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中文時態副詞「曾(經)」和「已(經)」之意義研究
    (2017) 何思柔; Ho, Szu-Jou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時態副詞「曾(經)」和「已(經)」之意義,並一併討論情狀類型(situation type)與其搭配之適切性。 本研究採用Reichenbach(1947)之三個時點關係結構以及Kennedy(2007)之級差(scale)理論來分析「曾(經)」和「已(經)」。本研究主張「曾(經)」為一過去時間副詞,其語意轄域(scope)內之情狀的事件時間(event time)必須先於說話者講述該情狀的說話時間(speech time);「已(經)」則表現出兩類語意,其一為相對過去(relative past),另一為級差關係,即指出其語意轄域內之情狀已達到某級差關係中的特定門檻。 鑑於「曾(經)」和「已(經)」必須依附於情狀,本研究另闢單章探討其搭配適切性。本研究採用Tai(1984)之情狀區分,將中文情狀分為狀態(State)、活動(Activity)及結果(Result)。「曾(經)」除與絕對(absolute)狀態次類不相容外,與其餘情狀皆相容;「已(經)」亦表現出類似的相容性,然在非絕對(non-absolute)狀態及慣性(habitual)狀態次類表現出侷限性的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