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台灣史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再論日本治臺末期神社與宗教結社諸問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蔡錦堂
    本論文藉新近發掘的二份史料:「日治末期臺南州宗教檔案」與「昭和十九年度 神社預算並決算檔案」,進行對日本治臺末期,特別是寺廟整理之後的臺南州之神社、寺廟、內地佛教、基督教、教派神道等各宗教結社的複雜糾葛情形,作再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在第一份的「日治末期臺南州宗教檔案」中,我們藉著檔案中要求對寺廟整理中止後的宗教結社調查,臺南州各郡市的調查回應報告內容,解析與傳統舊慣寺廟有關的北港朝天宮等五所寺廟,為何會出現在以非傳統舊慣寺廟、齋堂、神明會為調查對象的調查報告中。並再確認這些舊慣寺廟藉著與日本內地宗教,特別是臨濟宗、曹洞宗的聯絡關係,來「逃避」被整理的命運。而伴隨著寺廟整理,基督教的「進出」問題──即勸誘因寺廟整理失去信仰對象的臺灣人加入基督教的問題,也成為總督府警務局及文教局關注的議題。藉著史料中臺南州各郡市的各式各樣調查回復,我們可以瞭解寺廟整理已非僅神社與寺廟的相剋與對決而已,也牽扯上包含括基督教、佛教等各宗派間的教勢擴張問題,而寺廟整理運動中止後的臺灣人是否失去信仰對象?以及「寺廟復甦」問題亦迅速浮上檯面。第二份「昭和十九年度 神社預算並決算檔案」,本文先作史料介紹,並初步從嘉義神社、開山神社、五間厝神社、新化神社等四所神社的昭和十九年度決算書中,特別是神社收入的神符、賽錢等數額,來分析日本治臺末年神社的信仰實況,並與同時期的一些臺灣寺廟作初步的對比,藉此瞭解神社與寺廟的信仰深厚與澆薄問題。
  • Item
    「2009 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概況(2010.12.16-12.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郭婷玉
  • Item
    日治初年臺灣總督府衛生行政制度之形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鈴木哲造
    本文旨在探討臺灣衛生行政制度形成之過程,著重衛生行政系統及其組織內部結構之變遷。同時,從比較近代日本衛生行政制度的角度,適切掌握臺灣衛生行政制度的特色。研究結果指出,其一,在臺灣的地方衛生行政,除了各級地方行政機關首長外,未有警察行政以外組織參與之;其二,明治34年(1901)行政組織改革後,新設的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掌理中央衛生行政;其三,因警察本署設有現役警察官吏,故中央衛生行政機關不僅是監督機關,且具執行機關的角色;其四,警察本署利用經由地方官廳迄至基層行政機關的警察指揮系統,使衛生行政形成滲透基層社會的體制。職是之故,本文將明治34年(1901)視為臺灣衛生行政制度的轉折點,同時呈現臺灣警察行政機關所賦予較大的衛生行政監督和執行權限。
  • Item
    移民與山豬的戰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張素玢
    1910年代到1930年代,臺灣東部的開發如火如荼進行;臺灣總督府展開土地調查,進行官營、私營移民、推廣蔗作、從事理蕃事業等國家重要政策,目的在貫徹其施政方針與目標。然而國家政策的執行和一連串施為,使生態環境產生明顯的變化,這種國家政策影響生態環境的情況,在臺灣總督府蓄意開發的東部特別明顯。本文以臺灣東部的日本移民村為切入點,將移民與山豬的衝突做為分析主軸,探討國家政策的施行如何改變人群與空間,如何影響到動物的生態。殖民政府以其國家權力,解構了臺灣東部的人群關係、重構作物栽培的方向;當殖民政府貫徹其意志時,人與獸的生態平衡也起了變化。沒有獵人的原野成為蔗田時,反而成為山豬的覓食地;失去獵槍的獵人威脅不再,外來的日本移民與本土的山豬展開長期的攻防戰。本文論述1910-1930年代國家政策對臺灣東部生態的影響,回顧一段日本移民與山豬衝突的歷史過程,然而本文更深的關懷是人與生物的相互關係和環境的永續生存。
  • Item
    去奴化、趨祖國化下的書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許雪姬
    本文主要利用戰後所修的臺灣人物傳,如《臺灣時人誌》(1947),《中華民國人事錄》(1953)、《臺灣名人集》(1953),《臺灣名人傳》(1953)、《南臺灣人物誌》(1957)等來觀察,發現戰後人物傳有去奴化、趨祖國化的書寫內容。如將日治時期參加皇民奉公會的事蹟削除,易之以日治、戰後熱愛祖國的事蹟。不僅如此,一些有偽政權經歷者,在傳中幾乎不呈現,使戰後臺灣人物傳出現了斷裂,以謝文達、陳錫卿、吳敦禮三人為例,最能說明上述現象。基於上述,如何解讀現成的臺灣人物傳,又如何評價臺灣人物,是當前臺灣史研究必須嚴肅對待的問題。進一步說,臺灣人物的評價,不能依附於日、中,應有自己的立場。而日治時期在所謂偽政權工作的臺灣人,應與在重慶活動的臺灣人同樣被重視。
  • Item
    警察與戰時臺灣流言蜚語的管制(1937-194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郭怡棻
    本文透過大量與警察相關的文獻,試圖以「警察之眼」去探看戰爭時期臺灣社會流言蜚語的發生原因、流布概況與治安當局的因應之道。另一方面,嘗試分析流言蜚語的內容,並與時代背景相互連結,以了解戰時社會中人們在意、關心、憂慮、恐懼、抱怨、期望的事物。在這樣雙重的企圖下,觀察到當時警察眼中的流言蜚語是由於變動不安的環境與心理、民眾無知的狀態,以及敵人故意散播而形成,對戰時社會尤其具有負面作用,必須透過宣導與取締全力遏止。同時從時人的經驗裡,映照出警察箝制言論的高壓監控方式令多數臺灣民眾噤若寒蟬的實像。
  • Item
    「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研討會報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王品涵
  • Item
    日治初期(1895-1906 年)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摸索與建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1-09-??) 金湘斌
    纏足之風俗,是一種為符合傳統禮教規範,將女子身體物化,使其不自由的身體改造過程。而近代日本引入女子體育運動,則是一種將女性身體置於富國強兵之國民化的身體改造工程。然而,這兩條原本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卻隨著19世紀帝國主義與殖民運動的擴張,纏足與體育竟也在日本帝國第一個殖民地—臺灣,交會相遇。所以如何對纏足過後的身體進行矯正,或者是抑制此風氣的盛行,自然也就成為日治初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建立之初,不得不面對的棘手問題。據探討結果顯示,日治初期臺灣社會女子纏足之風氣依舊盛行,故造成女子體育實施上的困難。也正因如此,臺灣最初的女子體育在透過教員的教學試驗下,遂逐漸摸索出以適切遊戲代替體操實施的矯正方針出現。另一方面,做為具有臺灣女子教育模範的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部,其針對纏足女子進行簡化教授體育的內容與方法,除有著誘導、啟發性的作用外,似乎還具有類似循環漸進式的復健功能和包含現今適應體育的概念。當然,也亦呈現出殖民地臺灣女子體育在實施初期迥異於日本內地的特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