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建構社區能力之研究-社區成人教育觀點
    (2009) 詹秀員; Hsin-Yuan Chan
    推動社區培力、建構社區能力,已成為當代政府推動各類「社區化」政策的一項基礎且核心工作要項。多年來雖投入無數經費資源,但對於社區能力內涵及其建構策略之研究論述不多,是值得深入探究之議題。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灣當前相關政府部會推動社區培力工作、建構社區能力之現況,進而從社區成人教育觀點探討建構社區能力之可行策略。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採深度訪談法,從包括內政部、文建會及教育部等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門、及社區領域相關專家學者中,立意選取34位受訪者進行個別訪談;其次,採焦點團體訪談法,從包括彰化縣、南投縣、台中縣、台中市等中部地區基層社區組織中,立意選取34位受訪者進行四場焦點團體座談。本研究綜融相關文獻、個別訪談與焦點團體訪談的資料分析,獲致下列研究結論: 一、社區培力目標在於建構社區能力。 二、社區能力內涵,包括價值意識、知識認知與實務技巧等三大類,是 推動各項社區化政策必備的基礎能力。其中以「社區自主參與意識」 為最核心的社區能力。 三、社區能力建構策略,以辦理「研習課程」、「實務工作坊」等靜態社 區學習活動為主;「績優社區觀摩」、「社區績效評鑑」等動態社區團 隊互動與經驗學習為輔。其中,「辦理研習課程」是最主要的社區能 力建構策略。 四、影響社區能力建構之相關因素,包括:1.來自政府部門的上級政策引導、承辦單位能力與態度、單位主管價值偏好、基層公所能力與態度及課程規劃等因素;2.來自專家學者與輔導團隊的專業知能、教學互動與實務經驗等因素;3.來自基層社區組織的社區領袖學習動機、社區認同參與及地方政治民意等因素。其中以「專家學者」對社區能力建構之影響層面最廣。 五、當前建構社區能力之問題困境,包括:1.與政府部門有關的,諸如 缺乏政策法令、本位主義、地方基層單位消極抗拒等;2.與專家學者 或課程規劃有關的,諸如缺乏社區能力建構目標、社區能力評估指標 、課程講師重理論缺實務經驗、課程規劃重認知技能缺公民意識涵養 等;3.與社區組織有關的,諸如社區幹部認知及基礎實務能力不足、 村里與社區組織角色對立衝突、社區組織幹部人事異動過於頻繁等問 題所衍生的困境。 六、社區成人教育應用於社區能力建構過程之可行策略,包括:1.與政府部門有關之策略,諸如健全社區政策法源依據、建構跨部會資源與課程協調平台、建構地方政府課程整合平台、由高層主管專責跨單位協調整合、落實各級政府行政社區化機制、善用社區評鑑引導社區建構基礎能力、鼓勵承辦人員跨單位非正式互動與資訊交流、社區大學回歸宗旨做為社區能力建構整合平台等;2.與專家學者及課程規劃有關之策略,諸如協助培植在地社區種子人才、協助釐清社區能力建構目標、協助並釐清社區共同核心能力、協助社區資源特色與需求調查、協助培力課程分級分類、協助建構問題解決導向的社區團隊學習模式等。 最後,本研究依據發現與結論,針對相關部會及其地方政府部門、相關專家學者、基層社區組織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不同層次之建議,作為未來規劃與實施各項社區能力建構策略或研究之參考。
  • Item
    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
    (2009) 張之榕; Chang, Chih-jung
    論文摘要: 廟宇是臺灣傳統社會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社區居民的信仰中心。而為 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變遷,寺廟除具有傳統信仰功能外,更應走入社區,關心民眾之生活及教育需求,以期發揮寺廟社會教化功能。因此想瞭解寺廟在歷史中的教育文化功能定位,並藉由台北市保安宮在推展社區成人教育與文化活動的經驗,以及運作過程中的深層結構與意涵,研擬出寺廟辨理社區教育活動的可行途徑與未來發展策略。研究目的為:1.瞭解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過程要素及實施策略。2.評估分析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的模式及歷程。3.分析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的角色、功能與特色。4.研擬寺廟辨理社區成人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做為其他寺廟或宗教團體辨理社區成人教育活動之參考。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個案研究法、文獻資料分析、深度訪談法、參與觀察法。   分析台北保安宮推動社區成人教育文化活動的面向為:.設立社區教育的空間場域、開辨藝文研習班、講座及成長課程、出版刊物及書籍、表演團隊與義工組織、舉辨各項民間文化藝術競賽與展演活動、創辨「保生民間宗教學院」、「保生文化祭」系列中的社區學習等。其實施策略為:1. 重視社區文化特色的學習。2. 結合社區內外各種公私部門以強化競爭力。3. 引進社區外教學資源以強化社區學習機構的吸引力。4. 推動社區生活美學,符合時代潮流與政府文化政策。 綜合研究發現,台北保安宮在推展社區成人教育過程中扮演中介者、資源發展者、文化銜接者、社區參與促進者等角色。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育活動之特色為:1.以宗教信仰的傳承為己任。2.融入服務學習的社區學習。3.社交網絡形成的社區學習。而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的影響包括:1.改善社區及寺廟文化風氣,促進居民身心健康。2.弘揚歷史文化,增進社區認同。3.引起其他民間信仰的宗教團體重視宗教信仰與文化承傳。4.提供文化上的刺激,激發民眾學習動機。5.促進地方發展,致力於社區文化園區的再現。其推展社區成人教育的努力與成果獲得社會各界肯定,並獲致以下結論: 一、 就寺廟推展社區成人教育的整體層面而言:1.寺廟推展社區成人教育是回復到過去傳統寺廟的社會功能2.寺廟推展社區成人教育要能傳承本身的宗教信仰與地方文化3.台北保安宮在寺廟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中具有帶領的作用。 二、 就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活動的個案分析而言:1.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面向,符合西方的社區成人教育模式。2.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具有多重角色。3.台北保安宮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對社區民眾的功能包括:(1)服務的功能(2)文化再生的功能(3)引導與發展的功能(4)凝聚社區意識與情感的功能;對整體社會的功能為:(1)建立寺廟推展社區成人教育與文化活動雛型的功能(2)推展寺廟與國際文化交流的功能。4.實施社區成人教育中的師資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5.社區文化建構應以學習者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