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解讀新聞中的媒體再現─ 一所國民中學媒體識讀教學行動研究(2013) 陳俐伶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九年級「解讀新聞中的媒體再現」媒體識讀教學方案之發展歷程與實施成效。瞭解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後,在認知、情意、行動方面的改變情形,並記錄教師在教學方案實施過程的反思與成長。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以研究者任教之新北市某區的一所公立國中九年級班級中35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教學活動。研究者以媒體再現相關概念設計課程,依據媒體框架、意識形態、刻板印象三面向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解讀並加以省思新聞中的媒體再現。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之媒體使用情況與認知調查表、課堂觀察記錄、同儕教師訪談記錄、文件資料、教學省思札記等方法,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與檢核。 根據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本行動研究採動態的教學設計歷程與實施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後,已發展出適宜之媒體識讀教學單元活動。 二、透過實施媒體識讀教學單元活動的歷程,達成啟發學生媒體識讀能力與增加學習動機。 三、透過行動研究歷程中的同儕對話與實施活化教學,使研究者增進自我專業知能。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對於教師教學實務與相關素養,以及後續研究等,也提出若干具體的建議。Item 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之研究(2012) 許可茵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情形,以瞭解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社經地位)與媒體使用行為變項(使用媒體時數、使用媒體動機、最常接觸的媒體內容、家人陪同閱聽情形、和他人討論媒體內容情形)等因素,對其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能力的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計回收有效問卷916份。所得資料經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等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整體判讀能力良好。 二、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歧視」層面之判讀能力甚佳;對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層面之判讀能力有待加強。 三、女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較男生佳。 四、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在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能力較一年級學生高。 五、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較低社經地位學生高。 六、學生使用媒體時數愈長,其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愈差。 七、使用媒體動機為「滿足個人好奇心」、「獲取新資訊」及「瞭解別人對事情的看法」之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部分層面之判讀能力較佳。 八、常接觸媒體內容不同之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有顯著差異。 九、家人陪同閱聽情形不同的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能力有顯著差異。 十、和他人一同討論媒體內容有助於國中學生在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的判讀。 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研究者對教育相關機構及人員、家庭教育及未來研究等分別提出建議,以供各相關人員及後續研究者參考。Item 「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新店高中個案(2015) 張育蒼; Chang, Yu-Tsang「媒體近用」屬於媒體識讀的一環,代表媒體識讀中的積極面向,為現代媒體社會下的重要公民資質。特別在網路與行動裝置盛行下,公民「媒體近用」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媒體近用」已是公民教育不可忽視之範疇。基於此,本研究以行動研究取向,探討新店高中「媒體近用」教學方案的設計、實施與修正的歷程,探討學生在參與「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實施的歷程與改變,以及探究研究者實施「媒體近用」教學方案後的專業成長與反思。 本研究以新店高中二年級跑班選修課為教學方案的實施場域,並以該班學生為主要的研究參者。此外,當有兩位協同研究者參與教學方案設計與修正過程。本研究透過教室觀察、訪談、以及課堂文件的分析,包括「教師教學札記」、「學生學習單」、「學生回饋單」、「學生作品」等,以了解整個教學方案的設計、實施及修正歷程。 本行動研究於103年暑期完成「媒體近用」教學方案,並透過協同研究者的建議修正後,於103上學期實施教學方案,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正。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經歷了思考討論、共同學習及扮演傳播者的學習歷程,並在參與教學方案後產生對於媒體看法的改變、認識到網路倫理的重要性、以及意識到個人擁有媒體近用權,並且相信個人可以透過媒體參與公共。教師也在過程中透過不斷地反思與行動,獲得專業上的成長。最後,本研究也針對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以及未來研究做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