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認真休閒志願服務參與者之體驗與歷程自我敘說
    (2021) 李明峯; Lee, Ming-Feng
    本研究旨在探究認真休閒志願服務參與者之體驗與歷程,以研究者自身作為研究參與者,透過自我敘說的研究方法,梳理研究者持續投入19年志願服務之生命經驗脈絡,加以探討形塑發展出認真休閒發展之特質,以及對其生命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自我敘說架構分為「啟程」、「啟蒙」、「回歸」三大階段,對各階段發展出認真休閒特質進行探究。本研究結論在「情境脈絡」方面三階段歷程分別為「啟程」:因加入童軍開始投入志願服務探索多元的可能;「啟蒙」:創立團隊服務發展為認真休閒者獲得正面成長;「回歸」:從掌聲中覺醒學著去接納真實自己重新再出發。在「認真休閒」方面回顧歷程三大階段皆符合Stebbins提出之認真休閒者六大特質,尤其在堅持不懈的毅力、投入個人的努力、持續的個人受益、畢生的職志規劃方面程度較高;而「生命的轉捩點」、「角色轉換」、「社群組織」、「表揚與激勵」皆對參與者持續投入服務並發展出認真休閒特質有重要影響。在「生命影響」方面包含感謝過去每段經驗的累積都將化為生命的養分、接納照顧好自己才能讓服務更具生命力的領悟。最後針對認真休閒志願服務參與者、投入志願服務新進參與者提出關於志願服務參與推動實務以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 Item
    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2003) 鄭麗鳳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的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的現況,以及探討二者之間的相關,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實施道德教育、輔導和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灣省35所國民中學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人數共1215人。採用「內外控信念量表」、「利社會行為量表」為研究工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程序處理。 研究結果發現,臚陳如下: 一、國中學生普遍傾向內控信念,並且國中男女學生在內外控信念及其各分變項均沒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除負內控有顯著差異外,其餘國中學生的內外控信念分變項均沒有顯著差異。 三、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表現趨向積極,且國中女生之利社會行為及各層面的行為表現均較國中男生積極。 四、高社經地位及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各層面表現均優 於低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 五、愈內控的國中學生,愈容易表現利社會行為,而愈外控的國中學生 ,利社會行為表現愈趨消極。 六、國中男生的正內控、正外控、負外控與利社會行為各層面均呈顯著相關。國中女生則是在內外控信念所有變項上與利社會行為各層面均呈顯著相關。 七、不同社經地位國中學生正內控、正外控與利社會行為各層面均呈顯著相關;高社經地位負內控、中社經地位負外控、低社經地位負外控的國中學生與利社會行為各層面均呈顯著相關,高社經地位國中學生負外控與利社會行為、助人、合作、志願服務呈顯著相關;中社經地位負內控部分與助人、關懷有顯著相關。 八、背景變項、內外控信念各分變項能分別有效預測國中生利社會行為 各層面,其中「正內控」最具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學校、家庭、學生個人、社會以及後續研究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育人員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