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軸位配基可置換之三角雙錐三價銅錯合物的電子結構及反應特性
    (2016) 張皓晴; Chang, Hao-Ching
    本研究承繼實驗室先前的工作,合成出三角雙錐構形的三價銅錯合物[PPN][Cu(TMSPS3)(Cl)] (錯合物1)。根據製備條件與錯合物1產率的關係以及DFT理論計算的結果,推測錯合物1和一同生成的一價銅副產物,是經由TMSPS3–Cu2Cl4中間體,進行熱力學驅動之二價銅自身氧化還原反應而產生。藉UV–vis光譜監測錯合物1與外加配基的滴定,結果符合配位基與氯離子的1:1置換平衡反應,而不同配位基之相對結合常數為:N3− (Keq = 18)、DABCO (8)、pyridine (0.13)、2,6-lutidine (0.0010),此結果也解釋了錯合物1在溶液中的半穩定性質。據此進而合成了軸位配基衍生之錯合物:[PPN][Cu(TMSPS3)(N3)] (錯合物2)、[Cu(TMSPS3)(DABCO)] (錯合物3)和[PPN][Cu(TMSPS3)(NCS/Cl)] (錯合物4/1)。量測錯合物1–3之銅和硫元素的X-ray K-edge吸收光譜,可證實:銅離子的正三價氧化態、三角雙錐配位場造成錯合物LUMO(3dz2貢獻)的抬升、及銅—硫之間的高度共價性。這些結果指出Cu(TMSPS3)配位基團內的電子密度補償效應 (S→Cu),一方面穩定了中心的三價銅離子,一方面也削弱了其軸位配基結合對靜電作用的需求。氰根配位的衍生物 [PPN][Cu(TMSPS3)(CN)] (錯合物5) 是由錯合物1和NaOH於CH3CN中反應而得;並藉NMR、UV–vis、IR等光譜跡象歸結:應有cyanomethide配位的三價銅中間體存在,從而引發CH3CN溶劑的C–CN鍵斷裂。此外,Sc(OTf)3會將錯合物1所配位的氯離子拔除,使三價銅片段裸露並導致二聚體[Cu(TMSPS3)]2 (錯合物6) 的形成。以上結果有助於未來高價銅催化劑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