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張伯駒《叢碧詞話》探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7-06-??) 林佳蓉; Lin, Jia-rong
    《叢碧詞話》是張伯駒在1961結集的詞話論著,共收錄91則詞話。本文從他對時代特色的詮釋、詞人詞作的評論、創作鑑賞的分析三方面加以探討。時代的排序中,張伯駒最肯定五代南唐的詞風。而詞人典範以周邦彥位居第一,為北宋詞之代表;南宋詞之代表則是吳文英,吳詞佳處,在有色繪修辭之美。在創作鑑賞部分,張伯駒著重琢句練字的自然優美,與聲律平仄的和諧美聽,張伯駒論析詞之鍛鍊修辭的目的已不在演歌,而是出自詞為音樂文學這種精雅藝術的鍾愛與敬意。張伯駒透過《叢碧詞話》的品評,比較、歸類範作的寫作技巧,以及標舉同質性的、可以普遍再現的美學規律,表達了他對深雅文化的維護,與延續詞之價值的努力。
  • Item
    論張炎詞中地域的轉移及其家園意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 林佳蓉; Lin, Jia-rong
    本文以張炎《山中白雲詞》書寫關於地域空間的詞作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地域空間轉換的外在經歷過程,對其內在生命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家園意識」在詞作中所凸顯的意義。張炎是宋元之際的遺民詞人,在歷經時代裂變,家族毀滅之後,如何藉由「詞」此一體裁的書寫,以逆轉現實的困境,維繫生命存在的意義。故本文將深入張炎詞作的核心,試圖剝開其漂泊江湖,最後回歸家園故地的心路歷程。本文擬從「世居/棲居/閒居之地的空間對照與家園」,「傾聽中的家園意識」,與「陶淵明式的家園圖象」等方面,探討張炎詞中的家園意識在地域轉移的流動過程中所呈顯的意義,以及呈現自我存在的方式。期使藉由本文的探討,為張炎詞作重構出地域流動的圖景,彰顯其中的內涵,並揭示文學與地方多樣可能的對話空間。
  • Item
    論張炎詞中地域的轉移及其家園意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 林佳蓉; Lin, Jia-rong
    本文以張炎《山中白雲詞》書寫關於地域空間的詞作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地域空間轉換的外在經歷過程,對其內在生命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家園意識」在詞作中所凸顯的意義。張炎是宋元之際的遺民詞人,在歷經時代裂變,家族毀滅之後,如何藉由「詞」此一體裁的書寫,以逆轉現實的困境,維繫生命存在的意義。故本文將深入張炎詞作的核心,試圖剝開其漂泊江湖,最後回歸家園故地的心路歷程。本文擬從「世居/棲居/閒居之地的空間對照與家園」,「傾聽中的家園意識」,與「陶淵明式的家園圖象」等方面,探討張炎詞中的家園意識在地域轉移的流動過程中所呈顯的意義,以及呈現自我存在的方式。期使藉由本文的探討,為張炎詞作重構出地域流動的圖景,彰顯其中的內涵,並揭示文學與地方多樣可能的對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