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0
  • Item
    幼兒教育準公共化實務運作之研究—以北部四所私立幼兒園為例
    (2023) 馮穎俞; Fung, Wing-Yu
    本研究旨在瞭解北部縣市的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機制後的實務運作,探討加入成為準公共幼兒園的動機、分析加入成為準公共機制之後的經營狀況和遇到的挑戰及其因應策略,和提出未來準公共化政策的改善方向。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研究對象是北部縣市四所已加入準公共機制的私立幼兒園,會採用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園所的主管階層和教保服務人員,並使用文件分析方法,蒐集相關資料。資料經歸納與分析之後,會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加入準公共機制的原因 準公共幼兒園加入機制的原因主要包括園所面臨同行激烈的招生競爭、政策提供之補助有助園所改善教保服務品質、政策的學費補助能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及園所支持政府實踐政策。 二、加入準公共機制後的經營現況 加入成為準公共幼兒園之後,園所在各經營面向都有因應政策的規定或支援而作出調整。行銷策略方面,加入準公共機制之後,園所在招生方面會利用「加入準公共機制」作為它們的宣傳策略,強調學費便宜,也會維持及提升教保服務品質,建立口碑,以吸引更多家長和幼兒。課程教學方面,園所加入之後需接受準公共化政策的訪視輔導,就課程教學的統整性及品質進行監管,園所也會申請政策或其他計畫提供的輔導計畫,提升自身的教保服務品質和發展教學特色。環境方面,準公共幼兒園會申請政策提供之設施設備補助,改善園所的環境。員工的待遇與福行方面,加入之後,教保服務人員的薪資、福利獲得提升,工作負荷和工作時間減少。 三、加入準公共機制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研究園所在加入準公共機制後面臨的挑戰包括政策對招生作業流程的限制、因配合政策而增多的文件工作、及擔心政策日後的要求提高。在面對這些困難時,研究園所選擇調整其人力分配、利用行政手段確保自身權益、及預早準備改善教保服務品質來解決。四、對未來準公共化政策的期待 主管階層和教保服務人員均表示希望政策可協助進一步提升教保服務人員的薪資水平、提供更多專業培訓。另外,準公共幼兒園期望可透過增加學費差額的補助,讓準公共幼兒園的經費運用可更具彈性。 透過本研究發現,希望可以提供給準公共幼兒園的主管階層和教保服務人員、政府及未來研究準公共化政策的研究者作為參考。
  • Item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雙語教育政策認知、態度及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2022) 林佳穎; Lin, Chia-Yi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中小教師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的認知、態度與滿意度,以釐清第一線的政策執行者對雙語教育政策的理解與看法。本研究採用量化取向的問卷調查法,以「國中小教師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認知、態度與滿意度調查問卷」分析國中小教師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看法與實施至今的滿意度,本研究共計抽樣54所臺北市國中小,發放810份正式問卷,共有603份有效問卷,研究資料透過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探討。 根據研究結果統整出以下研究結論: 壹、國中小教師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認知、態度屬於中高程度,滿意度屬於中等程度。 貳、不同學層、年齡、學歷、職務、雙語教學年資、英語檢定等級與是否屬於雙語學校之國中小教師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認知、態度與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 參、國中小教師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認知、態度與滿意度間整體與各構面皆呈現正相關。 肆、國中小教師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認知與態度對滿意度具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結論提出對臺北市雙語教育政策之相關建議,以作為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單位以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彷彿若有光──學校實踐108課綱與教師希望感之個案研究
    (2023) 劉明潔; Liu, Ming-Jie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108課綱的政策脈絡下,個案學校實踐108課程改革的歷程,包含:教師擔任的新職務、歷程中所遇的成功經驗與困境,還有解決困境的方式等。從中再探析教師的希望感,以及影響教師希望感的因素。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為架構,採質性方式,選擇某推動108課綱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型高中為例,選取9位積極參與108課綱的教師為訪談對象,輔以108課綱相關的會議文件、問卷結果,進行資料的蒐集、分析與統整。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執行108課綱時,個人目標多元而不悖於課綱方向,投入時間長,執行課綱任務時的環境可分為大小系統。前者指的是教育時空背景,其影響範圍大也較有規範性;後者則指教師的工作環境,其與教師更緊密相關。教師面臨不同事件時,兩種系統彼此互動,產生不同作用力,影響教師參與108課綱時的希望感,以及往後對於課綱的投入意願。 據上述,本研究進一步提出結論如下: 壹、推動108課綱時,分散人力資源,仰賴大量溝通,建立良好支持性氛圍,能讓教師較願意投入。 貳、教師投入108課綱的原因、目標多元,實踐歷程多有新增事件,教師須保持彈性認知與意志以資因應。 參、教師投入108課綱歷程中所獲得之意義感、支持感、效能感還有疲憊感皆會影響希望感,進而決定教師未來的參與情況。 肆、教師人力資源良好配合,得以匯聚永續力量,有利課綱深耕。
  • Item
    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之個案研究
    (2023) 陳駿洧; Chen, Chun-Wei
    本研究是以一所位於中部某縣市,全校班級數 6班的公立國民中學為研究場域的個案研究 旨在探討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目的與現狀、創新經營的不同面向、創新經營的策略思維與策略行動,以及所面臨的挑戰。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為研究設計,採取訪談法及文件分析,通過訪談個案學校校長及所涉重要人士,以及相關文件的蒐集,俾利獲取研究資料;後將研究資料進行分析與彙整,提出本次研究結論與建議,以當作推動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之參考,並提供相關政策建言供教育行政機關參考,以及對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實務的精進作為提出建議以供借鏡。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 一、 危機是另一個轉機的開始,創新是學校下一個十年的里程碑 二、 學校創新經營,能支撐國民中學面對各項挑戰 三、 學校創新經營首要清楚學校定位,才能確立發展的方向 四、 學校創新經營應在學校本位課程的基礎上,決定學校整體課程的全方位面向 五、 學校創新經營在「課程發展」付諸行動,能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效果 六、 學校創新經營著重「教師教學信念」的轉化,能應對新課綱的實施及學校翻轉教學的需要,有效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七、 學校創新經營反思校規規訓對學生的限制,能減輕學務人員的負擔,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律 八、 學校創新經營賦予學生更多表現的舞台,能厚實學生的自信,學生為自己也為學生爭光,有效行銷學校的辦學成果 九、 學校創新經營應爭取更多人的認同,能降低創新經營受到的阻力,有效促進創新經營的順利執行 十、 學校創新經營採取「學區聯盟」方式辦理,能增進學校間的連結,共享教育資源,有效提升學校的競爭力與能見度
  • Item
    以學生觀點探討我國私立大專校院之退場機制
    (2022) 陳淳; Chen, Chun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退場學校學生對我國私校退場機制的看法,以及當前退場機制之配套措施如何保障學生權益,包括資訊傳遞及討論參與、轉學安置到後續追蹤輔導等程序。本研究為質性研究之設計,選取訪談法作為主要的資料蒐集方式,並透過立意取樣和滾雪球取樣,訪談多位來自停止招生與停辦學校的學生,進行分析、統整,最後再從退場學校學生的角度,針對《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與退場機制之配套措施提出建議,供未來相關規範制定及後續研究參考。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對於退場過程的資訊傳遞及討論參與,退場學校學生認為退場宣布太過倉促,且資訊之傳達並不完整,因而希望教育部及相關單位建置「私校退場資訊公開平台」以落實資訊透明。 二、對於停止招生階段之受教權益保障,退場學校學生最重視能否如期畢業,同時,部分學生認為選修課程內容若與科系專業無關,將有損其受教權益。 三、對於停辦後的轉學安置措施,退場學校學生雖認同校外上課,也接受轉學安置,但仍然主張原校畢業是對他們而言最為妥適的配套措施。 四、對於後續追蹤輔導措施,退場學校學生最重視學分抵免,認為應設置關於學分抵免與安置補助措施之規範,同時,也希望轉入學校就其適應情形表達關心。
  • Item
    大專院校職涯中心之學生職涯服務的個案研究
    (2022) 劉彤昱; Liu, Tung-Yu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旨在了解大專院校職涯中心在達成其職涯輔導的宗旨過程中,具備哪些功能及服務項目,且該功能由何種運作方式來達成,在面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時,又面臨了哪些挑戰及因應方式。在研究方法上,採用訪談法及文件分析,透過訪談職涯中心人員、學生、教師、校友與企業,以及分析職涯中心所有的法規及其官方網站,拼湊出大專院校職涯中心目前所提供的功能、還可以增添的功能,以及該功能目前如何被運作,職涯中心又可以如何增進其運作方式。最後,再透過與不同利害關係人之訪談,羅列出個案學校職涯中心在面對校內其他單位、教師、學生、校友與企業時,各自面臨到了哪些挑戰。最後,綜合過往文獻及利害關係人觀點,擬出職涯中心可能的因應之道。根據研究結果,個案學校之職涯中心目前在功能上具有職涯發展的支持及職涯準備的充分兩大功能,而為了達成該功能,職涯中心透過體驗教育、職涯測驗、職涯資源利用宣傳、就業講座與就業市場了解之服務項目來支撐之。在運作方式上,個案學校之職涯中心將中心承辦人員視為資源整合者之角色,以整合校內外職涯資源;面對不同利害關係人如學生及企業,也能推行自助式服務以服務之。在可能的挑戰上,研究者發覺職涯中心在推行職涯議題時,容易受到校內其他單位之拒絕,且在面對學生時,普遍有宣傳成效不彰、學生對中心認識不足、未能評估不同性質學生需求以提供相應服務的情形。在面對企業時,則面臨了如何邀請到心儀的廠商進入校園徵才之困境;面對校友,則需再思索中心對於校友之服務提供範疇為何。本研究建議職涯中心能強化宣傳管道促進全校師生對中心之認識,且評估學生需求方能提出適合於學生的服務項目,更需完善合作網絡擴大職涯計畫之推動。在針對學生的建議上則分為兩部分,分別是主動尋求資源是開展職涯的第一步、持續探索方能勾勒自身職涯的樣貌。以及針對企業之建議則為應在就業博覽會時確實傳遞招募條件。在後續研究的建議上,分別是研究主題上可關注職涯中心與企業、校友各自的互動,以及研究方法上可以以量化分析追蹤校友職涯發展狀況,並回頭檢視系所培育目標。
  • Item
    雙語教育推行之探討:以臺北市一所雙語實驗課程國中為例
    (2022) 劉堯馨; Liu, Yao-Hsi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雙語教育政策的影響之下,雙語實驗學校如何透過雙語教師專業發展社群以及雙語教師增能來發展並培育雙語教學團隊,以及雙語實驗學校的行政人員以及教師對於雙語教育政策的理解,兩者如何互相合作,成就雙語教育的推動歷程及策略。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設計取向,其中選擇個案研究作為研究架構,以深入了解個案學校具體如何推行雙語教育;研究對象為一所位於臺北市之雙語課程實驗學校,分析該校推行雙語教育的推行歷程與背景,了解學校推行雙語教育的概況,釐清個案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對於雙語教育的理解內涵,以「沃土」雙語模式為分析架構探討影響國中階段推行雙語教育的因素,並探討雙語教師專業發展社群與雙語教師增能如何影響校內推動雙語教育。本研究透過訪談、參與觀察以及文件分析之方式蒐集資料,綜合文獻探討的 內容以及對於個案學校中的行政人員以及教師的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雙語教師增能幫助教師提升自我效能感並精進教師的雙語教學技巧。二、雙語教學之教師增能在內容與管道上必須多元化並賦予更多彈性空間。三、雙語教師專業發展社群協助雙語教師精進雙語教學,並作為行政與教學之間合作與溝通的平台。四、雙語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組成需為本國籍英語教師搭配學科教師。五、雙語實驗學校環境建置有賴增加行政人員誘因,增能活動以及硬體設施與課程內容融合之規劃。六、行政與教學之間的認知落差會阻礙雙語教學的推動。最後,透過個案學校的經驗提出對於臺灣國中階段實施雙語教育之省思與建議,並作為臺灣推動雙語教育時之參考。
  • Item
    臺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下高中校長政策領導之個案研究
    (2022) 曾曉柔; Tseng, Hsiao-Jou
    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下高中校長政策領導之現況、所面臨之影響因素及其所採取之行動策略。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設計,選取臺北市一所具研究代表性的高中為個案學校。並且,透過訪談個案學校校長及相關重要人士,以及相關文件之蒐集來獲取研究資料。最後,將研究資料進行分析與統整後,提出本研究結論與建議,以作為改善十二年政策實務之參考,並供相關教育人員政策領導之借鏡。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 一、校長政策領導,能轉化十二年國教變革挑戰為學校發展契機 二、校長政策領導,能催化十二年國教高中職社區化及108課綱目標的實現 三、校長政策領導採取「政策溝通」行動策略,能緩解政策文本不清及規劃不全之影響,強化成員及家長對政策的掌握 四、校長政策領導採取「資源整合」行動策略,能應對教學空間及師資經費不足之影響,有效化解資源不足的困境 五、校長政策領導採取「士氣激勵」行動策略,能化解成員壓力及投入意願低落之影響,有效提升成員執行的意願 六、校長政策領導採取「專業支持」行動策略,能尊重成員專業並鼓勵社群發展,有效提升成員應對政策變革的能力 七、校長政策領導採取「組織認同」行動策略,能改善教師文化偏消極之影響,增強成員對實現學校組織目標的投入 八、校長政策領導採取「樹立典範」行動策略,能以身作則成為成員學習典範,有效取得成員追隨與信任 九、校長政策領導採取「衝突管理」行動策略,能預防政策多元利害關係衝突之影響,促進政策執行的順利 十、校長政策領導採取「關係經營」行動策略,能增進與鄰里社區及其它教育單位的連結,有效提高學校能見度與競爭力 關鍵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領導、校長政策領導、校長領導
  • Item
    初衷還是策略?報考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動機之探究
    (2022) 楊超; Yang, Chao
    在中國大陸的跨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當中,衍生出一種由中方大學主導,引入外方高等教育機構之師資、課程等資源,嵌入中方大學內部一併來進行招生、授課的稱作「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辦學方式。全球對於跨國高等教育之關注度,特別是在疫情之後其走向,持續升高;且多數視此為一種對比傳統留學富有彈性的措施。本研究之目的,為涉入過往研究忽略的一個大背景,即大陸大學招生錄取機制,結合計劃行為理論之框架釋義各項操作性定義,自編問卷並在全大陸四個地區進行發放,在總計746份的樣本數據的佐證下,採用結構方程模式(SEM)作為分析工具,探究報考此類辦學方式人士之動機。研究結果發現:一、主觀規範對報考態度、知覺行為控制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二、報考態度對知覺行為控制、報考動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三、知覺行為控制對報考動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四、在報考態度為自變量,知覺行為控制為中介,因變量為報考動機的模型中,結合「家庭年收入」及「高考水平」作為調節變項可得知,高中生所在的家庭年收入,對其知覺行為控制與報考動機之關係具調節效果。據以上發現,本研究亦對涉及項目之相關利害關係人進行建議。
  • Item
    108課綱下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之個案研究
    (2022) 洪詩喬; Hung, Shih-Chiao
    本研究旨於探究108課綱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公開授課的政策詮釋、實施歷程、影響因素以及實施成效之經驗。本研究採用質性取徑的多重個案研究設計,依照學校規模、不同地區等條件選取三所國民小學,包含行政端與教師端等共十六位教師。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法與文件分析進行資料蒐集、彙整與分析,提出學校實施教師公開授課之結論與建議,以供後續推動或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綜合本研究之發現,獲得以下之結論:一、教師對於公開授課政策詮釋不盡相同,主要關注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二、教育政策引領學校推動,以彈性、多元方式辦理,教師多能完成備課、觀課與議課等歷程。三、影響教師實施公開授課因素眾多,涵蓋政策、學校、教師與學生等層面。四、實施教師公開授課能增進學校正向氛圍以及教師省思,至於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尚待持續推動才得以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