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峻嘉"
Now showing 1 - 20 of 5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COVID-19疫情下大臺北移居者的移動性、恐懼與協商(2023) 盧宣妙; Lu, Hsuan-Miao以COVID-19因人群移動而擴散為核心,本研究探討政策的實行與新聞媒體的傳播如何使民眾感到恐懼與憂慮。在移動過程中,情緒對路徑和模式的選擇有密切關聯。由恐懼引起的的一連串防疫措施,不僅改變人們日常的移動模式、形成疫情下新的移動性,更建構出恐懼之地的想像。本研究以「他者」的概念進行恐懼之地的論述。病毒將人作為載體,藉由人們的移動而傳播。為降低病毒擴散的機會,中央及各縣市政府皆下令人們避免不必要的移動與群聚政策。甚至在確診病例數較少的縣市,由各地方首長為首,建立跨區域移入該縣市的障礙。此障礙設置間接區分了你我的不同。同時也透過新聞媒體作為中介,以增加疫情恐懼感的敘事方式,將大台北地區建構為恐懼之地。恐懼之地的想像不限於事件發生地,也就是居住在大台北地區人們的想法,而是全台灣人民一致共享的認知。隨著疫情趨緩,人們對恐懼之地的想像與認知也隨之消逝。當談論COVID-19的區域差異時,經常是以客觀的數據資料呈現各縣市的嚴重性差異。而本研究則從他者的概念切入,觀看以大眾媒體為中介,人們主觀的恐懼情緒與移動性,如何形成恐懼之地與安全之所的區域想像之異。Item Kuba、教堂、學校、鄉公所(2006-11-11) 張峻嘉Item Terroir意涵之探討(地理學系, 2017-11-??) 張峻嘉; 許嘉麟; Chun-chia Chang; Chia-ling Hsu「Terroir」一詞為法語的專屬用詞,在轉換為其它語言時,較難找到適當相對應概念的字詞。原先被應用於一地對農業的生產環境,特別是探討法國葡萄酒生產之地,隨後更廣泛被用於界定法國各項AOC(L’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的農食品,由此可知Terroir 在農業生產上的重要性及壟斷性。然而,Terroir 的意涵在時間的推演下逐漸轉變及擴大(特別是在法國)。Terroir不僅用於研究農產(食)品的生產環境,在全球飲食形態的轉變下,Terroir 成為食品安全的代名詞,並強烈的與在地連結,進一步成為地方認同的符號。因此此文藉由不同時期Terroir 的各項定義及研究中,分析其在農業、飲食地理研究中的角色,並對其定義和意涵做進一步了解和詮釋,期盼對相關研究提供另一思考及研究取徑。而在分析法文及英文有關Terroir 的相關研究後,本研究發現Terroir 的意涵的多元性,而現今各種的中文譯名均只能指涉某些面向,因此本研究建議Terroir 的中文譯名採用「地話」此一音譯的方式,使在應用上可以符合其複雜性。Item Terroir意涵之探討(2012-06-03) 張峻嘉Item 二林契作農村的轉變--以葡萄、紅龍果為例(2015) 陳怡婷; Chen, I-Ting彰化縣二林鎮為全台農村酒莊密度最高的鄉鎮,在其葡萄酒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藉由與「臺灣省菸酒公賣局」進行葡萄契作,累積種植技術並成為台灣種植釀酒葡萄的主要產地。在專賣制度廢除後,政府開放民間製酒並推行農村酒莊,二林因其契作歷史背景,當地農會積極推行葡萄酒產業,發展之初前景看好,甚至欲將二林打造為台灣葡萄酒鄉。然而榮景盛行不久,紅龍果作物便取代了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成為二林最主要果樹作物。故本研究借用地話(Terroir)的概念來作為分析的觀點,企圖瞭解二林契作農村為何經歷各種作物轉種而常有變遷,無法成為一個具有強烈土地依附的在地認同進而形成穩定的農村景觀。 研究發現造成二林契作農村的改變除了來自外在政策直接影響農村地景的劇烈改變外。透過地話概念的分析,發現,二林農民無論對葡萄酒產業或紅龍果的意識主要建立在對「人的認同」及對無地性的「物認同」,而非對作物所依附的土地產生認同後進而認同由此地所生產的作物,尤其在失去契作保障利潤下,農民一旦面對高經濟作物的出現,更容易捨棄當下的作物,進而改變農村地景,不易形成穩定恆久持續的農村。Item 以都市發展暨公車系統譚北北基的區域關係(2010-01-01) 張峻嘉Item 台北東區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消費者生活實踐(2011) 薛淳徽本文探討不同市場定位下的百貨公司,業者如何透過空間規劃與設計,營造出符合消費定位的空間,本研究以緊鄰東區商圈的SOGO百貨忠孝、敦化、復興三館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業者對於不同市場定位的設計,將能更完整的看出不同空間定位下的設計與規劃差異。在地理學研究中,重視人地互動過程,我們不僅需了解業者所建構的空間,還必需了解人如何於空間中活動,因此接著探討消費者進館後的空間的感受,以及人們在消費空間中如何建構自我身分認同與群體認同的過程,透過布爾迪厄的日常生活實踐概念,將更利於我們理解不同社經屬性消費者對於空間感受與認同的差異性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業者透過不同空間的規劃與設計,傳達出不同的市場定位氛圍與符號意涵,多數消費者都同意忠孝館是普羅大眾型百貨,敦化館是具有高品味、高格調的百貨公司,復興館則是時尚與潮流兼具的賣場,而在三個不同空間設計下,的確能吸引不同消費族群到館選購,走大眾化百貨路線的忠孝館,是多數消費者偏好的購物場所,精品百貨路線的敦化館則是經濟資本條件高的小眾消費者活動場域,復興館則是新時代具有潮流的百貨賣場,雖也能符合全客層消費者,但受到文化資本條件佳的消費群青睞。除此之外,不同社經屬性展現出不同的消費行為,例如女性是主要購物者,年齡影響消費心態與意願,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此種資本條件差異也影響消費商品與場域,並形塑出不同的消費品味。也就是說,不同社經屬性消費者會在空間中做出選擇,透過消費空間與消費商品以從中建構自我認同及群體的認同感,透過這三館的比較我們也就能明顯地看出不同消費族群間所展現的消費行為差異。Item 嘉南沿海地區虱目魚地景之建構(2012-06-03) 張峻嘉Item 嘉義縣志‧卷六‧農業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2009-12-01) 張峻嘉Item 嘉義縣農業的行銷與創新--專訪嘉義縣政府農業局徐菱松局長(嘉義縣文化局, 2007-08-01) 張峻嘉Item 土地價值變化看鄉村農業發展--以新北市三芝區為例(2012-06-03) 張峻嘉Item 地史取向研究方法在地方與區域研究初探--苗栗南庄地區的個案分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 2007-06-01) 王秋原; 張峻嘉; 趙建雄Item 地話 (terroir)意涵之轉變:以法國勃艮第葡萄酒區為例(2010) 劉富美; Liu Fu Mei「地話」一詞涵義從「葡萄樹生長的自然環境」,擴展為「具有領域權的特定空間」,人們長期與這塊區域互動下,產生了認同和共同記憶,建構出葡萄栽種區的地方意象。本文以法國勃艮第葡萄酒區為個案,探究造成地話意涵轉變的原因,結果顯示,在全球化浪潮下,勃艮第人們藉由「創制 (invention)」聖文生節和印有遼闊葡萄園的酒標,將當地特有的地方意象-葡萄酒-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的籌碼,勃艮第地方透過節慶和符號等策略,做為地方再現的方式。其次,經由法國國家層級制定「法定產區制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 AOC)」政策,這個政策不但成為日後歐洲共同體的葡萄酒規章依據,也是歐美貿易協定的談判基礎。此舉既賦予「地話」法律依據,同時讓葡萄酒間的差異根植於土地,這種「壟斷地租」的特性,成為葡萄酒特殊且無法複製的文化宣稱。Item 埔里茭白筍產銷性別空間之研究(2009) 洪玉津埔里地區在民國七十年代因應稻田轉作促成多元化的農產經營,由於自然環境符合茭白筍生長的需求,農家以生產茭白筍為業,且在當地興起集貨批發的販運事業,農民則因長年種植研發出專屬本地的管理技術,配合農會產銷制度的輔導,茭白筍量產的規模領先台灣其他鄉鎮,形成地區性專業栽培的作物。 埔里鄉村的居民從事一級產業的茭白筍生產,農村社群的日常活動依循農作物生長時序的勞務進行安排,由於茭白筍市場化的商品販售,促使產銷歷程中的農事勞務和銷售加工逐漸改變男主女副的家庭式生產,發展出專業化的兩性勞務分工。本研究透過社會性別對於兩性角色期待「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探討埔里地區茭白筍產銷勞動空間兩性身體出現的動機,理解個體遵循自身男女本分的認知進行勞務而形成空間的實踐。發現婦女認知的家務範圍超出家屋的實體空間,往外延伸至男性工作勞動的公領域;補給性質的農事雇工則以女性為田間勞務的主要從業者,女性勞動和工作女性化導致生產歷程的操作空間呈現女性化。批發茭白筍的商業買賣在家屋空間進行,女性以家務認知觀念處理農產品的集散,在自家從事維持家計的生產活動,此外多元的銷售通路促使鄉村婦女參與農產品的加工製作;近年來針對茭白筍的創意開發以及受到符號行銷的影響以「美人腿」推出食品料理等相關商品,這些衍生產業結合婦女非正式就業、臨時彈性的勞力特性得到發展,女性從事茭白筍商品化銷售的勞務,進而強化銷售空間的女性化特質。性別的空間秩序是社會建構的產物,農村生活空間的性別屬性依循工作和家庭而性別化,兩性則以社會性別規範的框架實踐個體認知的本分,在已性別化的空間中產生跨界進而改變空間的性別屬性。Item 墾丁地區消費空間之形塑過程與轉變(2009) 郭忠昇墾丁地區是台灣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是國家公園,也是高級渡假飯店,更是台灣知名的夜市,因而每年的旅遊人數高達五百萬人次以上。過去的墾丁地區,只是一個邊陲的的小漁村,居民過著漁獵生活與受雇於公家機關,但由於公部門與外來資金的介入,經歷多次的地景意義的轉變,從國家風景特定區至劃分為國家公園,是一種自然保護區(natural reserve)的概念,如今卻成為商業蓬勃發展的遊憩區,展現的意義與先前規劃迥然不同,實為本研究之初衷。 本研究主要以Lefebvre提出空間生產的三個向度:「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再現空間」來作為分析墾丁空間的主要架構,這三個面向勾畫出墾丁地區空間的全貌,最後聚焦於「空間再現」與「再現空間」兩部分。探討規劃者對於空間形塑的影響,因而居民生活空間被限定、統治,國家風景區和國家公園設立使得空間資源商品化,至後期渡假飯店設立,以支配和改變社會空間,但在空間的另一端也有反抗的力量,居民不滿官僚系統的規劃、安排,限定了他們原本的生活空間。因此,使用者「想像」企圖透過其他方式占用空間,消極的改變原本的生活空間,如夜市、消費者自發的節慶、民宿裝修……。兩股不同方向的力量藉此在重疊的空間中進行爭奪與塑造。但近期社會的消費文化擴散進而影響墾丁地區,逛街成為一種消費方式(或儀式),透過媒體傳達給消費者,消費者進而帶動空間的轉變,再度強化墾丁地區消費空間展現出不同的風貌。Item 大林排仔路郭姓宗族的遷徙(嘉義縣文化局, 2009-03-01) 張峻嘉; 林思婷Item 大湖草莓的社會資本與地方符號之研究(2014) 洪承鈞大湖鄉為臺灣的草莓之鄉,其草莓種植面積與總產量皆遠高於其他鄉鎮,提到大湖便會想到草莓,「大湖」二字儼然形成一種符號,指向草莓。過去多從氣候環境的角度討論大湖鄉的區位優勢,然而這樣的論述並無法解釋與其氣候環境相近的鄉鎮為何無法成為另一個草莓之鄉。本研究以鑲嵌於地方社會中的社會資本及社會網絡做為取徑,討論大湖鄉如何與草莓產業產生連結,並從其田間管理及運銷通路來討論其在產銷環節上的優勢,最後以符號論述的角度看大湖的地方社會如何將「大湖」二字符號化,並從中壟斷對「草莓」的論述權,使其成為在草莓生產及符號論述中皆無法被取代的草莓王國。 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如下:(一) 透過緊密的社會互動與交流,大湖的草莓農得以擁有穩定的生產要素供應輔助草莓產業發展;(二) 利用歷史脈絡、產量及規模脈絡、產銷網絡脈絡及休閒農業脈絡,大湖擁有了對草莓的壟斷性宣稱,再利用恆常、日常、非恆常亦非日常的符號意象強化物,使得「大湖」的所指直指「草莓」;(三) 利用社會網絡,大湖草莓農得接觸其所需要的生產要素,亦可擴散對於草莓的符號論述;利用社會資本,使大湖草莓農降低生產要素取得及擴散符號論述的困難,社會網絡及社會資本的運用,有助於大湖草莓農經營其草莓產業。Item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時空節奏之研究(2013) 戴佳容目前農民市集之歷年文獻,多將其置於全球食品安全危機下,一種對現行產業化農業體系之在地食物反思消費空間。在此,生產者自產自銷且與消費者當面互動,進而形成各式社群特色的農產業之市集樣態。台灣農民市集的地理學研究,則聚焦於農民市集活動日之社群關係空間形構過程。 然而,在非市集活動的時間裡,物的生長節奏及農民市集攤商的生活節奏,如何在物、人、地的時空軌跡之中,合奏出地理學傳統下,生產邏輯與銷售邏輯之「在地」、「當季」,以及「友善環境」的理解方式?本文以時間地理學作為分析視角,藉由日常生活與市集活動實踐之時空節奏,探討農民市集攤商、物以及地景的互動過程。Item 布列塔尼可麗餅(Crêpe)的在地形塑與再現,美食與觀光(2011-05-20) 張峻嘉Item 布列塔尼可麗餅(la crêpe)的在地形塑與符號消費之研究(2011) 許嘉麟; HSU, Chia-Ling法國布列塔尼可麗餅特色是使用蕎麥麵粉製做餅皮的薄餅。本研究欲探究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如何發展出以可麗餅為主食的飲食文化,使可麗餅成為布列塔尼文化的代表之一。另外,探究可麗餅作為全球的法式飲食的擴散、流行及融入在地的方式。 首先,利用地話(terroir)概念由布列塔尼當地的自然條件、人文背景,分析可麗餅飲食文化在布列塔尼地區如何形塑和發展,藉由文獻資料及統計數據得出可麗餅與布列塔尼的在地環境、歷史發展均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且經由實地造訪布列塔尼和訪問布列塔尼人,了解可麗餅在布列塔尼的普遍性及重要性。其次,使用可麗餅的相關文獻及數據,得知可麗餅在法國本土、法國海外殖民地、日本和台灣的傳播情形。之後以符號消費的概念,了解可麗餅在台灣不同的消費形式,背後的符號意涵為何,建構出可麗餅得以在他地傳播及銷售的因素。 經研究過後,得出以下研究結果: 1、利用地話來解釋可麗餅在布列塔尼的在地形塑不能僅由環境條件來看,需要地話的四個面向(營養物、空間、意識、廣告)才能完整了解。意謂飲食文化的形成需當地環境和社會背景的加以結合才得以確立。 2、可麗餅在「Crêperie gourmande」標章建立下,再次強調使用布列塔尼當地產品才是「本真性」的布列塔尼可麗餅,意謂再度重申布列塔尼與可麗餅之間的關係。使可麗餅縱使在他處均可看到其蹤跡,仍無法抹滅可麗餅發展於布列塔尼及布列塔尼在地生產之於可麗餅的獨特性,達成布列塔尼在地對可麗餅的獨佔及壟斷。 3、不同的符號所指,像台式的在地攤商和一般餐廳追求具有法國「本真性」的可麗餅樣式,即造就不同的可麗餅符號消費,符號的差異性不僅展現在銷售方式和地點上,更吸引不同的客群,符號成為消費的主宰。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