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高中游泳運動績優生學習適應暨升學進路之研究
    (2023) 謝銘灝; Che, Meng-Hou
    體育班長久以來都被外界質疑為重體育輕學習,社會上亦出現不少關於體育班是否應該續存的討論浪潮。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運動績優生的學習適應與升進路之現況,透過文獻探討與半結構性訪談法作為研究方法,訪談高中體育班運動績優生、普通班運動績優生、學校專任教練、體育班班導、普通班班導,以探究體育班運動績優生與普通班運動績優生各自的學習適應與升學進路現況為何、體育班運動績優生與普通班運動績優生學習適應與升學進路之間的差異為何,以及高中運動績優生和師長對於運動績優生就讀體育班或普通班的適宜性、對體育班制度規劃與續存的看法與意見。本研究發現,高中體育班與普通班運動績優生的學習適應皆為良好,當中體育班運動績優生適應最好的面向排序為人際關係適應、運動訓練適應、學科學習適應。而普通班運動績優生適應最好的面向為學科學習適應,人際關係適應與運動訓練適應並列在後。在升學進路方面,體育班運動績優生真正能選擇的升學管道並沒有比普通班學生多,可是體育班運動績優生升學管道能選擇的大學與系所卻比普通班學生局限,大多都是與運動領域相關的系所偏多,結果便是比較難以轉換到其他領域進行升學與生涯發展,而當體育班運動績優生的運動績優生運動表現與成績不出眾的時候,最終其升學進路亦會受到影響。普通班運動績優生能選擇的升學管道、大學與系所都較體育班運動績優生多元與廣闊,亦能夠按照自身的運動成績與學科成績去衡量和選擇最適合、符合自己升學進路目標的升學途徑,其生涯發展不會因運動表現不佳而受到限制和影響。本研究將於最後綜合文獻探討與研究發現,提出研究結論及對體育班制度未來改善之建議。
  • Item
    大專院校職涯中心之學生職涯服務的個案研究
    (2022) 劉彤昱; Liu, Tung-Yu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旨在了解大專院校職涯中心在達成其職涯輔導的宗旨過程中,具備哪些功能及服務項目,且該功能由何種運作方式來達成,在面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時,又面臨了哪些挑戰及因應方式。在研究方法上,採用訪談法及文件分析,透過訪談職涯中心人員、學生、教師、校友與企業,以及分析職涯中心所有的法規及其官方網站,拼湊出大專院校職涯中心目前所提供的功能、還可以增添的功能,以及該功能目前如何被運作,職涯中心又可以如何增進其運作方式。最後,再透過與不同利害關係人之訪談,羅列出個案學校職涯中心在面對校內其他單位、教師、學生、校友與企業時,各自面臨到了哪些挑戰。最後,綜合過往文獻及利害關係人觀點,擬出職涯中心可能的因應之道。根據研究結果,個案學校之職涯中心目前在功能上具有職涯發展的支持及職涯準備的充分兩大功能,而為了達成該功能,職涯中心透過體驗教育、職涯測驗、職涯資源利用宣傳、就業講座與就業市場了解之服務項目來支撐之。在運作方式上,個案學校之職涯中心將中心承辦人員視為資源整合者之角色,以整合校內外職涯資源;面對不同利害關係人如學生及企業,也能推行自助式服務以服務之。在可能的挑戰上,研究者發覺職涯中心在推行職涯議題時,容易受到校內其他單位之拒絕,且在面對學生時,普遍有宣傳成效不彰、學生對中心認識不足、未能評估不同性質學生需求以提供相應服務的情形。在面對企業時,則面臨了如何邀請到心儀的廠商進入校園徵才之困境;面對校友,則需再思索中心對於校友之服務提供範疇為何。本研究建議職涯中心能強化宣傳管道促進全校師生對中心之認識,且評估學生需求方能提出適合於學生的服務項目,更需完善合作網絡擴大職涯計畫之推動。在針對學生的建議上則分為兩部分,分別是主動尋求資源是開展職涯的第一步、持續探索方能勾勒自身職涯的樣貌。以及針對企業之建議則為應在就業博覽會時確實傳遞招募條件。在後續研究的建議上,分別是研究主題上可關注職涯中心與企業、校友各自的互動,以及研究方法上可以以量化分析追蹤校友職涯發展狀況,並回頭檢視系所培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