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自然·心象—王錦鴻彩墨創作論述(2024) 王錦鴻; Wang, Ching-Hung本文之寫作宗旨在於自然、心象彩墨創作之研究,主要探討宇宙萬物的大自然與心象意念做結合,從抽象至具象的自動性技法做作品的呈現。首先以創作理念與學理分析及文獻資料的探討,做為此創作過程與技法探究之依據,然後依個人生活經驗的感悟,以及主觀思想情感與自然的物象進行對話,以期完成心靈合一的彩墨創作作品。大自然的涵意是多元而豐富的,它代表了生命的起源、多樣性和互聯性,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繁榮的基礎。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保護和尊重它,以確保我們自身和後代能夠繼續享受其恩賜。大自然的美麗和奇妙之處為人們也帶來了無盡的觀賞和享受,同時也激發了人類對大自然的保護與尊重。心象則涉及筆者內心世界的表達和體驗,常與主觀、個人的經驗和情感相關聯,它可以是筆者對某種情緒、概念、記憶或夢境的表達,是筆者獨特的感受和內在經驗的表現。本論文分五章節,第一章緒論: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步驟與範圍限制、名詞釋義。第二章:創作思想與學理依據的探討,包括儒、道學之觀念影響,中國美術自然審美之展現,近代彩墨畫之自然觀與藝術家研究。第三章:形式內容與實踐。第四章作品解析。第五章結論:回顧省思、未來展望。Item 生命弦音‧穿越畫筆心-林育州繪畫創作論述(2023) 林育州; LIN, Yu-Chou筆者出生在雲林北港朝天宮旁,對廟宇的文化與活動留有深刻印象。每年的白沙屯媽祖遶境勾起了筆者的記憶,而高爾基童年的回憶亦影響筆者的創作方式,同時,作畫的靈感來源延續到吳文瑤的媽祖遶境的繪畫本。種種因素,使筆者在年近七十歲之際,試圖將過往的回憶呈現在畫作上。本論文以「生命弦音」為題,探討柏格森「綿延」的時間概念與佛洛伊德潛意識應用在藝術表現上的影響,並解析中外藝術大師作品特色,透過文獻爬梳與繪畫創作實踐,藉以累積創作能量,重新檢視生命歷程、建構自我視覺經驗外的心靈意象。 本論文研究共分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並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探究廢墟意象、綿延與懷舊的時間意識、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集體潛意識等概念與理論;第三章為「生命弦音」之創作論述,闡述創作理念、靈感收集冊以及媒材技法;第四章為作品分析,分析畫作的創作內容與畫面安排,以及所連結的記憶與意象;第五章結論則總結筆者的創作內容與意識,展現本研究的創作成果,並於此研究為基礎,展望未來的創新發展。Item 寧靜的喧囂-許宥閒繪畫創作研究(2021) 許宥閒; Hsu, Yu-Hsien海洋這個主題的永恆性無庸置疑,自古至今,每個時代的人都能體驗到的海洋與空氣的現象,生動、鮮明且容易理解,這也是筆者最初以海洋元素開始創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對於筆者而言,更是一個陪伴傾訴的對象。本文以《寧靜的喧囂》系列作品為基礎,從海景開始的主觀創作,以自身對生命的觀察,透過海洋這個題材,以流動性、抽象性作為探討視覺與內在表現之角度,解析作品中欲陳述之重點。「寧靜」與「喧囂」本來屬於相互矛盾的詞彙,如同海洋的美麗與危險一樣,雖然矛盾,但卻真實存在,因此將矛盾修辭納入探討範圍,並且從受感動的作品中,找尋多位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試分析與筆者間共通或差異的觀點。將自己創作的理念再整理一次,試著回顧每個階段的作品,分析在其中提出的意涵,並以文字傳達。 在《寧靜的喧囂》系列作品中,筆者試將自己假想成在都市中旅行,把生活想像成與昨天不同的另一個國度,在不同的頻道中切換,迎接每天不同的偶然,轉化作為生命的每一個現象場,漸漸成為一種自我風格與生活態度,在周圍的喧囂中,兀自寧靜。在這個系列作品中,也試著創造一個觀看者與繪畫的私密場域,使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觀看者,透過繪畫,讓自己決定留在喧囂中,或者寧靜中,在訊息的流動之中,創作者與觀看者互相發生現象場,循環不已,作為下階段創作的開端。Item 真世界 - 記憶回流抽象繪畫(2014) 游心怡; Yu Hsin I「藝術之創作,是人類思想與心靈活動美妙的結合。」 本次的研究論述筆者以2010~2014年所創作的作品「記憶回流」抽象繪畫為主要探討對象,藉由自身的生命體驗及遊歷經驗用於此次撰寫與藝術創作中,文字抒寫過程中更加感觸良多,在藝術的學習歷程中,初期接觸到印象派的啟蒙,爾後受到現代建築主義及工業設計的影響,從跨領域的藝術滋養到探索自我存在的剖析,筆者將沉積多年的思緒重新整理與釐清,並且從追溯過往記憶中的影像,然後釋放真實的內在情感,以抒情抽象繪畫的創作形式來表現。 本論文主要說明筆者美學之歷程背景與研究的動機,早年接受繪畫藝術的洗禮而後中斷,而後再次有幸能創作藝術繪畫,並開始重新思索存在的有限性,再來引用藝術心理學上的研究論述,以及中西思想多元化的抽象表現形式,來說明筆者如何追朔堆疊的記憶影像及情感釋放;筆者所闡述的創作理念,藉由"我"的探索與追尋,引發內在深層靈性,反觀生命價值與回歸自然。潛藏於筆者內在的多元藝術融合形式涵養與人格精神特質作為創作的表現研究;最後以作品的創作實踐,將創作作品分為三個系列「舞動生命 - 脈動系列」、「藏滋味- 湧現系列」、「燃燒的記憶 - 殘影系列」,詮釋自己的創作意念,來闡述自己對生命的觀點,並藉由理論來引導反證,最後實踐自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