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集刊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20 of 936
  • Item
    跨越邊界:成為高等教育文化回應教師的歷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12-??) 李雪菱; Shiue-Ling Lee
    為了發展能敏覺、因應與突破大學生異質的文化背景所潛藏的種種教學難題,研究者透過教師自我研究的行動研究,坦誠地反思與揭露一位大學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致力成為文化回應教學者「跨越邊界」的歷程。研究結果顯示,高等教育的文化回應教師需要在教師準備、師生關係經營,與文化回應教學融入課程⋯⋯等層面經歷「跨越邊界」的三個歷程:一是自我批判、學習與轉化學生文化差異為教學資源,並發展社會政治意識。二是營造關懷、信任、文化溝通、權力共享的教室。三是發展屬於自己專業課程適用的文化回應教學。本研究提出閱讀理解、田野工作、反思、書寫及學習者行動研究等「五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並認為文化回應教學雖具獨特性、靈活性,理念與方法卻是可被複製的。
  • Item
    以實境體驗遊戲融入校外教學深化學生多面向的參與式學習與理解:以〈尋訪馬偕足跡〉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3-??) 陳麗華; 葉韋伶; 林月梅; 鄭詔月; 范惠美; Li-Hua Chen, Wei-Ling Yeh, Yueh-Mei Lin, Chao-Yueh Cheng, Hui-Mei Fan
    目前學校辦理的校外教學,普遍欠缺十二年國教倡議的素養導向教學精神。而風靡於青少年世代的實境解謎遊戲,具有謎題破解、身體經驗、群體表演等設計要素,與素養導向設計若合符節,展現新世代的學習樣態。為此,本計畫透過與新北市淡水區國小之教師社群協作,將實境體驗遊戲的設計元素融入〈尋訪馬偕足跡〉校外探究學習方案的設計中,並在實施後檢視學生的學習表現。本計畫採用質性研究取徑,過程中兼採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與分析技術,彙集學生、教師及家長的意見和相關文件,加以分析、歸納和詮釋。研究結果顯示:一、在方案設計方面,能涵蓋實境體驗遊戲的三大要素及融入數位解題技術;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展現學習事物、學習歷程、題材脈絡、人脈關係、人類環境等多面向的參與和探究學習樣態;三、在學習結果方面,學生對主題的探究學習達到說明、詮釋、應用、觀點、同理心等多面向的理解,惟自我認識面向的理解較不明顯。研究最後提出六項落實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智慧。
  • Item
    社會建構教育學之在地實踐:自我覺察督導模式應用於大學層級諮商實習課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12-??) 姜兆眉; 繆妮晏; 蘇盈儀; Chao-Mei Chiang, Ni-Yen Miao, Ying-Yi Su
    本行動研究以社會建構論為教育學立場,結合在地發展之「自我覺察督導模式」進行課程個別/團體督導,藉由督導歷程之提問與對話,以提升大學層級輔導與諮商實習課程修課學生之自我覺察與反思能力。本研究遵循質性研究典範與行動研究取向,期許為具反思性之教學者立基社會建構理論作為教學理論觀點,並以「關係、對話、建構、知識」四主軸進行教學創新行動方案,檢核學習者之課程經驗與教師之教育學實踐。本研究重要發現有二:一、社會建構教育學諮商訓練以對話、覺察為主軸,師生互動得以跳脫過往單一教學型態;二、課堂引導對話,將專業學習遷移拓展至諮商晤談情境與日常生活。期許此次教學創新行動得以提供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相關科系實習課程教學訓練之參考。
  • Item
    「他性」與倫理教育:從M. Heidegger基礎存有學到P. Ricoeur自我詮釋學中的倫理思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6-??) 何佳瑞; Katia Lenehan
    本文以Heidegger基礎存有學為始,後述Ricoeur的倫理學思想,再藉由他性概念逐一探討從Heidegger到Ricoeur的傳承與演變。藉著這一轉變,闡述出一種中立的存有學的關心,逐步推展到一種倫理上帶著情意的、對他人的關心,並召示出道德良心在其存有的本源中已經蘊含了他性的結構,據此,本文得以從存有學的角度指出人是一不得不向他人開放的倫理存有者。最後,以存有學的進路觀之,倫理教育當可引領受教者發現並體認自身中的倫理泉源,以及此泉源中的他性特徵。此種教育方式,將使倫理教育成為一回歸人本有倫理泉源的教育,即一種順性而為、自然而然的倫理教育。道德規範,只有在返回人存有的倫理泉源和力量的觀點下,才成了人「願有」的規範。此種倫理教育所提供的積極性的條件,正在於它與人的存有泉源以及本性的渴望相符而能事半功倍。
  • Item
    重思學習障礙之定義與鑑定:一個特殊教育社會學的觀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9-??) 楊巧玲; Chiao-Ling Yang
    本研究延續批判教育學傳統,揭露教育理念與學校實務間的矛盾,聚焦於學習障礙類之定義與鑑定,採取社會學的觀點,檢視學習障礙如何是社會建構的產物。資料來源以訪談為主、文件檔案為輔。結果歸納三點發現:一、製造學習障礙:從無到有再到高出現率;二、灰色地帶:學習障礙與低成就難以切割;三、特殊教育需求:文化刺激不足不易排除。進而提出三點討論:一、教育相關體系生產特殊教育需求;二、特殊教育需求反映健全常規預設;三、健全常規預設強化缺陷思維。最後做成結論、提出反思:一、學習障礙乃一需求/供應鏈體系;二、「需求」與「缺陷」是一體兩面;三、反映健全常規預設以及對人口品質的焦慮。本研究呼籲重新省思學習障礙類別之定義與鑑定,以免背離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尊重多元文化差異之政策與願景。
  • Item
    評介:挑戰北京的天命:台灣的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運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12-??) 詹盛如
  • Item
    操作型教師研習的網絡效果: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12-??) 陳斐卿; Fei-Ching Chen
    在新課綱課程政策實施下,教師既有的課程設計能力與新課綱所需產生落差,教師增能活動也呈現變化—聆聽型的研習逐漸淡化,而動手做的研習大量湧現並受到教師普遍的認同。這種引入業界「操作型」活動的增能效果是如何發生的?本文以多點民族誌進行數十場次之研習觀察與訪談,以行動者網絡理論為視角,透過研習活動的數個關注點,分析「聽」、「懂」與「做」等五種聚合,這些聚合是由眾多人與物的異質行動體,如「講員」、「學員」、「現場語言」、「小組型桌椅」、「海報板」、「便利貼」、「零食」、「研習手冊」與「協作員」等相互連結而促成,透過這些聚合所拉開的網絡效果,最終展現在「海報板」的「研習知識」,其實歷經多重場域的多重存在。研究結果對於「物」在教師研習的角色、研習知識如何促成,乃至研習成效如何發生,提供新的洞見。
  • Item
    以證據為本的教育發展實務促進教與學的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12-??) 李冠穎; 符碧真; Guan-Ying Li, Bih-Jen Fwu
    Boyer於1990年發表了〈學術的再思考〉一文,迄今邁入第30年,該文帶動了高等教育教與學的研究(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簡稱SoTL)之興起。為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教育部自2017年起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鼓勵教師從事SoTL。本文以一所研究型大學為例,分析該校教師2020年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書,探究教師在撰寫計畫時遇到的困難。本文也訪談了教師與教育發展(Educational Development, ED)專業人員,探討教育發展實務該如何協助教師解決困難。結果顯示,SoTL跨領域的特性使得教師在計畫撰寫階段即面臨了界定研究問題、選擇教育文獻、規劃教學設計與確立評量規準等困難。為因應上述困難,教育發展專業人員需具備研究能力,從事「教育發展的研究」(Scholarship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oED),此一證據為本的新興研究領域,有助於確立教育發展實務應聚焦的重點,同時策略性地與大學願景結合,以提升教育發展實務的效能並促進SoTL之發展。
  • Item
    英國教育史家B. Simon與綜合中學改革運動(1946-199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12-??) 顧曉雲; Hsiao-Yuh Ku
    B. Simon(1915-2002)是英國馬克思主義教育史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綜合中學改革運動的先驅。本文聚焦於Simon在1946?1990年間,為了提倡綜合中學所持續進行的意識型態批判,也藉此揭露Simon在此運動中所做的獨特貢獻。研究發現,Simon於1950、1960年代,立基於馬克思主義的「可教育性」理念以及蘇聯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批判智力測驗的理論和實踐。Simon也於1970年代批判進步/左派的教育理論(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與「非學校化運動」、新馬克思主義、語言不利理論和文化相對主義),這些理論威脅綜合中學的發展。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Simon更致力於批判新右派的教育政策,揭露其背後隱含的意識型態,分析這些政策如何阻撓綜合中學制度的建立。文末,筆者也試著從Simon的綜合中學教育理念出發,省思我國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下,後期中等教育學制面的可能改革方向。
  • Item
    人之異於禽獸幾希?Derrida動物倫理探討與教育深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06-??) 洪如玉; Ruyu Hung
    本文主旨在於探討解構哲學家Derrida的動物倫理思想,以及內含深刻的教育哲學蘊義。Derrida的動物哲學起點在於質疑Heidegger與Levinas的人本主義,然而Heidegger與Levinas哲學重點之一在於批判傳統人本主義,換言之,Derrida認為Heidegger與Levinas雖批判傳統人本主義,但仍然保有人類中心主義的內核。Derrida的批判包含著對人性本質之深刻反思,顯示出對於人與動物關係的另類思考,此解構取向的動物思想並非只是個純概念遊戲,在教育與倫理政治學上有相當程度的回應,整體而言,本文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前言;第二節探討Derrida對於Heidegger存有論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第三節為Derrida對於Levinas倫理學之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第四節探討Derrida動物倫理之教育反思及其在倫理政治面向的意義;第五節以「跟隨(動物)倫理為尊重他者教育之起點」作為Derrida動物倫理之結語。
  • Item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美國進步教育流派分法與Dewey的流派歸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9-??) 單文經; Wen-Jing Shan
    本文以適切的研究文獻為據,解答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前半葉美國進步教育流派分法與Dewey流派歸屬的有關問題。先確認Cremin雖未刻意將其分流別派,卻確實為之;次蠡測學者們刻意將進步教育分流別派的緣由與作法;再經層層論述試提行政、教學、自由至上、社會重建、生活適應五分之議;隨後以翱翔在天空中的飛龍詮解Dewey不屬於任一流派之論。文末反思指出,學者們所做進步教育流派分法的討論似未慮及Dewey晚年重視的理智與品格發展,因而須予商榷;又,傳統與進步教育並非截然的二元對立,以兼而有之的觀點截長取短,或較妥當。
  • Item
    蔡元培的南洋跨境經歷與華僑文化教育語境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06-??) 許德發; 張惠思; Teik-Huat Khor, Hooi-See Teoh
    蔡元培於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前後,曾多次越洋留學與考察。他留學與考察歐美之經歷已有不少研究,然學界對於他在往返中西之時停泊於南洋的經歷卻缺乏關注,連其《日記》與《自述》的相關記載也多有不詳,他對華僑教育的影響亦未被探析。實際上,南洋馬來亞的新加坡與檳榔嶼是當時的主要港口,是亞洲大陸與西方世界之間水路交通的必經之地,蔡元培數次訪問歐美皆途經此地。本文追溯蔡元培五次過境與逗留馬來亞之過程及其步履之處,梳理其行程、活動、演講及與當地華僑互動之事跡,進而從流寓於外的華僑社會之視角探析他的過境與活動的意義,以對相關研究略做補闕。本文將追問,南洋華人如何對待這位「民國大教育家」、「前教育總長」、「北大校長」的來訪?蔡元培又如何回應華僑所急切關心的僑教問題?本文將藉著當地華人對他的反應揭示其在華僑社會中的崇高地位。
  • Item
    臺灣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之政策設計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6-??) 謝卓君; Chuo-Chun Hsieh
    臺灣近年積極透過政策,縮短高等教育學用落差,努力協助大學生和職場的順利接軌。本研究依據公共政策設計理論,探究政府處理大學畢業生就業議題之政策機制與問題。研究者首先依據文獻,建構用以分析教育政策設計的理論架構。隨後,依據此一理論架構針對相關政策文件進行內容分析,進而釐清2005年以來我國政府為提升大學生就業所採取之政策設計特性。研究發現,我國政府就這項政策議題,展現出混合著強制型與調控型的政策設計特性,其中有多項政策設計要素彼此不相協調的問題,特別是在政策設計一致性與配合性兩方面實有改善空間。文章最後針對政策執行實務與未來研究議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 Item
    東西方教育理論與實務之對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6-??) 簡成熙; 洪如玉; 何佳瑞; 李彥儀; Cheng-Hsi Chien, Ruyu Hung, Katia Lenehan, Yen-Yi Lee
  • Item
    支持教改實踐的教科書設計:以日本中學校理科教科書中生物單元之論述分析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09-??) 林君憶; Chun-Yi Lin
    本研究採語料庫輔助論述分析,主要探究日本中學校(即國中)三年級理科教科書「生命的延續性」單元設計,部分參照臺灣教科書內容,探討教科書設計於教改脈絡下之意涵。研究發現,日本單元課程設計融合了目標與歷程模式,由日常現象引介學生能探究的問題,圖文版式採大幅攝影供觀察討論、以角色插畫及比臺灣單元使用更少的專有名詞與更多驅動學習表現的動詞,鼓勵學生投入探究活動,以獲得概念理解,並活用理解來思考新問題。其意涵包括教科書創造活用科學概念與探究的情境,以解決問題、適應社會作為學習的脈絡;視學生為探究社群裡知識的建構者與問題解決者,經教師從旁協助運用科學探究方法習得概念、知識與技術,學生再進行小型自由研究。教材提供支持課程改革實踐之完整、穩定且普及的教學鷹架,有利於師生持續投入創造課堂探究社群的新學習經驗。
  • Item
    探究想像力帶動美感知覺與經驗發展的學習方案設計與實踐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12-??) 許育齡; Yuling Hsu
    因應當代大學生面對風險社會挑戰的身心需求,本研究運用行動研究,經由理論與實務交互淬鍊,開發以學習者為主體,可於教學現場實踐,能涵養個體美感知覺與經驗的學習方案。此方案包含「知覺破與立—善用落差激發想像力」、「釋放想像力—連結既有經驗與新知」、「探索一個經驗—開啟改變的起點」、「涵養創造性心智—建構主體性學習」等四個主題單元,各單元由三到四個次主題組成,並各具學習重點。教學者可參考此方案引導學習者;學習者則可透過四個歷程的往復循環逐步深化,進而初步體驗「一個完整的美感經驗」,即活化美感知覺、接觸經典開展想像力、探索經驗開啟改變及運用微型創作尋找自屬創作語言,進而發展主體性。研究亦發現,鬆動僵固知覺探索美感的旅程具有深化知性、涵容感性以及激發主體成長的潛力,值得持續深化理論建構,並於教學實踐落實與開展。
  • Item
    芬蘭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與學生學習表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3-??) 陳玟樺; 劉美慧; Wen-Hua Chen, Meihui Liu
    芬蘭新課綱於2016年上路,赫爾辛基地區學校實施的現象為本學習引起諸多關注。現象為本學習以主題或議題為教學核心,其蘊含課程統整特質有助於發展學生二十一世紀所需能力。緣此,本研究進入一公立中小學進行田野研究,試圖探索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基本原則和學生學習表現。採個案研究法,以赫爾辛基一間具10年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課程實施經驗的公立學校為研究場域,以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結果發現有三:一、個案師生於現象為本學習週之課程統整設計的基本原則主要在透過概念來探究現象、學生參與課程設計、統整在自己身上;二、學生於現象為本學習週之統整學習表現富立體學習效果;三、現象為本學習週之評量目的在引導和鼓勵跨領域學習及發展自我評估能力。本研究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供有興趣發展現象為本學習者參考。
  • Item
    青少年偏差行為發生與否及發生頻率之模型建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3-??) 郭玲玲; 洪瑄; 董旭英; Ling-Ling Kueh, Hsuan Hung, Yuk-Ying Tung
    由於青少年偏差行為具有計數之資料型態,且常出現大量零之非常態分布,因此本研究提出零膨脹負二項迴歸模型,試圖突破過去青少年偏差行為研究受到資料異質性以及過度離散的限制,同時考量青少年依附關係、生活緊張及接觸偏差同儕分別對偏差行為發生與否,以及發生頻率兩大面向的影響,最後輔以根方圖作為模型適配度檢視的方法。本研究有效樣本為臺南市國中生947人。研究結果發現:一、生活緊張與偏差同儕是誘發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因素;二、接觸偏差同儕催化青少年偏差行為發生的頻率,家庭依附關係則降低偏差行為之發生頻率;三、對於出現大量零以及過度離散的計數資料,零膨脹負二項迴歸分析方法所建構之模型相對適配。研究最後並提出有關青少年學校輔導及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