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技術型高中學生課程認同、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以製圖科學生為例
    (2021) 陳宥達; CHEN, You-Da
    多元的社會環境使影響學習之因素逐漸增加,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因素也趨向複雜,而積極的學習態度可視為學習的基礎,使學生願意參與學習活動,而消極的學習態度,將致使學生逃避、拒絕學習,學習態度可謂成功學習的重要關鍵。本研究旨在探討技術型高中製圖科學生課程認同、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本研究以問卷方式進行施測,調查技術型高中製圖科學生,共3833人,有效樣本為500人。所得量化資料以SPSS 23統計軟體進行分析,先以次數分配、描述性統計進行背景變項分析,接著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及階層多元迴歸進行分析,以了解學生背景變項、課程認同、學習態度對學習困擾之影響,並以AMOS統計軟體檢驗三者間之直接關係及間接關係。依據資料分析結果,獲得主要研究結論如下:一、技術型高中製圖科學生之課程認同、學習態度偏向正向,學習困擾偏向負向;二、不同背景變項技術型高中製圖科學生在課程認同、學習態度及學習困擾有所差異;三、技術型高中製圖科學生課程認同對學習困擾有負向之影響;四、技術型高中製圖科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習困擾有負向之影響;五、技術型高中製圖科學生課程認同、學習態度及學習困擾之間存在有關係模型。
  • Item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2003) 張文淵
    本研究旨在探討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為達研究目的,先進行文獻探討,進而以自編「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樣本九十一學年度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共2730人,獲得有效樣本2443份,繼而應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spss10.0進行統計分析,獲致下列結論: 一、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具有正向學習態度。 二、 在個人因素方面,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因性別、年級、入學方式、是否為本校國中生、是否有閱讀相關宣導手冊、是否有老師簡介不同而有差異。 三、 在家庭因素方面,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因父母親職業、家庭社經地位、父母親教養方式、父母希望畢業後進路不同而有所差異;惟不因父母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 學校因素方面,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因學校類型、學校所在地、學校設施是否完善、是否喜歡老師教學方法不同而有所差異。
  • Item
    來臺就讀高中僑生學習適應之研究
    (2013) 朱富裕; Chu,Fu-Yu
    摘 要 二十一世紀是個競爭的時代,在國土有限國力無限的觀念下,世界各國無不爭相拓展經濟版圖,希望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經濟版圖,以厚植民生。為達此目的,我國政府亦積極拓展外交,加強僑民教育。自1951年起至2012年止,辦理僑生回國就學人次已近十七萬人次。因僑生回僑居地表現優異,很多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領導。這對我國拓展外交頗有幫助,可見僑民教育的重要。 臺灣每年約有一萬三千餘名僑生在臺就讀,僑生在臺就學期間的學習問題,雖有多篇研究,然幾乎只對大學僑生做研究,未有對高中僑生做研究。所以,回國就學之高中僑生其學習情況為何?是本文要探究的問題。 本研究對象為來臺就讀高中之僑生,經實施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結論如下:1.來臺就讀高中僑生學習適應的狀況尚稱良好,僅少數欠佳。2.高中僑生因其背景不同,在校園學習態度、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學習適應上各有差異。3.高中僑生其校園學習態度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 根據結論建議如下;1.對僑生加強其學習動機、多給予關懷有助於僑生學習適應。2.要積極做好僑生的校園學習態度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則學習適應會更佳。以上結論與建議,供僑校及僑界與政府對僑生後期中等教育的重視。 關鍵詞:僑生、校園學習態度、自我調整學習、學習適應、專門學程。
  • Item
    高職冷凍空調科學生對「分離式冷氣機安裝」數位化教材之學習滿意情形研究-以臺北市內湖高工職校學生為例
    (2007) 陳培基
    本研究以網路數位學習方式實施資訊科技融入冷凍空調實習「分離式冷氣機安裝」單元之教學。 目的在探討不同組別學生在網路數位學習與傳統教學環境下,對冷凍空調實習「分離式冷氣機安裝」單元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探討學生對網路數位學習活動的滿意程度及提供教學經驗供日後教師實施網路數位學習活動之參考。研究方法採準實驗研究法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進行為期12週課的實驗教學。研究結果如下: 本研究方法採準實驗研究法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進行為期12週課的實驗教學;其中實驗組同學共18人、控制組同學共17人。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組別學生在傳統教學與網路數位學習教學環境下,其「分離式冷氣機安裝與實作」單元學科成績實驗組平均成績為81.3333與控制組平均成績為75.4706;整體而言實驗組成績較控制組來的高;因為實驗組可進行線上測驗不斷自我練習反而控制組只有上課紙筆測試練習時間較少相對成績稍差。 二、不同組別學生在傳統教學與網路數位學習教學環境下,其「分離式冷氣機安裝與實作」單元術科成績,控制組17人全部及格;實驗組18人中1位不及格;因此術科單元學習成績兩組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組別學生在傳統教學與網路數位學習教學環境下,兩組學生對教師教材學習滿意度無顯著差異。 四、學生對網路數位學習教學持正面肯定態度,認為網路數位學習可以對學習內容產生深入瞭解,且反覆下載吸收知識;更能提昇學習動機。 五、學生認為MS PRODUCER教學平台,網路數位學習平台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結構,希望日後仍能繼續將網路數位學習應用於教學中。 六、學生認為單獨操作電腦進行網路數位學習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但在術科實務操作感覺實務純熟度不足;實務練習時間會被排擠減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數位學習是值得推廣的資訊融入教學方式之一,建議教師在嘗試使用網路數位學習融入於教學時,應適時地參與互動討論。在學生方面,網路數位學習活動滿意度調查結果普遍呈正面態度,在教師方面建議製作出更多『單元化的數位化教材』讓教學活動更能生動活潑及學生居家學習、遠距教學、補救教學之用、更進一步學生經由數位化學習,馬上能有所領晤與線上學習;另一方面製作各種領域的多元化數位教材可以作為日後企業界徵才招考員工之用。 關鍵詞: 數位化教材教學、技能檢定、學習行為、數位學習、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學習成效
  • Item
    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2012) 張舒婷; Shu-Ting Chang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在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的差異情形,進而分析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相關情形。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研究者自編之『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大台北地區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全國普查,總共發出1,16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937份,問卷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職業自我概念現況達較高程度 二、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學習態度現況達中等程度。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在職業自我概念上,就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等皆有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學習態度上,就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等皆有差異。 五、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間呈現正相關。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俾供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翻轉課堂教學對技術型高中專業科目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認知風格為調節變項
    (2018) 曾明山; Tseng, Ming-Shan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翻轉課堂教學對技術型高中專業科目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建立技術型高中專業科目教學實踐的參考。本研究彙整與分析翻轉課堂在教學上的相關理論,繼之以準實驗研究法進行教學實驗,以瞭解學生在此教學下,認知、成功智能及學習態度等學習成效的表現,並進一步探究認知風格可能產生的調節效果。 本研究以技術型高中「機械製造」科目的教學課程為研究範疇,以機械科兩班學生各30名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12週之翻轉課堂教學及傳統教學的準實驗研究法的教學實驗。本研究採用學習成就測驗、成功智能量表、學習態度量表及認知風格量表為測驗工具,藉以比較翻轉課堂教學與傳統教學,學生在學習成效差異。本研究在實驗研究中主要發現:一、翻轉課堂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二、翻轉課堂教學對學生專業科目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傳統教學。三、認知風格在翻轉課堂對學習成效的影響上未具有調節效果。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中之學習歷程,實踐技術型高中專業課程有效性教學發展,將複雜的學科理論與實務操作融合,值得做為推廣技術型高中專業課程的教學創新概念。 關鍵詞:翻轉課堂、成功智能理論、學習態度、認知風格
  • Item
    探究式教學應用於高職電機科專題製作課程
    (2019) 吳承倫; Wu, Chen-Lun
    本研究旨在探討探究式教學運用於高職電機科專題製作課程中,運用探究式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之影響。本研究採用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分為實驗組(A組18人)與控制組(B組18人),實驗過程一年,兩組皆實施前、後測,其目的是為了瞭解實驗組與控制組,施以探究式教學和講述教學後,以學習態度問卷統計,經SPSS分析前、後之間的差異,檢視兩組是否有顯著的提升學習態度。質性研究方面,是將實務工作者在專題製作課程中所遭遇的問題進行研究。以研究者本身在實務工作場域上所遇見的問題,研擬解決方案途徑與策略,從旁協助學生完成專題製作。結論如下: 一、實施探究式教學於專題製作之遭遇問題與因應策略包括: (一)增修APP學習單的內容與設計,提升學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二)調整小組報告方法,並增加學生討論的機會。 (三)強調手機使用規範與透過小組約束,共同維護學習秩序。 二、經過實驗教學後,接受探究式教學實驗的學生學習態度顯著高於控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