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基於專利地圖設計之能力集合擴展與可變空間規劃提升創新能力
    (2017) 黃曉莉; Huang, Shiau-Li
    現在是屬於知識經濟的時代,透過知識的累積、流動與應用,幫助個人、企業、經濟可以成長精進。之前的研究已展現出專利的分析與探討,然而,關於企業針對專利在競爭力中所做的分析與戰略的訂定,以及如何讓資源分配最佳化,這兩部分較少被討論。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以知識為主的高科技企業,來制定決策及與競爭對手產生差異化,並且分析技術的競爭力,以利未來投資組合的發展。 為了延展目前專注在挖掘專利資訊的研究,本文將擴大研究範圍,以專利資訊為基礎進行能力集合的擴展。研究者首先定義所要進行專利檢索的技術範圍,接著確認所要採用的專利數據庫,再根據檢索的結果作出技術功效矩陣。為了滿足特定產品的創新所需要的技術,本研究以專家意見為基礎,並透過混合的多評準決策模型之運用,包含決策實驗室分析法找出影響,以及以決策實驗室分析法為基礎之分析網路程序法。接著,利用專家意見來評估需要何種能力來填補所謂的技術缺口。根據能力集合擴展的結果,畫出擴展的路線圖,可以得知在電動車產業中,電池管理的相關功能是最被看好的,接著評估相關成本與需要擴展的能力,並透過不同方法的運算,得出完整的技術拓展過程,同時期望透過運算可以幫助企業達成最佳化的目標。
  • Item
    基於多目標決策與可變空間理論之液晶顯示器工廠產能與利潤最大化
    (2016) 呂學信; Lu, Hsueh-Hsin
    由於智慧型手持設備的快速演變及發展中小尺寸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市場近年來成長迅速,市場佔有率已達全球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面板市場的25%。然而,需求與供給關係由於激烈競爭的,市場波動劇烈,因此,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面板市場的生產設施供應商與工廠配置需要有適合的評估機制以求生產效率及獲利最大化。 儘管有許多學者研究如何去選擇合適的中小尺寸面板供應廠商或優化面板工廠生產以求效率最佳,但,鮮有學者探討如何同步將中小尺寸面板廠的獲利以及產能最大化。而於中小尺寸面板研究中,更少有學者使用可變空間(Changeable Space) 中小尺寸面板廠設備配置進行重組,透過外部資源以解決工廠面臨到擴產、生產效率無法最佳化等問題。因此,本論文定義一基於多目標決策(MODM)之混合架構,解決前述問題。本研究將以混合多目標決策架構擴選擇面板設備,並導入基於多變空間理論之多目標決策(MODM)架構將設備配置最適化。本研究對中小尺寸的面板廠主要貢獻為幫助廠商重新思考如將以我國中小尺寸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工廠進行產能調配已達到生產效率最大化,以及獲利最大化。未來,本證研究結果將可作為中小尺寸薄膜電晶體面板工廠設備規劃之基礎。
  • Item
    以可變空間理論規劃智慧型手機之最適化產能
    (2016) 鄭人杰; Cheng, Jeng-Chieh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自2008年開始快速成長,201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達12.7億台,年成長率達25.5%。隨著智慧型手機平均單價持續下探,新興市場開始中低階智慧型手機需求,預估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有機會達到18億台,累計裝置數量全球將達38億台。觀察2013年的出貨成長率由50.7%下滑到2014年的25.2%,預估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全球成長率將下滑到9.3%,從數據顯示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已漸趨近飽和。平均售價日益低落,產品生命週期漸短,且關鍵零組件之技術參數已趨如莫爾定律等之物理極限,產品差異化之難度漸增,再加上新興國家貨幣匯率波動劇烈及貿易屏障、平均工資高漲等問題,智慧型手機製造廠之產能極需最適化,以確保投資最小,產能最適。現今智慧型手機產能最適化之重要性日增,過去的研究主要都是在現有的資源底下進行產能最適化,但少有文獻或業界專家探討相關議題,而本篇論文要提破現有的框架,考量內外部的資源讓自己的產能及獲利最大化突破傳統數學規劃法柏拉圖前緣之限制,計算出手機產能最適化以位於台灣之全球主要智慧型手機業者為實證標的,驗證研究方法之可行性,研究結果與分析架構作為智慧型手機業者產能規劃之變數,求取最適之產能,以達成獲利與產能最佳方法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