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Subject "academic achievement"
Now showing 1 - 20 of 5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Effect modification by parental education on the associations of birth order and gender with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adolescents(John Wiley & Sons, 2013-11-01) Cheng, C. C. J.; Wang, W. L.; Sung, Y. T.; Wang, Y. C.; Su, S. Y.; Li, C. Y.BACKGROUND: A child's gender and ordinal position within a family have varied implications on his or her personality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ether or not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 may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birth order and gender. METHODS: Basic Competence Test (BCT) scores of 290,588 young adolescents aged 15-16 years in Taiwan were analysed.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 was calculated as the highes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 the subjects' parents.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ssess the modification effects of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s on the associations of interest. RESULTS: After controlling for covariates, we noted a clear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rth order and BCT scores in Mandar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dditionally, boy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mean scores in Mandarin, but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 scores in bot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We also found the significant interactive effects of birth order, gender and paren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n BCT scores, in which the birth order and gender effects were more evident in higher-educated families than in lower-educated ones. CONCLUSIONS: This large cohort study confirmed that both birth order and gender may pose independent influences on BCT scores; moreover, such influences are significantly modified by paren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Item Failing boys?臺灣國中小階段學習成就性別差異現況及其可能影響因素之探討(2015) 李孟縈; Lee, Meng-Ying本研究旨在了解臺灣國中小階段學生學習成就現況為何,以及是否存在性別差異之現象。為了解國中小階段學生學習成就性別差異情形,採用了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及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iwan 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 TASA)兩資料庫資料,並以平均數檢定及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ical linear model)進行次級資料分析以涵蓋國中小階段之討論,探討可能影響國中階段學生學習成就性別差異之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根據TASA資料分析發現,女學生於國小階段之英語科學習成就顯著優於男學生,而根據TEPS資料分析發現,女學生於國中階段學習成就亦顯著優於男學生;二、根據TEPS資料分析結果,在考慮學生個人層次變項之後,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與師生性別配對並無太大關聯;三、不同性別學生的偏差行為、學校常規適應、學習投入及教育期望有顯著差異,且學生偏差行為、學校常規適應及教育期望皆會影響其國中階段學習成就;四、本研究考量之變項中,學生個人教育期望及所屬班級教育期望影響學生學習成就最多,其中班級教育期望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又大於學生個人教育期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也提出對教育實務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以供參考。Item 中產階級高中生能力表現的家庭相關因素:以TEPS資料庫為例(2008) 陳孟聰摘 要 近年來,一些研究指出中產階級學生的學業表現並不盡如社會所預期,大多數中產階級學生固然為高學業成就者,低學業成就者亦所在多有,因此,有必要了解相關因素對中產階級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情形。本研究旨在探討家庭相關因素對中產階級高中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研究資料取自2005年「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第二波高中學生調查資料,並以「綜合分析能力測驗」測得之能力表現值代表學生的學業成就。透過量化分析得到結論如下: 一、父親教育程度影響中產階級高中生的能力表現 二、家庭社經背景因素對中產階級高中生能力表現的影響力有限 三、家長教育行為受家庭社經背景因素影響 四、家長教養方式愈嚴厲,中產階級高中生的能力表現愈差 五、家長提供補習量愈多,中產階級高中生的能力表現愈好Item 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國小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2012) 陳羿伶; Yi-ling Chen本研究探討我國電子白板應用於國小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透過廣泛的檢索搜尋到148篇的相關研究,再篩選出符合本研究需求的論文共計62篇,並依照不同的學習成效面向將分析側重於學業成就(54個比較數)和學習態度(30個比較數)兩個面向,調節變項的分析則採用固定效果模式(fixed-effects model)。 各個學習成效的效果量及其調節變項之分析結果如下:(1)學業成就的整體效果量為0.3947,有四個調節變項影響學業成就,其一是學科領域,國語文的學業成就顯著優於英語和社會,數學的學業成就顯著優於英語、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其二是研究設計形式,單組前後測研究的學生學業成就顯著優於不等組前後測的研究設計形式;其三是控制組教學處理,其他教學方式的學生學業成就最佳,其次是一般傳統教學,最差的是無教學;其四是電子白板類型,使用實體電子白板和虛擬電子白板的學生學業成就顯著優於未說明。(2)學習態度的整體效果量為0.3466,亦有兩個調節變項影響學習態度,其一是電子白板的使用時機,課後使用電子白板的學生學習態度顯著優於課間;其二是實驗組指導方式,將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時,教師採用小群體和混合的指導方式,對於提升學生學習態度的成效,顯著優於未說明的指導方式。Item 以縱貫學業表現檢驗大魚小池效應與見賢思齊效應(臺灣心理學會, 2012-09-01) 宋曜廷; 黃瓅瑩; 郭念平; 曾芬蘭在社會比較效應中,大魚小池效應和見賢思齊效應是最常被探討的,不但在學業自我概念的變項上累積許多實徵證據,後續研究更指出這些效應可延伸至學業成就。然而,無論是大魚小池效應或見賢思齊效應,在與長期學業成就相關的研究上皆缺乏合理的驗證標的。因此,本研究在兩方面延伸並擴充以往的研究:首先,在變項檢驗方面,同時以兩種縱貫性的學業成就-在校成績和標準化大學入學考試成績-來檢驗大魚小池效應和見賢思齊效應。其次,在檢驗方法上,除以整體學校分析法來重複驗證過往的研究結果外,另創相鄰志願學校比較法,來比較學業能力相近的高軌學校底端學生和低軌學校頂端學生的學業成就差異。本研究發現,當以在校成績為依變項時,整體學校分析法和相鄰志願學校比較法都支持大魚小池效應而未支持見賢思齊效應,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然而以標準化測驗為依變項時,整體學校分析法和相鄰志願學校比較法都未支持大魚小池效應,也都未支持見賢思齊效應。Item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中免試入學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2015) 賴政安; Lai, Cheng-An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採用不同免試入學管道的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現況及差異,並且上述變項之間的相關性及 對於學業成就的預測力。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修編之「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問卷」為研究工具,內容共分為三部分:「學生背景」、「學習動機」及「學習態度」。研究對象為103學年度基北區技術型高中設計群透過免試入學管道(含一免及二免)入學之學生,採分層叢集抽樣方法方式進行,取得有效問卷376份。依據資料分析結果,獲得研究結論如下:一、經由一免與二免進入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與態度;二、經由一免與二免進入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有相近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三、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之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間具高度相關;四、十二年國教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學習動機能有效預測學業成就。Item 協同式培養對國中生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2011) 賴冠瑋; Lai, Guan-wei本研究旨在探討協同式培養是否能解釋國中生學業成就表現的差異。過去研究顯示家庭中的經濟、文化與社會資本對學生學業成就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美國社會學者Annette Lareau(2003)融合三種資本的觀點提出協同式培養(concerted cultivation)理論,強調美國中產階級家長透過課外活動的安排、教育組織的干預,以及說理協商的親子互動,讓子女在教育機構中獲得合適的資源,在教育過程中習得積極的態度、理性的思考、權益的爭取、成就的自信與面對權威的優越感,進而取得遠較勞工階層與貧窮家庭子女為高的教育成就。為瞭解協同式培養在台灣脈絡中的情形,本研究運用二階層驗證性因素分析(HCFA)、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與結構方程模式(SEM),討論協同式培養的現象,及其中介解釋社經地位影響學業成就的效果。研究資料取自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第一波與第二波的數據,研究結果發現:一、台灣脈絡存在協同式培養概念,但各因素構成與比重異於美國。二、協同式培養行為在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中有顯著差異。三、協同式培養對學習成就有正向影響。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家長培養子女、學校教師、教育行政單位以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Item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中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2010) 葉芯慧本研究為探討原住民及非原住民國中生之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關係。本研究係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稱TEPS)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和國科會共同規劃的全國性長期的調查計畫所提供之國中樣本及家長樣本作為研究資料來源,並採用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加以分析,所得之結論摘述如下: 一、國中男生之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較女生為佳,但在學科表現及學習成就略低於女生。 二、原住民族群在親子關係較其他族群為佳,但在自我概念、學科表現、學業成就顯著低於其他族群。 三、律師、法官、會計師等第五類社經地位國中生之親子關係顯著低於其他類別,但在自我概念、學習表現及學業成就顯著高於其他類別 四、性別及是否為原住民對親子關係有交互作用存在,其中非原住民男顯著高於女生,原住民則無顯著差異。 五、社經地位與是否為原住民對學科表現評量有交互作用存在,其中非原住民不同等第社經地位差異達顯著,原住民則無顯著差異。 六、社經地位與是否為原住民對學業成就有交互作用存在,不論是原住民或非原住民其不同等第社經地位在學業成就上皆有顯著差異。 七、非原住民之自我概念與學科表現評量及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有顯著正相關,但原住民族則無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原住民族於親子關係顯著高於其他族群,但是在自我概念、學科表現及學業成就皆顯著低於其他族群;另,非原住民之自我概念與學科表現、自我概念及學業成就皆有顯著正相關,原住民則無。此結果可供教育行政機關制定教育政策參考。Item 台北市兩所國中學生同儕情感關係、學業成就與自尊關係之縱貫性研究(2008) 葉懿萱; Yi-Hsuan Yeh本研究為一項有關國中生同儕情感關係、學業成就與自尊關係之縱貫性研究,主要探討國中生三年期間自尊之變化情形,以及七年級與八年級之同儕情感關係、學業成就對九年級自尊之影響情形。於九十四學年度開始追蹤就讀自台北市兩所國中隨機抽出之211名七年級學生,經過三年追蹤得有效之樣本180人(追蹤率85%) 。所得資料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多元迴歸分析、t檢定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整體自尊、學業自尊、社會自尊與自尊五大組成要素三年間均呈現中間偏正向的情形。 二、研究對象之學業自尊、安全感、歸屬感及使命感在三年間均呈現穩定的狀態,但整體自尊、社會自尊、自我感及能力感在三年間有明顯改變。 三、性別、七年級同儕情感關係與學業成就會影響九年級的自尊;但控制先前自尊後,僅七年級同儕情感關係仍為九年級社會自尊與歸屬感的重要預測變項。 四、控制八年級學業自尊後,八年級學業成就仍對九年級學業自尊有正向預測力;控制八年級社會自尊後,八年級學業成就對九年級社會自尊有正向影響力。Item 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生學業成就與高層次思考能力影響之後設分析(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3-12-??) 廖遠光; 張澄清; Yuen-Kuang Uao; Cheng-Ching Chang本研究透過系統化的文獻分析探討問題本位學習(PBL) 對學生學業成就及高屑次思考能力的影響。木研究以後設分析法分析f 間內PBL 成效相關研究共的篇(學業成就計有的篇、高層次思考能力則為31 篇) ,結果顯示PBL 對於學生學業成就及高層次思考能力具有顯著地:,£向效應,整體效應量(ES) 分別為0 .4 1 及0.70 。本研究進一步發現,學業成就會受到兩個調節變項(學科頓域及教學期間)之調節作用而且現差異;高層次思考能力則會受到七個調節變項(學習階段、學科續域、PBL 類型、數{立平台與教材、教學期間、評量方式、及能力類型)之調節作用而早現差異。Item 國中學生學業成績、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表現之研究(2012) 周海安; Jhou, Hai-An本研究旨在瞭解研究者服務之國民中學學生之體適能現況,並調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之動靜態生活情形,用以探討學生的身體活動狀況和體適能表現,以期做為本校日後推動身體活動的基礎,並據以擬訂相關目標、策略與行動方案。其主要研究對象以新竹市立光華國中在學之七、八、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100學年度第一學期三次段考成績,各年級(國文、數學)各科總成績前10%身體健康學生與全校各年級學科(國文、數學)各科總成績後10%身體健康之學生,分別為國文科高成就組、國文科低成就組;數學科高成就組、數學科低成就組學生為樣本進行分析比較,並以採用國際身體活動量表中的自填短版問卷及體適能檢測結果為研究範圍。其所得結論如下: 一、國、數學科成績高成就學生的體適能表現皆優於國、數學科成績低成就學生。 二、國、數學科成績高成就學生的身體活動量表現皆優於國、數學科成績低成就學生。 三、國文程度中,高活動量表現優於不足活動量及足夠活動量,而數學程度也是高活動 量表現優於不足活動量及足夠活動量。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殷切期盼政府行政相關單位,將體適能及身體活動量列為國人健康指標的首要目標,而教育行政單位,應落實朝向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適能表現及身體活動量指引目標方向前進。讓孩子贏在體育課,期盼各級學校校長能推動「零時體育計畫」,展現出改革的魄力,落實零時體育的計畫和目標,相信在不久將來,勢必會在學校校園裡,注入一股新的運動風潮。Item 國中生動機涉入之分類結構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2-??) 張映芬; 程炳林; Ymg-FenChang; Biing-Lin Cherng當代教育心理學對學習動機的研究可區分動機信念、動機涉入、動機策略三大領域,但是針對動機涉入的研究較少,且國內外的研究也尚無動機涉入之分類架構。因此,本研究試圖建構動機涉入的分類架構,考驗其與觀察資料的適配度,並進一步建構「動機涉入模式」探討成就動機、動機涉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受試者取自台灣地區1224名國二學生,所蒐集的資料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本研究所建構「動機涉入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獲得觀察資料支持。二、本研究所建構的「動機涉入模式」獲得觀察資料支持,且變項間關係的假定亦獲得支持:求成需求能正向預測適應性動機涉入,負向預測不適應性動機涉入;避敗需求能正向預測不適應性動機涉入;適應性動機涉入能正向預測學業成就,不適應性動機涉入則負向預測學業成就。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理論及實務上的涵義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的建議。Item 國中生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相關因素分析研究(2009) 曾若蘭; Jo-Lan Tse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在學習生活科技時其個人因素(智力、學科成就、個人特質)和家庭因素(社經地位、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其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之間的關係,以提供未來從事創造力教學和研究之參考。 研究樣本為台北市某公立國中學生計233人。研究工具包括葉玉珠、吳靜吉及鄭英耀(2000a)所編製「創意發展個人特質量表」與黃隆興(2005)參閱Bourdieu、Coleman之文化、社會資本理論編製「家庭社會資本」、「家庭文化資本」量表以及張玉山(2003)之「構想創意」和「產品創意」評量表,再向受測學校取得學生各學科成就、智力。施測所得資料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和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歸納出下列結論: 一、 性別在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上有顯著的差異。 二、 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優異者,需以適度的智力為基礎。 三、 高社經家庭,能提供廣泛而優良試探環境,提升科技創造力表現。 四、 多元文化接觸、頻繁地閱讀課外知識,有助其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 五、 學科成就高者,有助於提升其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 六、 個人特質是影響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的重要因素。 七、 嚴格的家庭規範,對於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的提升並無助益。Item 國中生的心肺適能、壓力知覺與學業表現之研究(2013) 王中邦; Wang Chung Pang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是否有較佳的學業表現。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樟樹國中101學年度九年級之在籍學生,平均年齡為15歲,排除特殊生與研究資料缺漏之學生後,採計男生196位,女生173位,男女生合計共36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段考前一個月內測量受試者之心肺適能(800公尺與1600公尺跑走測驗)以及請受試者填寫壓力知覺量表,再收集學生第一次段考之國文、英文、數學等三科主科的段考成績,所得到的數據與資料以皮爾森績差相關、曲線估計以及單因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心肺適能、壓力知覺與學業表現三者之間的關係及差異。研究結果: 1.心肺適能較佳的學生其學業表現顯著優於心肺適能較差者 (p<.05);2.壓力知覺與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之關係皆呈倒U形曲線 (p<.05)。3.心肺適能較差的學生中,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以及壓力知覺較高的學生;心肺適能較佳的學生中,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也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以及壓力知覺較高的學生 (p<.05)。4.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以及三科成績之總平均皆顯著高於本研究在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中的其他組別 (p<.05)。結論: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為中等的學生有較佳的學業表現。Item 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 的相關因素探討(2015) 王綺涵; CHI-HAN, WANG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一年級學童的社會行為、體型、學業成就、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現況,也探究他們在幼兒園時的同儕社會地位情形,再分別檢測同儕社會地位、小一體型、學業成就、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小一學童社會行為的關聯。 本研究以127位就讀臺北市公立國小的一年級學童為對象,這些學童幼兒園大班時曾接受同儕社會地位測量,一年級時再由班級教師提供受試學童的性別、學業成就、身高及體重資料,並填寫「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量表」,家長提供受試學童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職業資料。經由SPSS 22.0的資料分析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女生的正向社會行為表現高於男生(遵守規範、合群合作、利社會),男生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高於女生(攻擊)。 二、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受試學童的社會行為表現有顯著關聯。 (一)在幼兒曾受爭議或被拒絕的學童表現較多的攻擊行為。 (二)在幼兒園曾受歡迎的學童表現較多遵守規範、合群合作、獨立與利社會行為。 三、體型與受試學童的社會行為沒有顯著關聯。 四、學業成就中下的學童表現較多的負向社會行為(退縮),學業成就中上的學童表現較多的正向社會行為(遵守規範、合群合作、獨立)。 五、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學童比家庭社經高的學童表現較多的負向社會行為,尤其是退縮行為;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學童比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學童表現較多的獨立行為。Item 國小三年級與六年級高低學業成就之男女學童對圖畫書的理解與觀察行為之差異(2011) 陳欣妤; CHEN, SHIN-YU本研究藉由實驗觀察與訪談法,以三年級與六年級高低學業成就之男女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兒童對於圖畫書的理解與觀察行為的差異。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理解能力」:a.六年級高於三年級。b.男生答對題數高於女生;但有可能是因為問卷題目類型比例不平均。c.高學業成就學生答對題數高於低學業成就學生。d.高學業成就學生的理解能力會因認知發展不同而有成長的趨勢,但低學業成就的學生比較沒有明顯的改變。e.六年級、高學業成就理解情緒背後原因的能力較三年級、低學業成就佳;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辨別出畫面中青蛙的情緒,但不一定能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代表仍無法掌握事件背後的因果關係。f.當無法理解時,學生會結合自我經驗和既有知識對畫面臆測,大部分的學生會回答出較為合理且符合自然定律的錯誤答案。g.各學科能力會影響理解能力。2.觀察行為:a.六年級、高成就學童注重大面積的物件;三年級、低成就學童注重有趣的細節;而女生又比男生更注重細節。b.高成就兒童讀圖有系統順序;低成就兒童則無固定方式。Item 國小低年級學童之家庭背景、課後照顧對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影響(2009) 李宜芸; Yi-Yun, Lee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低年級學童的家庭背景與課後照顧與其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六所台北縣、市公立國民小學的二年級學生,共820人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國小學生學習行為量表」及「學童課後安排及照顧時間安排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運用SPSS 10.0版統計套裝程式,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主要發現如下: 一、國小低年級女生在學習行為或學業成就上,皆比國小低年級男生有較好的表現。 二、家長雙方的教育程度對於國小低年級的學童在學業成就上的表現有相當的影響力,家長教育程度較高,子女的學業成就較佳。 三、家庭社經地位提高,家長擁有較好的職業,收入也較多,因此有利於提高子女的學業成就表現。 四、子女數的增加,分配到每位子女身上的資源則相對減少,當國小學童為獨生子女時,其成績總分表現最優,而當家中共有二名子女時,在國語成績方面表現最好。 五、無論國小低年級學童在放學後是由家長、安親才藝班或學校課輔班來照顧,僅有學業成就會有差異,對其學習行為並無顯著的差異。 六、身處於小家庭結構之國小低年級女生在參加安親課輔班的課後照顧後,能有效的預測其學習行為。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國小學童的家長、老師、學校行政、課後照顧機構、政府相關單位及未來相關學術研究之參考。Item 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合作學習教學法之實驗研究(2001) 林意梅; Yi-Mei Li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兒童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學習動機、班級氣氛及學習成就的影響。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取自台北市西門國小六年級兒童,受試者有178人,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其中實驗組採取合作學習教學法,控制組則維持原來講授、示範、練習的教學方式,兩組受試者同時接受每週一次,每次三節(120分鐘),為期六週之實驗教學單元。 本研究採前、後測實驗控制不相等組實驗設計,以「藝術與人文學習狀況調查問卷」及「藝術與人文學習成就測驗」為評量工具,對所有受試者進行前測與後測的評量,以前測為比較基準,組別(實驗組採「合作學習」教學法,控制組維持原來的教學方式)為自變項,而以後測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驗證研究假設。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合作學習教學法能更有效增強國小六年級兒童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學習動機。 二、 合作學習教學法能更有效促進國小六年級兒童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班級氣氛融洽。 三、 合作學習教學法能更有效提高國小六年級兒童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學習成就。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且進一步提出合作學習教學法在應用上及未來研究方面的建議。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恆毅力量表的編製及其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2019) 林雅芬; Lin, Ya-Fen恆毅力(Grit)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Angela L. Duckworth等人在2007年提出,所謂恆毅力指的是對長期目標的毅力與熱情。過去研究多以國中以上學生、成人為研究對象,少有研究者針對國小學童進行量表編製。據此,本研究即欲發展一套適合國內國小學童使用的恆毅力量表:正體中文版「恆毅力量表」(GS-TC)。本量表翻譯自Duckworth et al.(2007)所編製的「恆毅力量表」,在中文化修訂上分為三個部分,首先以225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預試分析,並針對預試結果進行題意修訂。根據項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GS-TC各題項間具有良好的鑑別度,且具有穩定的二因素結構,量表總題數也經刪題從原來12題變為11題。第二部分對407位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信度分析、效標關聯效度(五大人格特質-嚴謹性/自我控制/努力自我調節)的檢定及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GS-TC具有穩定的二因素結構,兩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穩定(興趣穩定性分量表α = .70,努力持續性分量表α = .78),且與各效標間的關係也符合預期,二因素結構大致符合適配度指標的標準門檻。最後再額外抽取53位國小高年級學童間隔三週後施測,結果顯示,GS-TC具有良好的再測信度(r = .52 ~ .64)。綜合上述,透過三群不同的樣本比較來看,GS-TC具有穩定的信、效度,且適合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此外,研究者進一步以GS-TC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恆毅力對學業成就、創造力的相關情形,結果顯示GS-TC與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及創造力有低度正相關。最後本研究針對GS-TC之後續研究與應用進行延伸討論。整體而言,GS-TC能有效測量國小高年級學童之恆毅力,亦能延伸探討其學業成就與創造力之相關,對教育、社會與人格心理學等領域具有實際應用的價值。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偏好與語文能力、學習成就之研究(2007) 李郁齡; Lee,Yu-ling本研究發現高年級學童對於課外讀物,喜歡程度前三高依序為漫畫、幽默笑話、謎語;學童選擇課外讀物內容還是比較喜愛看有圖畫的書;閱讀課外讀物最主要是為休閒娛樂;高年級學童當打開ㄧ本書時,多數學童只有對喜歡的書才能很快靜下心看。閱讀課表現與學童的語文成績比較,可發現「常被師長稱讚表現很好」的學童,有多數的人國語科成績落在優和甲;學童看電視和用電腦對於閱讀課外讀物的影響,顯示多數學童覺得自己愛看電視和用電腦之後,變得「漸漸變成不愛看書而愛看電視」、「閱讀能力變差」、「常誤用錯別字」、 「常寫火星文」、「不容易靜下來思考」;高年級學童閱讀的偏好與語文能力和學業成就的情形,較多的高年級學童認為總是和經常「寫作文很難,會產生文不對題」、「看很多圖片多文字少的書,會讓作文沒進步」、「看很多圖片多文字少的書,會讓課業成績變差」。發現閱讀課「總是」和「經常」「寫作文很難,會產生文不對題」的學童,有多數人學業成績落在乙和丙丁。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四點建議,作為閱讀課、圖書館、小學教師和教育當局實施深耕閱讀的參考。(一)對學校閱讀課之建議,制訂自一至六年級循序漸進的深耕閱讀課程,及早導正學童的閱讀偏向。(二)對學校圖書館之建議,應盡量將借還書庶務及說故事活動授權給圖書館志工分擔,而將時間與專業智能運用在主動與各班老師進行深入而全面的協同教學合作。(三)對學校及教師之建議,各班老師應善用圖書館藏書資源並結合圖書館老師的圖書資訊專業能力,合作進行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及深耕閱讀課程的協同教學。(四)對教育當局之建議,教育當局能正視學童語文能力普遍下滑,積極修改法源引進圖書資訊專業能力的圖書館人才進駐到小學,進行配合各科目課程規劃的全面而深耕的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及深耕閱讀課程的協同教學,建立學童循序漸增長的閱讀偏向,以提升學童的語文能力。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