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0
Browse
Item 1921年上海虹口美日衝突事件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8-06-??) 應俊豪; Ying, Chun-hao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一戰)後的美、日關係,呈現出震盪起伏的態勢。這樣的變化,很明顯與美、日兩國戰後在中國事務上的齟齬與對抗,有很大的關係。德屬山東利權歸屬爭議、中國市場的競逐、遠東國際政治的重新洗牌等,均導致一戰後美、日在華對立情況日漸嚴重。早在1919年3月,美、日雙方即曾在天津租界爆發第一波大規模的武裝流血衝突,美國陸軍與日本軍警均涉入其間,不少旅居天津的外僑因目睹雙方的嚴重衝突,甚至擔心美、日終將在中國一戰。歷經一年多的外交折衝,美、日兩國政府終於在1920 年底解決天津衝突事件,在彼此各退一步的前提下, 藉由模糊處理事件真相的方式, 勉強相互道歉, 妥協了結此案。然而,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1921年5月,美、日兩國水兵又在上海公共租界虹口地區發生新一波的暴力流血衝突,日本旅滬居留民團也參與其事。與天津事件如出一轍,美、日雙方又再次出現無差別式的報復攻擊行動,紛紛在街頭上到處搜捕與追打對方士兵。此類盲目性、無差別式的肆意報復行動,反映出美、日兩國在華基層士兵與民眾間,可能仍持續累積著仇恨,是以稍有矛盾細故,即可能引爆出大規模的武裝鬥毆。本文擬深入探究1921 年上海虹口美、日衝突事件,釐清事件背後隱藏的美、日對抗態勢與仇恨緣由,及其與1919 年天津事件之間的脈絡承繼關係。其次,上海為近代以來列強在中國拓展市場的根據要地,冠蓋雲集,英文報社密布,藉由分析英文報紙對於上海美、日衝突案的報導,或許可以略窺報紙輿論背後所隱含的立場,及其體現的現實關懷。Item 1930年代初期世界農業危機與英日航運在亞洲國際海域小麥米穀航線的競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7-12-??) 李宇平; Lee, Yu-ping1930年代初期世界經濟蕭條期間,國際大宗農作及穀物豐收,大幅降低原穀物生產區之美洲、澳洲等地開航至歐洲之跨洲際穀物輸送航線的需求,說明歐洲穀物生產過剩、歐洲穀物的輸入量銳減與世界海運市場低迷之間,密切相關。向來仰賴穀物進口之歐洲,生產過剩,不需從澳洲、美洲進口小麥,導致世界雜穀向歐輸出航線不振。之後,以澳洲小麥為主的雜穀,轉向亞洲輸出。澳洲海運市場抬頭與進入遠東航線,相對於世界其他穀物輸送航線,輸送量愈趨龐大,推進了亞洲航運市場,相對趨於景氣。就英、日商船在亞洲國際海運的競爭而言,首先,兩大戰期英國及日本在對外貿易、海上貿易和運輸,多係以原料和米榖雜糧等低價格貨物占大部分。英、日商船航運競爭的若干形貌,反映在英、日商船載運的大宗米榖雜糧類貨物之中。1930年代恐慌初期英、日兩國商船航線因地理分布不同,承受國際物流變化與世界農業危機的影響則有別。稻米因是亞洲域內生產的主要糧食,且多在亞洲域內消費,經濟蕭條期間,一定數量稻米之海上輸送,仍可持續地支撐亞洲航線。英國商船多為跨洲際航線及世界一周航線的經營者,原多承載了世界小麥海上貿易與運輸,因大恐慌期間跨洲際航線及世界一周航線之沒落,更無一顯身手之處。日本商船反於經濟恐慌期間,集中心力積極開闢亞洲兩地之間的定點航線。其所經營之澳洲小麥航線整編入原有的滿洲大豆航線以及南洋航線、曼谷航線等載運稻米為主的航線,航向中國、日本,使日本商船推進了亞洲航運市場上揚走勢。其次,1930年代初期,小麥及稻米兩種穀物的生產朝同方向變動,小麥豐收之際,稻米也同時豐收。大量基本的糧食穀物被拋向世界市場,傾銷至各國,促使糧價大幅下滑。30年代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因他國農產等初級產品之生產過剩,廉價傾銷。這可以說明英、日航運在亞洲國際海域的競爭,何以在海上貿易路線與運輸渠道的發展與整編上,反映了商品傾銷的本質。最後,本文說明,以日本商船為主的亞洲國際航線之飛躍進展為主調的近海海運復甦的趨勢中, 英國商船支配的亞洲國際航線相對弱勢的變化。可以管窺並說明,1930年代日本何以相對於英國,甚至世界其他國家,較早由經濟恐慌走向復甦。英、日航運間的競爭事實上重新整編了亞洲中心的海運網,即英國海運在亞洲近海為主的市場縮小,日本勢力則在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國際海運市場的擴大。Item 1946年上海市參議員選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2-12-??) 李鎧光; Li, Kai-kuang中日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因為國內有民主化的要求,復以希望爭取國際援助,在內外的雙重壓力下,決定在各地成立參議會,做為地方民意機關,以便推行地方自治,做為實施憲政的基礎。本文以上海市參議員選舉過程為中心, 探討在選舉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問題。首先在人口普查上,市政府進行的時間過短,很多區域應該是由保甲長自行填報,沒有真正普查。製作選舉人名冊也出現不少過失,由於逼近投票日才完成,錯誤和疏失應該很多。在競選活動方面,總計有1,195 名候選人角逐181 個席次。候選人主要透過廣播發表演說,或是在公園直接發表政見,也有宴客及接受報紙訪問來爭取支持。1946 年4 月28 日投票時,市政府在投票所設置上出現極大瑕疵,超過200 萬的選民只有100 個投票所,造成秩序混亂。再加上許多選民無法書寫選票,需由代書人書寫,有候選人收買代書人在書寫選票時舞弊。還有候選人雇用流氓闖入投票所妨害投票,造成一部分區域中止投票。從選舉結果報告書中得知,幾乎所有選區的領票數與投票數都有一定程度的落差,顯示投票與開票的過程中,遺失不少選票。可能不少人領票而未投票,甚至遭到有心人取出調換。選舉結束後有區長退勸候選人的事件,但是被市政府及時阻止。總之,在內戰的陰影下,政府雖有意推行民主,卻因選前準備不足,選舉中亦有暴力事件阻撓,選舉後也有區長勸退當選人,使得普選之良法美意蒙上陰影。Item 1946年上海市參議員選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2-12-??) 李鎧光; Li, Kai-kuang中日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因為國內有民主化的要求,復以希望爭取國際援助,在內外的雙重壓力下,決定在各地成立參議會,做為地方民意機關,以便推行地方自治,做為實施憲政的基礎。本文以上海市參議員選舉過程為中心, 探討在選舉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問題。首先在人口普查上,市政府進行的時間過短,很多區域應該是由保甲長自行填報,沒有真正普查。製作選舉人名冊也出現不少過失,由於逼近投票日才完成,錯誤和疏失應該很多。在競選活動方面,總計有1,195 名候選人角逐181 個席次。候選人主要透過廣播發表演說,或是在公園直接發表政見,也有宴客及接受報紙訪問來爭取支持。1946 年4 月28 日投票時,市政府在投票所設置上出現極大瑕疵,超過200 萬的選民只有100 個投票所,造成秩序混亂。再加上許多選民無法書寫選票,需由代書人書寫,有候選人收買代書人在書寫選票時舞弊。還有候選人雇用流氓闖入投票所妨害投票,造成一部分區域中止投票。從選舉結果報告書中得知,幾乎所有選區的領票數與投票數都有一定程度的落差,顯示投票與開票的過程中,遺失不少選票。可能不少人領票而未投票,甚至遭到有心人取出調換。選舉結束後有區長退勸候選人的事件,但是被市政府及時阻止。總之,在內戰的陰影下,政府雖有意推行民主,卻因選前準備不足,選舉中亦有暴力事件阻撓,選舉後也有區長勸退當選人,使得普選之良法美意蒙上陰影。Item 1946年上海市參議員選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2-12-??) 李鎧光; Li, Kai-kuang中日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因為國內有民主化的要求,復以希望爭取國際援助,在內外的雙重壓力下,決定在各地成立參議會,做為地方民意機關,以便推行地方自治,做為實施憲政的基礎。本文以上海市參議員選舉過程為中心, 探討在選舉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問題。首先在人口普查上,市政府進行的時間過短,很多區域應該是由保甲長自行填報,沒有真正普查。製作選舉人名冊也出現不少過失,由於逼近投票日才完成,錯誤和疏失應該很多。在競選活動方面,總計有1,195 名候選人角逐181 個席次。候選人主要透過廣播發表演說,或是在公園直接發表政見,也有宴客及接受報紙訪問來爭取支持。1946 年4 月28 日投票時,市政府在投票所設置上出現極大瑕疵,超過200 萬的選民只有100 個投票所,造成秩序混亂。再加上許多選民無法書寫選票,需由代書人書寫,有候選人收買代書人在書寫選票時舞弊。還有候選人雇用流氓闖入投票所妨害投票,造成一部分區域中止投票。從選舉結果報告書中得知,幾乎所有選區的領票數與投票數都有一定程度的落差,顯示投票與開票的過程中,遺失不少選票。可能不少人領票而未投票,甚至遭到有心人取出調換。選舉結束後有區長退勸候選人的事件,但是被市政府及時阻止。總之,在內戰的陰影下,政府雖有意推行民主,卻因選前準備不足,選舉中亦有暴力事件阻撓,選舉後也有區長勸退當選人,使得普選之良法美意蒙上陰影。Item 1950年代馬來亞的華校學生運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3-06-??) 曹淑瑤; Tsao, Shu-yao1948 年英屬馬來亞聯合邦成立後,企圖透過一種以英文與馬來文為主的中學教育體制,建立一個共同的馬來亞國家意識。由於華族社會長久以來致力於華文教育的推動,在二戰後華文教育體系已具相當規模,聯合邦政府企圖廢止各族群母語教育,及誘迫華文中學轉型為以英文為主要教學媒介學校的政策,遂被華族社會視為一種「消滅」華族文化傳統的手段。聯合邦政府急切推動華校轉型的措施,引發1950 年代中期華校中學生長達三年多的學潮。本文擬透過當年的各項文獻,及當事人的回憶,探討這段時期學生運動的本質與特性,檢視「共黨陰謀運動」或「華族母語捍衛行動」兩個不同的刻板印象,以便提供一個更貼近歷史事實的解釋。Item Sharing a Divided Memory: The First Halfof 20th Century History in the Cultures ofRemembrance in Post-Cold WarGermany and Poland(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9-06-??) Christoph Thonfel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rmany and Poland in the first half ofthe 20th century had been mostly one of aggressive territorialcompetition and resettlement of people.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communist regimes in Poland and East Germany, followed by Germanreunification, the history of this relationship has been reconceptualised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Despite overallprogress, there are still numerous obstacles that need to be overcome.Thus,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s of remembrance, itbecomes obvious how fragile the re-established neighbourlyrelationship and both countries’ quest for internal and bilateralnormalization still are. Ever since 1945, there has been an “on-goingsaga of competitive victimhood” between people in both countries,where the wrongs one has done to the other have to be minimized ordelegitimized in order to build a national identity on a sense of beingdeeply wronged. Reconciliation efforts quickly reached a short-lived peak in 1994/5 but this rapid rapprochement was derailed around themillennium when both sides realized that there were still a number ofunresolved issues concerning the recent past. These incidentssignalled a return to more re-nationalized approaches to historicalmemories. Another ten years later, both sides became increasinglyaware that a more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opposite side was needed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despite remainingdifferences concerning the views of the past. Thus, we can see overthe past three decades a succession of different emphases in Germanand Polish approaches to the memory of central aspects of theirentangled 20th century history, which were alternately based ontrends towards Europeanization, contested cosmopolitanisation orreflexive particularism.Item 一九三○年代馬克斯主義論者對中國經濟恐慌的觀察(1930~193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1-06-??) 李宇平Item 七世紀中國皇權體制下的司法抗爭文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2-06-??) 盧建榮Item 三國時代的山越與六朝的族群現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5-06-??) 呂春盛Item 上海日本僑民社會的形成、組織及其經濟「權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4-06-??) 高綱博文 著 末武美佐 譯Item 不同政權下吳新榮醫業的開展、 延續與鞏固——以吳新榮日記為分析對象(1933-196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21-12-??) 林丁國; Lin, Ting-kuo吳新榮,臺南將軍人,1907年出生,是著名的文學家和醫師。1932年畢業於東京醫學專門學校,其後回到北門郡佳里庄接替叔父吳丙丁開設的佳里醫院,終生在此小鎮懸壺濟世。行醫之餘,也熱衷文學創作、事業經營和政治及社會參與。他長期擔任醫師公會的職務,並在1939年以最高票當選佳里街協議會員,1946年當選戰後第一屆臺南縣參議員,1951年臺南縣議員落選後與政治漸行漸遠;1952年擔任臺南縣文獻委員會委員兼編纂組長,歷時八年完成《臺南縣志稿》10卷13冊;1960年與友人合開新生聯合醫院並擔任院長。1967年因心臟病猝逝。日記是一個人生活的真實記錄,也是年華流轉之下的細微縮影。吳新榮一生經歷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權型態,長達三十多年的行醫歷程和生活點滴都詳細記錄在日記之中,正好可以觀察1930年至1960年代一位小鎮醫師在時代變遷下的詳實面貌。目前已出版的《吳新榮日記全集》共計11冊,時間從1933至1967年,前後長達33年,其內容豐富、文筆生動、字句感人,不但是臺灣文人最長時間的日記,也為日治後期和戰後初期兩個時代留下諸多面向的真實記錄。本文主要考察吳新榮身為一名小鎮醫師,在不同政權下從事的政治及社會等方面的參與,以及這些參與對其行醫事業和人生遭遇所造成的影響。Item 不榷、允釀與敷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1-06-??) 楊宇勛; Yang Yu-hsun宋朝並未實行全國統一的酒法,比起鹽茶專賣,更充滿了多樣性,因時因地而有變化。「萬戶」乃是百姓之意(一說陳萬戶),不禁不榷、聽民釀造與敷配課徵是萬戶酒的三大精神。 敷配酒額制的萬戶酒,主要實行於福建路、廣南二路與其他部分地區。酒額敷配制經由歷史長期演變而來,起源於中晚唐,宋朝萬戶酒亦將酒額敷配於民,允許百姓自由釀造,隨著二稅徵收。萬戶酒之所以能實行,在於優禮遠民、簡單易行、官酒經營多不敷成本等因素。南宋之後,敷配酒額制的實行區域有擴大的跡象,若干州縣取消虧損嚴重的買撲酒坊,將坊場錢敷配於民間。萬戶酒之制,雖有簡易便民之利,卻有「只利造酒大姓而非細民之利」、稅上加榷等疑慮,因而無法推行於全國。酒額科敷於民,隨同二稅課徵,有如附加稅,行之既久,「二稅化」日趨明顯。倘若官吏不知淵源典故,或者基於財計壓力,難免再度實行官榷,出現課徵酒額後又重新榷酒的現象,加重百姓的負擔。Item 中古晚期市民階層的反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0-12-??) 陳秀鳳1358 年法蘭西王國爆發巴黎市民和查理儲君對峙的僵局,整個法國北區也陷入內戰的隱憂之中。巴黎事件的核心人物『巴黎商人總監』埃西安馬塞爾出自當時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大商人團體—「水路商人行會」,從1355年底全國三級會議開始,他逐漸成為市民階層從事政治改革的主導人物。對英國戰爭亟需軍資的情況下,法蘭西王室在貨幣上進行投機,其所推行的新貨幣政策引發強大民怨,加深巴黎市民與法蘭西王室之間的誤解。巴黎市民階層對法蘭西王室的不信任,演變成為對抗法蘭西王室的實際行動。因此,本文擬從1358 年的巴黎事件來觀察中古晚期巴黎市民階層的政權參與和反動,以及埃西安馬塞爾的歷史評價。Item 中古晚期市民階層的反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0-12-??) 陳秀鳳1358 年法蘭西王國爆發巴黎市民和查理儲君對峙的僵局,整個法國北區也陷入內戰的隱憂之中。巴黎事件的核心人物『巴黎商人總監』埃西安馬塞爾出自當時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大商人團體—「水路商人行會」,從1355年底全國三級會議開始,他逐漸成為市民階層從事政治改革的主導人物。對英國戰爭亟需軍資的情況下,法蘭西王室在貨幣上進行投機,其所推行的新貨幣政策引發強大民怨,加深巴黎市民與法蘭西王室之間的誤解。巴黎市民階層對法蘭西王室的不信任,演變成為對抗法蘭西王室的實際行動。因此,本文擬從1358 年的巴黎事件來觀察中古晚期巴黎市民階層的政權參與和反動,以及埃西安馬塞爾的歷史評價。Item 中古晚期市民階層的反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0-12-??) 陳秀鳳1358 年法蘭西王國爆發巴黎市民和查理儲君對峙的僵局,整個法國北區也陷入內戰的隱憂之中。巴黎事件的核心人物『巴黎商人總監』埃西安馬塞爾出自當時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大商人團體—「水路商人行會」,從1355年底全國三級會議開始,他逐漸成為市民階層從事政治改革的主導人物。對英國戰爭亟需軍資的情況下,法蘭西王室在貨幣上進行投機,其所推行的新貨幣政策引發強大民怨,加深巴黎市民與法蘭西王室之間的誤解。巴黎市民階層對法蘭西王室的不信任,演變成為對抗法蘭西王室的實際行動。因此,本文擬從1358 年的巴黎事件來觀察中古晚期巴黎市民階層的政權參與和反動,以及埃西安馬塞爾的歷史評價。Item 中國近世前期南北發展的歧異與統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6-12-??) 蕭啟慶Item 中日戰爭期間中國民眾的毒氣知識與日常應對─以報刊為論述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9-06-??) 皮國立; Pi, Kuo-li日軍在中日戰爭中施用化學戰的歷史,研究已多,這得以使本文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提出新的探討視角。目前的研究,多是放在戰場上的應對或武器的歷史中來講述, 也有不少是關注戰爭罪行的討論, 但總體而言,比較少關注戰時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例如後方民眾對於防毒、防化知識的梳理與實踐,以及日軍使用化學武器和國軍的防毒技術在戰場上運用之相關報導,對非戰鬥人員(民眾)心理影響或宣傳層面的語言,這些知識顯然是具有歷史流動性的。戰前對於生物戰與化學戰的防毒知識傳播,都被當成一種全球化科技知識的在地理解來鋪陳,民眾可以用探討學理的方式來吸收或進行理解。但在戰爭爆發後,所謂學習防毒知識有了迫切性與實際需要,探討學理的文章減少了,取而代之的,多是在有限的資源和不完全的裝備中,如何滿足大後方民眾實際防護上的需求,報刊上相關的毒氣救護、民眾對於防空與防毒知識的具體實踐,以及戰場訊息間的互相關注等情況,皆為過去戰爭史研究較為忽略之處。本文即透過報刊來梳理當時一般後方民眾具體操作防毒的情況,並梳理相關知識的傳播和解讀,以豐富整體中日戰爭史的研究。Item 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中德軍事合作與合步樓方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4-06-??) 李國祁Item 二十世紀初葉日本人移民美國對華人之衝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01-06-??) 王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