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集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1
Browse
Item Ernest Sosa德行可靠論(Virtue Reliabilism)與教育知識論的哲學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9-06-??) 林建福; Chien-Fu Lin哲學領域中,知識論以探究知識為主要核心任務,教育活動致力於教導學生學會分辨真假並獲致知識,顯然知識是哲學與教育共同關心的重要課題。針對以知識為確證之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 JTB)的傳統定義,E. Gettier於1963年提出挑戰並引發熱烈討論,德行知識論遂於1980年代應運而生並逐漸受到重視。E. Sosa同樣質疑以知識為JTB的傳統定義,他提出的德行可靠論是德行知識論的一個派別,主張知識是出自智德的真信念,智德則是使認知者獲致真信念的認知傾向或能力。此外,Sosa把知識區分為動物型知識和反省型知識:前者是認知者展現認知的初階適切性下所獲致的知識,後者則是展現認知的次階適切性下獲致的知識。本文分三大部分:首先,論述Gettier問題對傳統知識之界定的挑戰與Sosa的回應;其次,討論Sosa德行可靠論的重要內涵;最後,省思Sosa德行可靠論中知識與智德的說法,同時對照討論Sosa的知態觀點與教育目標中的認知通觀,尋求相互闡發的可能性。Item 情緒教育的哲學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0-12-??) 林建福; Chien-Fu Lin人類能夠感受而具有情緒,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假使缺乏了這項屬性,會令人質疑是否是活的生命。不過,情緒有必要加以適當培育才能發展良好,方能有助於個人擁有幸福人生與良序及美好的社會。是以本文以情緒教育為探究焦點,全文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釐清情緒教育的迷思;第二、論述情緒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針對情緒教育的實踐提出若干建議。以最後一部分的建議來說,其中包括教學之中兼顧親身體驗與概念形成,培養適當抒發與表達的習慣、陶冶良善的風受態度與敏銳的風受性、提升師長的情緒素養與營造學校的教育氛圍,以及注意家庭生活及社會文化對情緒教育的作用。Item 情緒教育的哲學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0-12-??) 林建福; Chien-Fu Lin人類能夠感受而具有情緒,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假使缺乏了這項屬性,會令人質疑是否是活的生命。不過,情緒有必要加以適當培育才能發展良好,方能有助於個人擁有幸福人生與良序及美好的社會。是以本文以情緒教育為探究焦點,全文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釐清情緒教育的迷思;第二、論述情緒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針對情緒教育的實踐提出若干建議。以最後一部分的建議來說,其中包括教學之中兼顧親身體驗與概念形成,培養適當抒發與表達的習慣、陶冶良善的風受態度與敏銳的風受性、提升師長的情緒素養與營造學校的教育氛圍,以及注意家庭生活及社會文化對情緒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