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Subjec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ow showing 1 - 16 of 1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小企業選擇代理國際品牌之評估準則(2022) 王馥蕙; Wang, fu-hui代理國際知名品牌在台灣本土市場經營的商業模式,在食、衣、住、行、育、樂各行各業都可見到。然而國際品牌眾多,本土代理商無論其企業規模大小,都應該慎選一個能與本身企業資源配適的國際品牌,亦即無論從商品、行銷、通路等各方面都能充分和代理商的經營資源能夠互補及互相強化,以發揮雙方資源整合及運用效益的極大化,才能達到代理商和過季品牌的雙贏局面。本研究以我國中小企業廠商代理國際品牌選擇之評估準則探討為研究主題。在審視我國經濟發展從內銷為主到國際代工,而後走向國際品牌代理的發展史,本研究並將品牌代理分為兩類,其一為從通路經營走向品牌代理,其二為從品牌代理走向通路經營。前者以大潤發為經典,後者則以恆隆行為代表。本研究使用資源基礎理論,以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品牌代理商展X公司為例,建構代理國際品牌選擇的多層評估準則架構,並與專家學者經過多次討論,以修正此評估準則架構。本研究間的代理品牌評估準則架構包含企業經營能力、品牌理念、商品能力、行銷整合溝通能力及通路支援等五個主準則,而每個主準則個又包含4到5個次準則。本研究使用AHP層級分析法專用問卷,邀請展X公司四位高階主管填答AHP問卷。經過AHP層級分析法演算,4位主管個別的準則權重分別被求算出來,本研究也計算出4位主管的整合準則權重。研究發現,「商品能力」、「品牌理念」和「企業經營能力」是所有主管一致認為最重要的前三項評估主準則。Item 以層級分析法探討企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以電器產業為例(2015) 林於賜; LIN,YU-TZU近年來,臺灣電器產業市場出現相當大的變化,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有很多經營出色,業績良好的業者,為了瞭解在電器產業中優質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以作為其他業者經營策略擬定之參考。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整理及經營管理關鍵成功因素的探討及應用,以建構出電器產業企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的層級架構。並以層級程序分析法進行關鍵成功因素權重分析。 問卷對象以電器產業公會會員為主,有效問卷份數為35份(訪談式的問卷100%回收)。經過本研究的調查發現,歸納出結論包括: 一、電器產業其企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評估指標架構 共有「專業知識與技術」、「客戶關係管理與服務」、「研發管理」、「行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六大構面及22個評估指標。 二、電器產業其企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的權重。 依序排列分別是專業知識與技術構面權重值0.262,排序第一,客戶關係管理與服務構面權重值0.219排序2,行銷管理構面權重值0.165排序3,研發管理構面權重值0.15排序4,財務管理構面權重值0.112排序5,人力資源管理構面權重值0.091排序6。 三、本研究的實務貢獻為提供電器產業(或相關產業)在評估經營關鍵成功因素可行之評分表,以節省無形的時間、人力及有形之金錢成本。可以將本研究所歸納的關鍵要素作為重要的評估要項,此為重要的參考資訊。Item 以科技輔助訓練桌球基本技術之訓練設施及設備(2022) 江卉瑄; Chiang, Hui-Hsuan隨著新興科技不斷進步,許多球員在進行技術訓練的過程中結合科技的輔助,便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基層桌球訓練場地之選手、教練與場地管理者,對於科技輔助訓練桌球基本技術之訓練設施及設備指標的觀點,並探討其指標建構的優先性。本研究之研究方法透過「內容分析法」建構科技輔助訓練桌球基本技術之訓練設施及設備的指標與層次,並運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針對在臺灣具經驗且符合相關條件的 3 位基層選手、3 位基層教練與 3 位場地管理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結果顯示,基層選手最為重視科技輔助桌球基本技術訓練指標,而教練與場地管理者最為重視桌球基本技術訓練空間指標。整體而言,三種角色最重視的指標為桌球基本技術訓練空間,其次為訓練場地附屬設施及設備。本研究可作為相關從業者在建立科技輔助桌球基本技術訓練場地的參考依據,以提升場地規格與訓練品質,改善基層訓練環境。Item 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2021) 趙書聖; Jhao, Shu-Sheng本研究旨在建構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之指標,並分析各指標之權重結 果。本研究以十位溯溪產業和院校學者等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兩回合「德懷術」與「層級分析法」,並操作「SPSS 22.0 統計軟體」與「Expert Choice 11.5 專家 決策分析軟體」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得出「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分為五大層面:「溯溪環境風險與應變」、「溯溪能力」、「繩索與確保系統」、「山域基礎技能」、「技能裝備知識」,共有 30 項指標。本研究分析結果顯示,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在「五大層面」中,依重要性排序為:溯溪環境風險與應變(44%)、溯溪能力(20%)、繩索與確保系統(18%)、山域基礎技能(12%)、技能裝備知識(6%)。 一、「溯溪環境風險與應變」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風險管理(40%)、溯溪活動安全教育(26%)、BLS 基本救命術課程(野外急救與傷患後送、傷患背負)(10%)、溪谷事件處置(9%)、緊急撤退及緊急露宿(7%)、山岳氣候(5%)、溪谷訊息通報(3%)。 二、「溯溪能力」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溪谷協力救生(30%)、激流渡溪方法與技巧(30%)、溯溪技能實務操作(20%)、帶隊注意事項與規範(12%)、深潭先鋒架繩(5%)、溯溪手語(3%)。 三、「繩索與確保系統」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溯溪確保系統操作(41%)、確保訓練(31%)、溯溪基礎繩結與應用(9%)、山野簡易確保方式(9%)、繩索特性與使用(6%)、理繩收繩(4%)。 四、「山域基礎技能」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溪谷雨量監控與應變(39%)、溯溪之計畫/行政/隊伍管理(27%)、地圖判讀(水流及環境判斷)與 GPS 座標定位(13%)、山野環境保護(11%)、登山體能訓練(6%)、溯溪概論(基礎知識)(4%)。五、「技能裝備知識」各指標依重要性排序為: 溯溪與水域裝備(50%)、個人技術裝備使用與管理(16%)、團體技術裝備使用與管理(13%)、裝備保養與維修(13%)、裝備使用與背包防水裝填(6 %)。 最後,根據本研究所分析之結果,提出對休閒溯溪指導員專業能力之未來 應用建議及後續研究方向。Item 偏遠地區國小創新經營指標建構之研究(2020) 溫育賢; Wen, Yu-Hsien本研究旨在探究偏遠地區國小創新經營之關鍵因素,並建構其指標權重體系,以作為提供偏鄉小學在轉型發展時能有再生與創新經營的自我評估工具與檢核的參照準則。本研究依據文獻探究結果與訪談2007至2018年獲得「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獎」校務經營與行政革新組之六所標竿或特優之偏遠地區國小校長,了解有關學校創新經營之關鍵因素,再者分析上述六所獲獎學校當時參賽的創新方案內容作為文件分析對象,建構出偏遠地區國小創新經營指標初步架構,其後藉由專家內容效度的檢視修正,經模糊德懷術篩選出合適指標,完成正式偏遠地區國小創新經營指標架構,再以層級分析法進行權重分析,得出權重結果。 歸納訪談資料結果,偏遠地區國小創新經營關鍵因素可分成十二項:一、校長的專業知能與辦學熱忱;二、願景的共識凝聚與討論的文化;三、形塑學校的核心價值與特色;四、行政團隊的積極推動與支援教學;五、課程的發展與教學的實踐;六、教師的協作與專業增能;七、校園環境的營造;八、資源的整合與應用;九、激勵教師提供展能舞臺;十、學生的展能與學習成效;十一、行銷學校特色建立品牌形象;十二、學校社區互惠雙贏的夥伴關係。 其次,偏遠地區國小創新經營指標建構共可分成「層面—向度—指標細目」三個階層,共8個層面、25向度與79個指標細目。以8個層面為例,其中以「校長領導」(24.3%)權重最高,其次依序為「學生多元學習與表現」(16.7%) 、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創新(15.2%)、「課程創新與發展」(14.2%)、行政管理(11.1%)、創新校園營造與資源整合(8.2%)、組織文化形塑與社群關係(6.5%)、學校特色行銷與公共關係(3.8%)。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俾利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偏遠地區國小實務工作者與未來研究發展之參考。Item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2015) 曾京禹; Tseng, Ching-Yu本研究旨在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透過文獻的分析,初步建構本研究專業能力指標,接著選取學界5為、業界4位,共9位專家學者,採用修正式德懷術,歷經二回合專家學者意見回覆,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最後再以分析層級程序法,比較指標間權重表現。為求研究之信度,本研究德懷術收斂標準為同意度達80%,分析層級程序法採不一致性比率I. R.值≦0.1為收斂標準。研究結果:(1)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共計有35項,分別為專業認知15項、專業技能11項、專業態度9項;(2)專業能力指標權重表現首重專業態度構面、其次專業認知構面、最後專業技能構面;(3)專業能力指標整層級權重,最重視之前3項指標為專業態度構面之敬業態度、具備職業道德、對工作責任心最不重視則為專業技能之保養運動器材基本能力。研究結論:(1)健身運動教練除了要有好的運動處方規劃能力,且必須具備行銷能力,推銷自己並能避免運動中學員的傷害,最基本的人際互動能力亦是重要;(2)教練有良好的態度,將會決定學員是否參與課程。沒有豐富的學理知識佐證指導技能,再良好的指導技能亦是徒勞無功;(3)健身運動教練需要擁有敬業的熱忱及態度,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突顯自身的專業認知及技能。建議未來政府、相關機構以及第一線教練能以本研究發現作為參考,辦理相關課程及建立有組織的認證系統。Item 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對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權重之分析(2022) 邱德維; Chiu, De-Wei本研究旨在分析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中,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並探討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知覺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的主觀權重,以及其受到不同新課綱培訓經驗之影響。研究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透過文獻分析、專家意見建構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第二部份邀請26位現職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以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評定研究參與教師對於各項原則主觀知覺的權重與排序,並依據素養導向培訓經驗將研究參與教師區分為推廣教師與一般教師各13位,以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及曼—惠特尼U考驗分析兩組教師之一致性與差異。第一部分研究結果建立兩階層三層面13項原則之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架構,第二部分研究結果:(1)全體教師依據面向區分,最為重視「教學活動與效能」面向,該面向中權重排序最高兩項為「使學生應用所學解決生活問題、因應未來挑戰」、「使學生體驗省思並形成內在信念」;反之「課程發展原則」重要性最低,該面向中「課程能跨領域或融入重要議題」排序最末,同時也為全架構原則中排序最後的原則。(2)全體教師對於全部原則的權重與排序,最高的三項原則依序為「課程運用有效教學與評量的策略」、「使學生應用所學解決生活問題、因應未來挑戰」、「課程教學與評量目標一致」。(3)推廣教師與一般教師對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之權重排序無明顯相關,且其中三項原則排序有明顯差異,推廣教師顯著較重視「課程教學與評量目標一致」,一般教師則較重視「課程運用多元教學與評量的策略」與「使學生連接生活經驗與脈絡」。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提出相關研究討論與建議。Item 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及其權重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8-03-??) 賴妤璿; 孫良誠; Yu-Hsuan Lai, Liang-Chen Su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建構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並分析指標權重。首先整理相關文獻歸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內涵作為建構指標的基礎,再邀請七位學者專家檢視指標架構及內容的合宜性與完整性,並依據渠等建議編製成研究工具,提供19 位學者專家以「模糊德菲法」篩選出適切的專業能力指標,最後再以「層級分析法」求得專業能力指標的相對權重值。本研究結論包括:一、學前特教巡迴教師專業能力指標架構與內涵可分為四個層面、11 個次層面、49 個指標。二、學前特教巡迴教師專業能力指標的四個層面權重,由高至低,分別為專業倫理(30.4%)、溝通與支援(27.2%)、課程與教學(22.2%)、鑑定與評量(20.2%)。三、學前特教巡迴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四個層面下,各次層面權重值最高者分別為:課程與教學層面的教學實務、溝通與支援層面的與其他教師合作、鑑定與評量層面的鑑定評量實務,以及專業倫理層面的專業責任。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學前特教巡迴教師應兼顧四個專業層面的能力;二、運用本研究建構的指標檢核學前特教巡迴教師專業能力;三、系統性規劃特教巡迴教師職前訓練課程,以及在職訓練課程;四、建立各項指標的檢核重點,以提高指標的實用價值;五、運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指標的驗證性因素分析與信、效度考驗。Item 層級分析法應用於臺灣園藝治療師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2019) 林亭均; Lin, Ting-Chun園藝治療自1980年引進臺灣,各地專業發展層次差異不同,本研究將以發展臺灣園藝治療師本土化專業能力指標為出發,進一步探討相關專業能力內涵與指標建構,並分析臺灣園藝治療師專業能力指標之相對權重及序位,期許做為實務與學術培養的重要參考依據。本研究透過文獻資料彙整為臺灣園藝治療師專業能力指標初稿,邀請國內14位專家學者形成研究小組,透過兩次專家學者座談會將初稿發展為修正式德菲法問卷,爾後進行三次通訊問卷調查,以評斷各項專業能力指標之適切性,依循每位專家學者填答資料採描述性統計,所得統計結果作為各項範疇、構面與指標調整與修改之依據,最終萃取出5大範疇,專業道德倫理與態度、園藝與園藝治療知能、專業服務管理、人類發展需求、治療服務程序,範疇中包含17項構面、74條指標。指標內容結果進一步邀請專家學者填答各範疇、構面與指標之相對權重評比,使用層級分析法進行統計分析、各項權重以及序位,獲得各指標項目重要性之結論。 園藝治療屬於提供特定對象個別化服務之專業輔助治療服務。未來研究可透過以本研究結果進行調查第一線實務工作之園藝治療師,用以檢核個人所具備之園藝治療專業能力,亦可針對園藝治療相關培訓、在職訓練單位之課程架構與內容進行細部比對。Item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模具科專業內涵評估之研究(2010) 許永昌; HSU, YUNG-CHANG摘要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教育目標中,培育學生學習某一職業的基本技能是重要項目之一。本研究主要為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在規劃專業及實習科目時,提供一個評估模擬架構。為因應國家產業發展與人力需求,遂選定模具製造業為研究對象。並從產業界中模具製造業的情況、課程的相關文獻及配合學校本位課程的理念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模具科專業內涵及模具製作需求的工作能力。擬定出模具科專業內涵的專業及實習科目及其評估之模擬架構,以做為學校在課程評估時之參考。 本研究運用模糊德爾菲法調查業界及學界的意見,以模糊語意差別數值進行分析,瞭解模具製造業需求的工作能力及模具科專業內涵的專業及實習科目之重要程度,以及其工作能力與專業及實習科目的相關性,並運用層級分析法將高職模具科模具專業內涵的專業及實習科目進行層級與權重分析。結果發現: (一)模具製造業需求的工作能力計有:判讀工作圖、瞭解模具製造用材料、瞭解熱處理與表面處理、操作傳統機械加工、操作電腦數控機械、使用電腦軟體繪製模具圖、瞭解模具各部結構、組裝模具零件、使用模具生產設備、整修模具零件及量測模具零件等十一項。 (二)模具製作之專業及實習科目計有:可分為三大類二十科目,專業學科類為八項科目、電腦數控實習類為六項科目及專業實習類六項科目。 (三)在層級權重分析三大類科目次序為:專業實習類、專業學科類、電腦數控實習類。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擬定模具製作之專業及實習科目評估模擬架構,以做為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在評估專業及實習課程時之參考。Item 文本適讀性分級架構之建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5-03-??) 陳茹玲; 蔡鑫廷; 宋曜廷; 李宜憲; Ju-Ling Chen; Shin-Ting Tsai; Yao-Ting Sung; Yi-Shian Lee本研究首先整合閱讀理論與傳統文本分級研究,建立一「文本適讀性分級架構」,此架構包含印刷、語言與文學、體裁、內容及多樣性等五大構面,以及其下的十七類準則及五十八個適讀性指標。接著以層級分析法探討25 位閱讀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專家對架構中各構面、準則與適讀性指標之於文本適讀性重要性的認知。結果顯示:「內容」為影響文章理解最重要的構面,其次依序為「語言與文學」、「體裁」、「多樣性」與「印刷」構面。整體權重值最高的前五個適讀性指標為「真實性」、觀點「一致性」、「觀點數」、概念「深度」及「大眾文化」;最低為「文本尺寸」。本研究建立的「文本適讀性分級架構」,包含影響理解的各個重要構面,並可以客觀量化適讀性指標的重要性,提供更周延的文本分級。Item 旅遊目的地評價分析:日本觀光客至瑞典旅遊之決策因子研究(2015) Johan Mikael Bergsten; Johan Mikael Bergsten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judgmental criteria when Japanese tourists consider Sweden as their potential travel destination. Using earlier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factors as a basis, 16 factors were evaluated both by Japanese potential tourists and Swedish tourism experts in the form of two online surveys. Their judgmen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come up with factor weights for each of the factors, in order to find out if there was a fit between the factors that Japanese tourists regarded as important, and the factors where tourism experts considered Sweden as competitively stro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Japanese tourists regarded natural resources, especially the climate, as well as adventure activities and accommodation to be important when considering Sweden as a destinatio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ourism experts regarded Sweden’s natural resources to be competitively strong, especially the natural scenery.Item 旅館業高階主管專業能力分析之研究(2009) 許軒; Hsu Hsuan因應台灣整體觀光餐旅業環境需求提升,除了人力的供應數量增加外,人力的素質也是不容小覷,因此本研究建立旅館業高階主管應具備之專業能力;分析旅館業高階主管專業能力之權重體系;並運用旅館業高階主管專業能力權重體系,了解能力具備程度,以驗證本研究專業能力之實用性。本研究運用訪談法進行專業能力初稿之建構,然後採用模糊德菲法 (Fuzzy Delphi Method) 進行專家問卷調查,透過模糊語意尺度針對個別專家的意見表達與群體決策進行專業能力之篩選,最後運用分析層級程序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進行專業能力領域之權重分析,以確認各能力領域之相對權重。本研究結果發展出旅館業高階主管專業能力架構,內容包括一般性專業能力:分析能力、策略管理能力、執行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危機處理、文化、人際關係、溝通能力、領導能力、自我管理、態度、創造力、外語能力等共13個能力領域,並延伸出58項能力指標;與技術性專業能力:現場管理、人力資源、財務管理、業務及行銷、資訊能力等共5個能力領域,並延伸出49項能力指標;並且藉由權重分析發現一般性專業能力重要性大於技術性專業能力,而齊下分別以「領導」與「財務管理」被視為當今旅館業高階主管最重視之專業能力領域。本研究運用分析出的專業能力權重結果進行驗證,結果證實本研究發展之旅館業高階主管專業能力架構確實可供業界、政府部門與學術單位進行人力資源培育與運用時之參考。Item 臺灣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與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2007) 楊深耕; Yang,Shen-Keng臺灣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與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歷程,並進一步建構評量以社區為基礎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之評估指標系統。針對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德懷術以及階層分析程序法等方法。本研究首先就文化產業的概念演進歷程進行探究,論證文化產業相關學理基礎,接續分析我國地方文化產業實施概況,初步建構臺灣地方文化產業評估指標的架構雛型,之後以德懷術來進行評估指標性質與重要性程度的評定,並對指標架構、內涵進行增刪與修正。最後,再以階層分析程序法來估算指標相對權重的關係。 研究的結果對於我國近年來積極透過社區營造相關政策所推動之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的歷程,提出學理上的評析與檢視,所建構之評估指標系統不但能提供政府或相關社區未來在發展地方文化產業之量化評估參考,各指標之權重也代表學理上不同關鍵要素相對重要性的實證檢擇。 本研究的重要研究結論與建議如下:(一)在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方面,隨著社會變遷、政治、經濟的發展,經歷了社區發展期、社區總體營造期、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期;(二)在地方產業與文化的結合方面,地方文化產業的型塑是植根於社區居民與地方的地理、人文、歷史、景觀、地方產業、技藝與風俗之間互動建構與文化意義的分享;(三)地方文化產業的理論基礎涉及社會學學理的符號意義、後現代主義的生產消費的不缺定性、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牽引;文化經濟學的文化產值的經濟效益;社區教育學的社區學習體系與社區發展、社區賦權的連結;(四)臺灣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精神、內涵與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是有差異的;(五)在地方文化產業評估指標層面方面,涵括文化產業發展計畫、地方文化產業特性、行政輔導與行銷管理、社區學習與教育等四大系統;(六)本研究建構的相對權重體系部分,在整體指標部分以「文化產業特性系統」為最高,占總體指標權重分配值的26.85%,「文化產業推動系統」與「行政輔導與行銷管理系統」各占總體指標權重分配值的25.994%及25.990%,「社區學習與教育系統」佔21.16%。 在建議的部份,能運用本研究建構的評估指標與相對權重體系,評估與預測社區發展文化產業的條件。Item 護理類畢業生職場專業能力及其學習檔案內涵之研究(2009) 張可立; Ko-Li Chang本研究以護理類畢業生踏入護理照護職場時所需的專業能力為主要研究範圍,先蒐集相關文獻及理論,並利用任務分析法(Task Analysis Approach)、學科轉變法(Course Conversion Approach)、焦點團體(focus group)法發展出能力因素構面結構圖初稿,再以階層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簡稱AHP)及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進行研究,與具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的來回對話中,分析出護理類畢業生職場專業能力及其學習檔案內涵,以及了解其相對權重與重要性。 研究結果顯示,護理類畢業生應具備照護能力、社會關係與生命關懷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與專業成長能力等職場專業能力因素,在這三大能力因素下,又各自包含三個次能力因素;與這些次因素相應的學習檔案共25項,其中「臨床實習護理技能表現」、「護理專業相關證照」、「護理專業學科相關課程學習表現」、「病人安全維護相關學習經驗」、「照護實務培訓紀錄」、「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相關課程學習表現」、「護理實驗課程學習表現」、及「急救相關證照」等8個為相對較重要的學習檔案。在25個學習檔案項目中,學界與業界的排序並不相同,學界比業界更重視「尊重生命與關懷相關課程學習表現」、「尊重生命與關懷相關主題研習活動紀錄」、「各類服務社團活動或有其他關懷生命之具體事蹟」、及「基礎醫學相關課程學習表現」;業界比學界顯著地更重視「與個人專業成長相關之證照」、「照護實務培訓紀錄」、及「急救相關證照」。 研究者建議學校應設計培養學生照護能力之課程、增進學生自我與專業成長的動機及能力、強化學生的實務經驗及鼓勵學生規劃相關證照的取得、加強與業界夥伴關係、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的機制、追蹤畢業生臨床服務職場表現;業界應暢通與學界的對話橋樑、重視基礎醫學課程做為徵才時的參考;未來研究方向應可進行相關的縱貫性研究、比較不同學習檔案建立方式的功效、擴大至不同的學習領域進行相關研究。Item 運用AHP與資訊設計於客製化天然氣電子帳單之研究(2024) 鄭伊宸; Cheng, I-Chen由於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各國除了針對節能減碳推動多項政策,同時尋找更加潔淨的能源以取代煤、碳等高汙染耗能,這也促使天然氣被許多國家大量使用,然而2021年研究結果顯示,天然氣卻成為了近十年間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元兇。如何真正永續社會,還是需要全民擁有認知意識。臺灣約有四成的用戶數使用天然氣能源,然而現行帳單存在缺乏資訊設計與版面編排等問題,忽略介面舒適度與美感對使用者的影響,民眾較無法與其建立連結,並對於相關節能訊息、使用習慣等缺乏重視。此外,現行天然氣帳單仍以紙本流通為主,相對較不環保。本研究將就天然氣帳單之版面資訊、數據呈現方式及版面編排進行探討、改良,並採用層級分析法(AHP)製作客製化天然氣電子帳單原型設計,以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多數研究採用AHP研究方法時,雖然有了解使用者喜好的研究,但大多用於組織決策構面,鮮少有人將使用者作為決策主體,並運用於帳單等文件美感設計上。本研究之實施步驟:1.蒐集天然氣紙本帳單,分析及編排現況,進行必要資訊萃取2.彙整參與者在資訊架構、視覺編排與圖表符號構面及其次級層級偏好進行分析,草擬客製化帳單3.以使用者互動滿意度評量表(QUIS)彙集參與者的使用反饋並進行設計修正。期望透過客製化帳單帶給民眾專屬感,進而達到吸引其主動申請使用電子帳單之意願,以落實節能減碳之目的。後續遴選出偏好差異性較大之7位受測者進行QUIS量表調查,受測者滿意度普遍良好,證實應用AHP於以使用者作為決策主體之需求調查中,具有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