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四學教學策略對於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之影響研究-以九年級資訊科技課為例(2024) 黃昱凱; Huang, Yu-Kai四學(自學、共學、互學、導學)教學策略的目的在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給予適時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四學教學策略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本研究依據四學教學策略的指引編寫教材,並在國民中學九級資訊科技課程中實施教學實驗,以前後測的方式來評估四學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投入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一、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四學教學策略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有顯著效果,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並展現出更高的學習動機。 二、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四學教學策略,學生更能理解學科價值的重要性和效用性,有助於學生認識所學內容的實用性。 三、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四學教學策略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有顯著效果,比起傳統教學學生即使面對困難也能堅持學習。Item 以學習投入為中介變項探討學生專業英文學習之未來時間觀與持續學習意願研究(2024) 陳可瑩; Chen, Ke-Ying本研究以桃園市曾經進行專業英文學習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學生專業英文學習的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之間的關係,及學習投入對於學生未來時間觀及持續學習意願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共回收435份有效問卷,透過SPSS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對於構面的影響;以獨立樣本t檢定與單因子獨立變異數分析檢視背景變項對於學生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有無顯著差異;以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法並探討關切模式各變項各向度彼此相關,檢視各構面之間的關係;以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學習投入在未來時間觀與持續學習意願之間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如下:一、學生性別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就讀學校類別與類型對於學習投入有影響,而年級、就讀類群對於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均有影響;二、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之間有顯著相關;三、學習投入對於未來時間觀與持續學習意願有中介效果。最後透過研究結果針對教師在教學上及教育行政機關與學生學習、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盼為專業英文學習提出全新見解與發展。Item 運算思維課程對國小高年級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投入及數學成績之影響研究(2023) 鍾宛靜; Chung, Wan-Ching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算思維課使用Scratch程式語言進行教學之學習投入、學習動機及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科之影響。實驗研究以台北市南港區某所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過程為半學期,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的前、後測方式進行,針對學校高年級運算思維課程,以「學習投入量表」、「學習動機量表」以及「期中、期末之數學評量測驗卷」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運用統計軟體SPSS進行敘述統計、樣本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解釋各構面之前、後測差異分析、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運算思維課程使用Scratch程式語言,對於提升運算思維課的學習投入並沒有顯著差異;(2)運算思維課程使用Scratch程式語言,對於提升運算思維課的學習動機並沒有顯著差異;(3)運算思維課程使用Scratch程式語言,對於提升數學成績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得知,運算思維及相關課程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數學學科之學習成效,本研究結論及建議,能為教師、學研機構以及教育單位探討相關議題之參考。Item 新冠肺炎疫情時代大學生自覺健康、學習壓力與學習投入之探究(2022) 楊宗曄; Yang, Tsung-Yeh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臺灣大學生之自覺健康、學習壓力、學習投入間之關係,並進而驗證其理論模型。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選擇臺灣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的研究工具為「自覺健康量表」、「學習壓力量表」與「學習投入量表」。本研究採用之統計方法如下:描述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研究發現「自覺健康」、「學習壓力」與「學習投入」皆大部分構面互相具顯著性,臺灣大學生的「自覺健康」、「學習壓力」與「學習投入」相關性皆有影響存在。根據本研究研究所得之結果,可以歸納出研究結論與建議,盼能對往後從事大專院校教師或學生事務工作者、有關權責單位能有啟發。關鍵詞:新冠肺炎、自覺健康、學習壓力、學習投入Item 同步視訊應用於大班教學對學生學習投入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2021) 黃建壹; Huang, Jian-Yi在目前的實務教學當中,大多數都是將學生帶至實作場域,由老師在前方直接講述步驟並示範,而後學生再透過老師先前的講解與示範來進行操作。但此種課程模式較適用於人數少於25人的班級,一但課程人數超過便會較容易產生干擾,並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成效產生差異,而利用新興科技融入來改善課程的教學,是我國不斷倡導的主張,希望學校能有效運用科技的輔助,來增添教學的多元性與有效性,進而克服傳統教學上之困難與挑戰,其中遠距教學便是一種常見的模式。故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進行同步視訊應用於大班教學之學生學習投入相關影響之因素。本研究針對教師進行同步視訊應用於大班教學之大專通識課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212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後共181份有效問卷。經過路徑分析結果顯示「學習動機」對「學習態度」顯著正相關;「學習動機」對「認知負荷」有顯著負相關;「學習態度」對「學習滿意度」顯著正相關;「認知負荷」對「學習滿意度」有顯著負相關;「學習滿意度」對「學習投入」顯著正相關。經過差異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在學習投入上男性高於女性,其餘變項的部分則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在不同學院別中,國際學院與體育學院在學習投入上高於其他學院,其餘變項的部分則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不同年級別在各構面皆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水準。Item 自我效能、成就動機、學習投入與專業能力成長關係之研究-以資訊課程為例(2020) 陳龍潔; Chen,Lung-Chieh依據內政部統計處所公布資料,我國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在2016年已超過500萬人,擁有大學以上文憑人口暴增,形成經濟學家所稱的文憑通膨現象。在此背景下,企業主重視專業能力更勝學歷,而要提升專業能力,則必需要先透過學習,學習投入會影響專業能力的成長。此外台灣素有電腦資訊王國之稱,政府也宣佈亞洲矽谷、電子化政府與智慧生活等計畫,誓將台灣打造成科技島,顯見藉由參與資訊課程受訓,透過學習投入來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採取便利抽樣共回收400份問卷,以統計套裝軟體,使用敘述性統計分析、信效度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等進行統計量化分析,以參與資訊課程受訓為例,聚焦個人心理因素,探討自我效能、成就動機與學習投入的行為投入、情感投入、心智投入及專業能力成長之間的關係,依據統計結果發現: (1) 自我效能對於行為投入、情感投入與心智投入具有直接正向影響。 (2) 成就動機對於行為投入、情感投入與心智投入具有直接正向影響。 (3) 三種類型的投入對於專業能力成長具有直接正向影響。 (4) 自我效能與成就動機透過三種類型的投入作為中介,對於專業能力成長具有間接正向相關。Item 使用即時回饋系統輔助學習之學習投入及學習滿意度相關性因素研究(2020) 施翊祥; SHIH, Yi-Siang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即時回饋系統輔助學習下之學習投入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因素。本研究針對使用即時回饋系統輔助學習的大專通識課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296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後共222份有效問卷。 經過路徑分析結果顯示學習自我效能對認知負荷有顯著負相關;學習自我效能對實用性價值有顯著正相關;認知負荷對實用性價值有顯著負相關;實用性價值對學習投入及學習滿意度有正相關;認知負荷對學習滿意度有正相關。 經過差異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在學習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其餘變項的部分則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不同年級別及不同學院別在各構面皆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水準。Item 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時間管理、工作投入與學習投入之相關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2015) 陳美君; Chen, Mei-Jyun本研究旨在探討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時間管理、工作投入與學習投入的情況、差異與相關情形。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先行透過文獻探討,建構理論基礎,並據以編製 「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時間管理、工作投入與學習投入之調查問卷」。時間管理分為目標設定與優先性、時間管理行為的機制兩構面;工作投入分為工作認同、工作專注和工作樂趣;學習投入分為行為投入、情緒投入和認知投入。從問卷調查所得資料透過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t檢定分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預測力等統計處理及分析後,得到許多重要結論,包括: 一、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普遍目標設定與優先性傾向較高,且普遍認為學生時間管理是學習投入成敗的關鍵。二、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的時間管理因年齡與一週工作時數不同而略有差異。三、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的工作投入會因年齡與家庭就業結構的不同而有差異。四、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的學習投入會因性別與年齡的不同而有差異。五、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的時間管理與學習投入具有正相關性。六、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的時間管理與工作投入具有正相關性。七、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的工作投入與學習投入具有正相關性。八、技術型高中進修學校學生的時間管理及工作投入對學習投入具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