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集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1
Browse
93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跨越邊界:成為高等教育文化回應教師的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12-??) 李雪菱; Shiue-Ling Lee為了發展能敏覺、因應與突破大學生異質的文化背景所潛藏的種種教學難題,研究者透過教師自我研究的行動研究,坦誠地反思與揭露一位大學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致力成為文化回應教學者「跨越邊界」的歷程。研究結果顯示,高等教育的文化回應教師需要在教師準備、師生關係經營,與文化回應教學融入課程⋯⋯等層面經歷「跨越邊界」的三個歷程:一是自我批判、學習與轉化學生文化差異為教學資源,並發展社會政治意識。二是營造關懷、信任、文化溝通、權力共享的教室。三是發展屬於自己專業課程適用的文化回應教學。本研究提出閱讀理解、田野工作、反思、書寫及學習者行動研究等「五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並認為文化回應教學雖具獨特性、靈活性,理念與方法卻是可被複製的。Item 這場疫情教我們的事:評介《新冠肺炎與種族主義政治經濟學:為何社會正義觀點如此重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9-??) 鄭英傑Item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評《重啟更好的學校:預料之外的COVID-19得以讓教育變得更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9-??) 洪郁婷Item 以實境體驗遊戲融入校外教學深化學生多面向的參與式學習與理解:以〈尋訪馬偕足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3-??) 陳麗華; 葉韋伶; 林月梅; 鄭詔月; 范惠美; Li-Hua Chen, Wei-Ling Yeh, Yueh-Mei Lin, Chao-Yueh Cheng, Hui-Mei Fan目前學校辦理的校外教學,普遍欠缺十二年國教倡議的素養導向教學精神。而風靡於青少年世代的實境解謎遊戲,具有謎題破解、身體經驗、群體表演等設計要素,與素養導向設計若合符節,展現新世代的學習樣態。為此,本計畫透過與新北市淡水區國小之教師社群協作,將實境體驗遊戲的設計元素融入〈尋訪馬偕足跡〉校外探究學習方案的設計中,並在實施後檢視學生的學習表現。本計畫採用質性研究取徑,過程中兼採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與分析技術,彙集學生、教師及家長的意見和相關文件,加以分析、歸納和詮釋。研究結果顯示:一、在方案設計方面,能涵蓋實境體驗遊戲的三大要素及融入數位解題技術;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展現學習事物、學習歷程、題材脈絡、人脈關係、人類環境等多面向的參與和探究學習樣態;三、在學習結果方面,學生對主題的探究學習達到說明、詮釋、應用、觀點、同理心等多面向的理解,惟自我認識面向的理解較不明顯。研究最後提出六項落實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智慧。Item 社會建構教育學之在地實踐:自我覺察督導模式應用於大學層級諮商實習課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12-??) 姜兆眉; 繆妮晏; 蘇盈儀; Chao-Mei Chiang, Ni-Yen Miao, Ying-Yi Su本行動研究以社會建構論為教育學立場,結合在地發展之「自我覺察督導模式」進行課程個別/團體督導,藉由督導歷程之提問與對話,以提升大學層級輔導與諮商實習課程修課學生之自我覺察與反思能力。本研究遵循質性研究典範與行動研究取向,期許為具反思性之教學者立基社會建構理論作為教學理論觀點,並以「關係、對話、建構、知識」四主軸進行教學創新行動方案,檢核學習者之課程經驗與教師之教育學實踐。本研究重要發現有二:一、社會建構教育學諮商訓練以對話、覺察為主軸,師生互動得以跳脫過往單一教學型態;二、課堂引導對話,將專業學習遷移拓展至諮商晤談情境與日常生活。期許此次教學創新行動得以提供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相關科系實習課程教學訓練之參考。Item 重思學習障礙之定義與鑑定:一個特殊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9-??) 楊巧玲; Chiao-Ling Yang本研究延續批判教育學傳統,揭露教育理念與學校實務間的矛盾,聚焦於學習障礙類之定義與鑑定,採取社會學的觀點,檢視學習障礙如何是社會建構的產物。資料來源以訪談為主、文件檔案為輔。結果歸納三點發現:一、製造學習障礙:從無到有再到高出現率;二、灰色地帶:學習障礙與低成就難以切割;三、特殊教育需求:文化刺激不足不易排除。進而提出三點討論:一、教育相關體系生產特殊教育需求;二、特殊教育需求反映健全常規預設;三、健全常規預設強化缺陷思維。最後做成結論、提出反思:一、學習障礙乃一需求/供應鏈體系;二、「需求」與「缺陷」是一體兩面;三、反映健全常規預設以及對人口品質的焦慮。本研究呼籲重新省思學習障礙類別之定義與鑑定,以免背離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尊重多元文化差異之政策與願景。Item 「他性」與倫理教育:從M. Heidegger基礎存有學到P. Ricoeur自我詮釋學中的倫理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6-??) 何佳瑞; Katia Lenehan本文以Heidegger基礎存有學為始,後述Ricoeur的倫理學思想,再藉由他性概念逐一探討從Heidegger到Ricoeur的傳承與演變。藉著這一轉變,闡述出一種中立的存有學的關心,逐步推展到一種倫理上帶著情意的、對他人的關心,並召示出道德良心在其存有的本源中已經蘊含了他性的結構,據此,本文得以從存有學的角度指出人是一不得不向他人開放的倫理存有者。最後,以存有學的進路觀之,倫理教育當可引領受教者發現並體認自身中的倫理泉源,以及此泉源中的他性特徵。此種教育方式,將使倫理教育成為一回歸人本有倫理泉源的教育,即一種順性而為、自然而然的倫理教育。道德規範,只有在返回人存有的倫理泉源和力量的觀點下,才成了人「願有」的規範。此種倫理教育所提供的積極性的條件,正在於它與人的存有泉源以及本性的渴望相符而能事半功倍。Item 評介:挑戰北京的天命:台灣的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運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12-??) 詹盛如Item 操作型教師研習的網絡效果: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12-??) 陳斐卿; Fei-Ching Chen在新課綱課程政策實施下,教師既有的課程設計能力與新課綱所需產生落差,教師增能活動也呈現變化—聆聽型的研習逐漸淡化,而動手做的研習大量湧現並受到教師普遍的認同。這種引入業界「操作型」活動的增能效果是如何發生的?本文以多點民族誌進行數十場次之研習觀察與訪談,以行動者網絡理論為視角,透過研習活動的數個關注點,分析「聽」、「懂」與「做」等五種聚合,這些聚合是由眾多人與物的異質行動體,如「講員」、「學員」、「現場語言」、「小組型桌椅」、「海報板」、「便利貼」、「零食」、「研習手冊」與「協作員」等相互連結而促成,透過這些聚合所拉開的網絡效果,最終展現在「海報板」的「研習知識」,其實歷經多重場域的多重存在。研究結果對於「物」在教師研習的角色、研習知識如何促成,乃至研習成效如何發生,提供新的洞見。Item 以證據為本的教育發展實務促進教與學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12-??) 李冠穎; 符碧真; Guan-Ying Li, Bih-Jen FwuBoyer於1990年發表了〈學術的再思考〉一文,迄今邁入第30年,該文帶動了高等教育教與學的研究(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簡稱SoTL)之興起。為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教育部自2017年起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鼓勵教師從事SoTL。本文以一所研究型大學為例,分析該校教師2020年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書,探究教師在撰寫計畫時遇到的困難。本文也訪談了教師與教育發展(Educational Development, ED)專業人員,探討教育發展實務該如何協助教師解決困難。結果顯示,SoTL跨領域的特性使得教師在計畫撰寫階段即面臨了界定研究問題、選擇教育文獻、規劃教學設計與確立評量規準等困難。為因應上述困難,教育發展專業人員需具備研究能力,從事「教育發展的研究」(Scholarship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oED),此一證據為本的新興研究領域,有助於確立教育發展實務應聚焦的重點,同時策略性地與大學願景結合,以提升教育發展實務的效能並促進SoTL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