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3
Browse
14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一九六〇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為例(2019) 洪嘉吟; Hung, Chia-Yin本研究以臺灣音樂史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所衍生的臺東阿美族長光部落13首樂曲為主題。此批錄音屬1967年5至6月間一次性採集行動的成果,僅存於《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簡稱《歐史檔案》)中,至今未有文獻進行論述。本論文跨足「民歌採集運動」1967年該次採集事件的脈絡重構,發現僅有李哲洋與劉五男為主要成員,雖憾二者皆已逝世,但因其行前田調知識和經驗,加上擔任當地溝通橋樑的李泰祥,與天主教白冷外方傳道會的關係網絡,造就此次採集成果豐碩。錄得內容除樂曲外,還有採集者李哲洋留下的口述歌者資訊、歌者劉秀英演唱的即興歌詞意涵等,皆牽涉到長光部落1960年代的音樂生活場域。然而,19世紀末大港口事件後而形成的長光部落,承襲自該區域阿美族之歌舞文化,在1950年代基督教傳入後發生了較為劇烈的變化,甚至令豐年祭逐漸式微。但1960年代天主教傳入後,卻因宗教本土化的傳教政策,使長光部落的豐年祭(Ilisin)歌舞(malikoda)另以感謝祭(Kansiyasay)形式保存,且轉而以教會音樂的方式傳播至其他部落。本研究從樂曲場域與當年歌者的群體脈絡中,發掘在該時空背景下,母系氏族(nagsaw)和世系群(laluma’an)與當地基督宗教的互動關係,以及農耕音樂在長光阿美族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Item 1967年卑南族的祭儀歌聲—《歐樂思—史惟亮檔案》錄音資料研究(2019) 蔡儒箴; Tsai, Ju-Chen1960年代中期,史惟亮與許常惠曾進行多次的民歌採集,但在後續文獻中卻未見成果的錄音資料。2009年吳榮順曾進行《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資料整理,其中雖有部分當年資料,但是成果顯示的卑南族錄音資料,卻未齊全,2013年由歐樂思神父長期保管的《歐樂思—史惟亮檔案》歸返台灣後,其中的卑南族錄音,補足了2009年許常惠資料中所缺少的部分。1967年採集團隊於卑南族南王、巴布麓、初鹿、知本與下賓朗五個部落進行錄音,史惟亮曾在其日記上書寫,希望將來能對於此批資料進行比較,可惜前人因種種原因,未能達成此願望,因此本論文選擇了卑南族音樂中的祭儀歌謠emayaayam與pairairaw兩部分,進行音樂分析比較,以接續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的目標。 本論文第一章說明1967年卑南族錄音的資料狀況,錄音口述報導的曲數共有136首,其中含有許多重複錄音與多首接連演唱,經重新計算後總數為158首。第二章透過族人記憶勾勒出當時採集地點、引線者與歌者印象。引線者多為教職員、村長或是文化傳承者;歌者則是部落中擅唱者,且彼此多為親屬關係,因此當年採集可能為引線者收到採集的訊息,便連繫家族成員、居住在附近的族人,以及部落中擅於歌唱的族人錄音。當年參與錄音之歌者總共有50人,18位男性歌者、32位女性歌者。 第三章與第四章分別為emayaayam與pairairaw的樣本分析。本論文以前人文獻為基礎,分析1967年的樣本。透過音樂比較,可見兩種歌謠從過去到現在的演唱形式並未改變,且也能見卑南族Puyuma卑南社群與Katratripulr知本社群兩個系統之差異。emaayayam共錄有9首樣本,從裝飾音部分觀察,發現南王與巴布麓部落使用之裝飾音較為相似;初鹿與下賓朗部落所使用的裝飾音則較接近,前者顯現Puyuma卑南社群系統,後者顯現了Katratripulr知本社群系統。 pairairaw樣本共錄有4首,其中初鹿與知本部落為非大獵祭pairairaw;下賓朗部落為大獵祭pairairaw。透過音樂分析與比較發現,下賓朗部落的大獵祭pairairaw旋律,含有南王(Puyuma卑南社群系統)與初鹿(Katratripulr知本社群系統)部落大獵祭pairairaw相似的輪廓走向,可見兩個系統的融合現象。另也發現,初鹿部落與知本部落之非大獵祭pairairaw旋律相近;而知本部落的非大獵祭pairairaw旋律又與此部落之大獵祭pairairaw相似,最後歸整出演唱形式、樂句、歌詞內容與模式乃是辨別大獵祭與非大獵祭的方式。Item 《歐樂思——史惟亮檔案》中的1966年賽夏族音樂研究(2019) 陳信誼; Chen, Sin-Yi《歐樂思——史惟亮檔案》包含56卷盤帶,內容為由史惟亮和許常惠兩人於1960年代共同主導的民歌採集運動有聲資料。其中兩卷在盤帶盒面上,有記載著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的相關資訊。本文的研究重心,即以該檔案中1966年20首歌謠賽夏族歷史錄音與盤帶資料為論述基礎。 首先,本文建構當年三位採集者李哲洋、侯俊慶和劉五男,分別兩次前往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部落踏查的情形。繼之從20首樂曲中應用到賽夏語和泰雅語兩種語言,探討歌謠語言中的族群滲透現象,藉由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概念,闡述北賽夏族群受強鄰泰雅族群的影響,使之泰雅化的現象。再探尋歌謠背後的文化意義,進而重建歌謠脈絡與社會文化關聯性。分析出1966年所採集的賽夏傳統歌謠結構,有著演唱兩次的重複形式,其中包含兩種重複型態;以及賽夏音樂中的複音平行現象,應非賽夏族的一種常態性演唱形式之結論。Item 《樂生聲年》- 臺北市孔廟祭孔樂生習藝紀錄片(2019) 壯敏慈; Chuang, Min-Tsy祭孔大典又稱釋奠典禮,至今已流傳了2500年。一年一度,一場約75分鐘的祭孔大典,由祭官、禮生、樂生、佾生、饌生,前後共由上百人共同完成,可惜的是現今無論是文獻資料或是影音保存,都僅有典禮當下的紀錄。透過這些既存文獻,我們能以瞭解整場儀式是如何被呈現,卻無從得知儀式背後又是經由什麼樣的方法,一代傳一代,流傳千百年。因此本論文選擇以臺北市孔廟的樂生隊為例,對祭孔樂生進行為期一年之排練過程追蹤,再以田野筆記及紀錄片的形式,紀錄樂生的技藝傳承和成長故事。 本論文與此片相以輔佐,以分析文本、田野調查為開端,詳細紀錄本片的拍攝過程,包含前置規劃期與後製剪接期之工作歷程,將無法收錄於片中的細節記載於文本當中,讓當代的祭孔文化,有更深層更完整的紀錄。並寄望能透過紀錄片的方式,以淺顯易懂的內容親近觀眾,進而使之對此文化保存之議題產生好奇及反思。Item 來自遠方的禮物-「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紀錄片(2019) 黃思婷1964年臺灣音樂家史惟亮與瑞士籍神父歐樂思,在波昂成立「華歐學社」(Chinese-European Study Group),此單位以推動東西文化交流為宗旨,兩人在此段合作而衍生之文物稱為「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然而於1977年史惟亮過世後,歐樂思與臺灣不再有連繫,使此段歷史鮮為人知。 本研究以紀錄片的拍攝方式,回溯史惟亮與歐樂思如何透過接納和參與他人文化而產生跨國界的連結,並在過程中努力完成各自所追求的理想。再者,透過自身觀點反思保存文物之意義,進而讓觀者對此議題產生感受與省思。本論文首先爬梳史料並參考相關紀錄片,再將前述探討轉化為製作理念與規劃,並紀錄拍攝之各項作業,包含前期規劃以及後製剪接之歷程,補足無法收錄於影片的細節。Item 臺灣公立高中音樂資優班電腦音樂教育發展現況-以臺中市立清水高中音樂班為例(2019) 廖怡欣隨著科技的高度發展,人們生活型態深受電腦相關數位科技的影響,當代音樂發展無論在產業界或學術領域都難以脫離「電腦」的衝擊。因應此一趨勢,臺灣許多頂尖高等學府已開設相關科系,培養電腦音樂創作及音樂產業製作等音樂人才。在高等教育領頭、多元學習風氣高漲、政府教育政策改革、經費挹注等諸多刺激之下,培育臺灣中等教育音樂人才的高中音樂資優班,也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開設電腦音樂相關課程。 臺中市立清水高中音樂班自2002年(91學年度)成班之後,於92學年度便開設電腦音樂課程,可謂臺灣高中音樂資優班推動電腦音樂發展的先驅,本論文針對清水高中音樂班電腦音樂課程發展方向作全盤的文字紀錄與分析研究,並訪談十多年來推動電腦音樂課程重要而關鍵之人物,藉由近年電腦音樂成果與深入訪談,以各個層面切入,呈現清水高中音樂班電腦音樂課程發展之完整全貌。Item 鑑往知來-論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台灣音樂一百年」系列活動的意義與價值(2019) 黃安; Huang, An「台灣音樂一百年」是目前臺灣唯一一項大型音樂活動,於 1995 年由白鷺鷥文教 基金會所舉辦,整個項目歷經一整年的籌劃與推動,最後經由上百位音樂工作者的共同 努力,使此次音樂活動完善包含音樂會、美術展覽、相關學術研討與文物出版。 筆者以「台灣音樂一百年」活動為主要研究課題,透過文獻史料的蒐集、探究活動 的參與人員,解析臺灣 1895 年到 1995 年文化資產保存活動的形成及發展脈絡,並藉以 瞭解保存過程中民間與學術互動關係以及文化資產調查活動的成果。從活動形成的契機, 經由組織的架構與活動的篩選,最後完成臺灣音樂歷史上第一個最具規模性的「台灣音 樂一百年」。紀錄與保存地位及其具後人學習及展望未來的必要性,筆者希望藉由此篇 論文,找出歷史文獻所富含的重要代表意義,期望對後續推廣以及紀錄臺灣音樂的研究 者,提供參考資料;也為臺灣音樂文化發展,貢獻微薄心力。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的組織架構,循序漸進的來探討 「台灣音樂一百年」活動企劃發展與成型;第二部分為「台灣音樂一百年」系列活動之 內容探討,如音樂會、文物展覽、學術性活動等,另外也記錄並分析整理活動流程及詳 細資訊,期望達到保存資料之目的;第三部份則為省思與展望「台灣音樂一百年」系列 活動,所帶來的社會貢獻與歷史定位,提出前瞻性觀點,作為本論文之結尾。Item 聲音地景結合數位影音編創之應用-以楊三郎美術館開閉館音樂為例(2019) 劉芷吟; LIU, Chih-Yin二十一世紀,如同當代音樂、具象音樂…等新的音樂概念逐漸形成,跨越上一世紀關注於音樂本體創新的思維,聲景將「環境」、「空間」納入「聲響」的範疇,打破既往以音樂為主體的核心思考框架,開展了人們對於聲音既有的想像與認知,將聲音的定義推向更跨領域的聲音藝術與生活、與社會、與世界的連結。 本文透過相關文獻資料的爬梳與援引,回顧並釐清聲景理念,依循聲景創作者的音樂脈絡,揣摩作品中從音樂意境傳遞的聲景意念,以楊三郎美術館之聲景作為創作媒材,探索與音樂結合的各種作品呈現形式的可能性。透過文字書寫,試圖將所習得之知識統整歸納,透過音樂家訪談,將作曲技巧與靈感轉化爲創作,實踐於自我音樂作品之中,並藉由數位音樂軟體對聲音媒材的再製與編創,期待在聲景意識剛剛萌芽的臺灣,譜出屬於在地的獨一無二的聲景。Item 被遺忘於歷史洪流中的臺灣音樂家-林二生平與音樂貢獻之研究(2019) 林思妤; Lin, Szu-Yu這是一個關於一位被遺忘的臺灣音樂家的故事。他是林二,臺灣運用電腦創作音樂的先驅,在民謠、民歌的著作權與推廣上更是功不可沒。他也是位傑出的作曲家,年紀輕輕即受到矚目,在戒嚴時期能夠免役,被推薦前往美國深造,但為什麼林二沒有在臺灣音樂史上留名? 本文將林二的一生,分成四個時期探討,包含:「赴美深造前 (1934-1958)」、「留美期間 (1959-1971)」、「回台發展 (1971-1985)」、「中晚年 (1986-2011)」。前兩個是林二最輝煌的時期,但一切都在他回臺灣發展後變了調,經歷了離婚、白色恐怖波及、失去教職……等事件,讓林二為生活所苦。當時的臺灣,不管是電腦音樂還是著作權推廣,都還處於草莽時代,並沒有足夠的舞台讓林二發展長才,他的電腦音樂研究因而中斷,似乎也影響了他的創作生涯。即便他的人生不順遂,他對臺灣音樂的貢獻,仍是不可抹滅的。Item 影與音的對談-推開配樂的創作及製作之門(2019) 林孝親; Lin, Hsiao-Chin「這是一本不討論音樂理論的配樂相關論文」縱觀現今台灣存在的配樂相關研究,大多著墨於音樂內容本身,如主題動機、和聲、對位分析……等,少有談論溝通、導演、團隊、故事、角色、技術、錄音、混音等相關議題,但在創作及製作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要做好一個作品(電影、遊戲、廣告等),絕對不是配樂自己好就能好的,學習溝通、學習合作;多認識彼此、多瞭解產業,創作之路才能走得更長遠,訪問了李欣芸、楊敏奇、安哲毅、孫紹庭後,更讓我確信,一位成功的配樂創作者,需要了解更多音樂內容以外的事情,激起我從事此份研究的動機。 內容主要分成八項來探討:「配樂的本質」、「故事」、「角色」、「對白」、「MIDI Mockup與取樣技術」、「與演奏家、樂團合作」、「與配樂錄音師、配樂混音師合作」、「與音效後期、總混音師合作」,內容穿插李欣芸、楊敏奇、安哲毅、孫紹庭等訪談內容、自己的配樂經歷與國內外配樂大師的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