,以及先行詞的類型皆會對代名詞詮釋造成影響。在先行詞與代名詞關係部份,若依詞類區分為三大類型,實驗對象在先行詞為主詞的表現較好,甚於先行詞為受詞、以及代名詞在所有格的位置。若從次分類來看,受試者在主詞─受詞類型表現得比在主詞─主詞時好,在受詞─主詞類型時的表現則比在受詞─受詞類型時好。在句型影響部份,兒童在嵌入句的表現優於在從屬子句的表現。而在代名詞指涉方向的部份,不同於英文的第一語言習得,實驗對象皆接受往後指涉,且實驗對象對往後指涉的理解亦隨著年齡而增長。然而,若相較於往前指涉,在往前指涉的代名詞詮釋表現上仍優於往後指涉。關於先行詞類型的部份,若先行詞在句法範圍裡,對於代名詞指涉的表現會優於在先行詞在篇章中的表現。至於不同測驗的影響方面,年幼兒童在理解測驗表現比在產出測驗好。大部分的受試者在有語境的理解測驗表現比在無語境的理解測驗佳。最後,考慮年齡與代名詞指涉的關聯性,研究發現六歲左右可能是習得代名詞指涉的重要時期,但要完全習得成人的代名詞指涉則可能要延至八歲以後。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習得道歉語之實證研究(2010) 林庭州; Tin-chou Ansel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之兒童使用道歉語的發展。本研究包含兩個控制變因,即責任(responsibility)與冒犯嚴重度(severity of the offence)。主要研究議題為兒童對於冒犯的認知與控制變因的關係,兒童使用道歉語的分類,及其道歉語是否受到控制變因和本身對冒犯認知之影響而有所不同。本研究採用兩種實驗題型:懲罰判斷測驗與看圖回答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一百二十位兒童,依平均年齡四至八歲分成五組,每組二十四人,以及對照組的二十四位成人。 實驗結果顯示,中文為母語之兒童平均在四歲左右已能區分不同程度的責任與冒犯嚴重度。四歲與五歲兒童常因嚴重度高而給予較重的懲罰,較年長的兒童以及成人懲罰標準偏向責任,或是兩個變因混合考慮。口語語料顯示出,就主道歉策略而言,七歲以下兒童使用直接道歉策略(direct apologies)多於間接道歉策略(indirect apologies),七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剛好相反。就次道歉策略而言,所有兒童使用最多的是提供(Offer),其次是承認(Acknowledgment),要求(Request)最少。兒童使用次道歉策略也有階段性發展。此外,較年長的兒童合併道歉策略的能力也較高,而最常使用的策略公式是:直接道歉 + 承認 或 間接道歉 ( + 其它)。最後,控制變因對於兒童及成人選擇直接或間接道歉策略並無顯著的影響,受試者本身對於冒犯的認知也未明顯影響其選擇直接或間接道歉策略。可能的原因是兒童語言發展仍未至臻,較無法有效使用間接道歉策略。對成人而言,受到禮貌理論(politeness theory) (Brown& Levinson 1978, 1987)的影響,成人仍會使用很多間接道歉策略,不因控制變因之不同或自我對於冒犯程度認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習得漢語結果複合動詞之實證研究(2011) 董于嘉; Tung, Yu-Chia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之兒童對於中文複合式動詞 (RVCs)之習得。本研究依中文複合式動詞組成成分的語意為依據,將之分為三類,分別是:狀態–結果 State-Result (StaR) RVC;活動–結果 Activity-Result (ActR) RVC;瞬間動作–結果 Semelfactive-Result (SemR) RVC。研究議題包括隱喻效應、詞類效應、完結性結構、與實驗效應。本研究採用兩種實驗題型:看圖聽故事回答與看圖片選擇題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一百位兒童,依平均年齡四至八歲分成五組,每組二十人,以及對照組的二十位成人。 研究結果顯示,非隱喻性用法比隱喻性用法容易習得,受試者大約在六歲左右即可將兩者區分。整體而言,受試者在圖片選擇題測驗的表現比看圖聽故事回答的表現還好。此外,對母語為中文的小孩子們而言,中文複合式動詞的習得順序大致上ActR > SemR > StaR的傾向。ActR 為最先習得的類別,SemR容易習得,但是不易了解此動詞的核心意義,而StaR在年幼時較難習得,但是一旦在八歲時習得後,極容易達到成人的程度。此研究也顯示,語意特徵 [- Static] and [+ Durative] 大約在小孩子五歲時習得,而 [+ Static] 則大約在八歲時習得。Item 中文「都」與「連…都」句式之第一語言習得比較(2015) 吳怡萱; Edea Yi-Hsuan Wu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華語為母語之兒童對數量詞「都」與「連…都」句式之理解,主要探討的議題包括複數限制、區域限制、分配性、前提以及年齡等因素。本研究包含兩個理解能力測驗:是非判斷測驗與詮釋測驗。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的六十八位兒童,依平均年齡四歲至七歲分成四組,每組十七人,以及成人組的十七位以華語為母語的大學生。 研究結果顯示,數量詞「都」的句式比「連…都」句式容易習得。其中,複數限制證實存在於「都」字句,而區域限制則是同時存在「都」與「連…都」句式中。此外,研究亦發現年齡是習得的關鍵因素,四歲到六歲兒童雖能理解「都」與「連…都」句式中的句法限制,但其表現仍未達到成人語感的階段,七歲兒童已能如同成人般理解複數限制、區域限制、數量詞「都」的分配性與「連…都」的前提;總言之,兒童對於「都」與「連…都」句構之習得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