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2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探討新聞遊戲對閱聽人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影響——以COVID-19為例(2021) 孟利亞; Meng, Li-Ya為了探討新聞遊戲與非新聞遊戲在健康領域對閱聽人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影響,本研究以近期熱門的COVID-19為新聞事件背景,創建一套新聞遊戲,希望通過實驗法探討不同新聞呈現方式對閱聽人的影響,同時將基本人口變項一同納入研究,探討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職業是否具有調節作用,並使用滯後序列分析探討新聞遊戲受測者的行為模式與知識建構之間有何關係。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非新聞遊戲,新聞遊戲的受測者表現出更好的知識、態度與行為,表示在健康領域,新聞遊戲依然具有傳播潛力,相較於文字、圖片或影片的新聞呈現方式,更可以提高閱聽人的健康識能。同時根據滯後序列分析,新聞遊戲的受測者可以通過閱讀資訊或提示來提高他們對COVID-19的認知,並反映在後測知識測驗及態度行為上,同時新聞遊戲也提高了人們對健康議題的興趣和新聞分享意願。然而基本人口變項對新聞呈現方式與閱聽人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間並無調節作用,表示新聞呈現方式的不同對於閱聽人的影響不會因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職業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也就是說無論閱聽人的背景身份如何,新聞遊戲依然能表現出較好的效果。Item 新冠肺炎時期的國際話語角力 —臺灣、美國及中國元首演說內容的批判話語分析(2022) 吳宜蒨; WU, Yi- Chien本文旨在檢視臺灣、美國及中國三位元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表的國際演說,蔡總統、川普與習近平採取何種話語策略來傳達政治意圖,以及三人在演說中隱含的政治霸權支配與意識型態宰制。研究以蔡總統在第3屆「哥本哈根民主高發會」演說內容、川普與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的演說內容為文本,運用渥妲克的歷史取向批判話語分析,並做詳細的個案研究,瞭解元首如何操作政治語言、對疫情的態度,以及文本中語言、歷史與權力間的複雜關係。研究發現,對美中兩國而言,聯合國大會是一個展示國力的舞台,川普以「美國優先」作為演說的核心價值,在各種議題上和中國進行意識型態的角力鬥爭,且散發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習近平透過演說,對內團結中國的民族主義,藉以鞏固領導地位,對外展現大國之姿引領各國合作抗疫。相較於美中雙方的猛烈對抗,蔡總統顯得相對保守,將疫情與民主、自由連結在一起,強調臺灣在疫情期間的公眾外交成果,並透過集體記憶,建構屬於臺灣人民的防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