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志鏗"
Now showing 1 - 20 of 5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上海清心書院(Lowrie High School)與晚清新式文教事業的發展(2014) 游巧玲上海清心書院(Lowrie High School)為北美長老會的傳教士范約翰(John Marshall Willoughby Farnham, 1829~1917)於1860年創辦的學校,也是他傳教事業的中心。范約翰運用多角化經營手法進行宣教、教育、行醫、辦報等活動,使清心書院成為他新式文教事業的核心。 從清心書院的校史沿革中,可以看到該校發展上的三個特色:經費朝向自主化、以職業教育和英語教學聞名,還有走向中國化的過程。這些特色也表示,教會學校隨著中國的政治局勢、教育政策與教會在中國發展等因素下,必須不斷順應時勢,屢作調整,才能延續下去,圖時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范約翰在清心書院中創辦「清心書館」進行出版印刷,也從中自行培育許多新式職業教育人才,並進入他曾參與的聖教書會與負責管理的美華書館工作。這些清心校友透過職業教育習得西方出版印刷技術,後來陸續進入相關機構工作,其中一批學生後來甚至創辦了商務印書館,也為中國近代新式文教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范約翰創辦的清心書館先後發行《小孩月報》與《畫圖新報》。《小孩月報》在性質上雖然屬於宗教雜誌,不過講述的並非專門深刻的宗教義理,內容有更多方面是在兒童啟蒙,文字淺白生動,配以精美圖片,符合兒童的心智發展,更翻譯許多外國文學作品、引介西學與介紹史地,被稱之為中國最早兒童啟蒙的報刊。《畫圖新報》繼《小孩月報》數年後創設,鎖定的讀者為一般大眾,因此宗教色彩沒有那麼明顯,商業性較濃厚。文字敘述則以官話為主,並夾雜文言,編排延續《小孩月報》的傳統,文字旁配以圖片,內容多為地理、天文、格致、化學、新聞、軼事,還有令人莞爾的漫畫,構築出一幅美麗的世界風情畫。Item 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1997-01-01) 吳志鏗Item 「中華兒童叢書」與國家認同形塑(1965-2002)(2008) 黃瓊玟筆者從事歷史教育工作,從授課教材及教學活動中體會到,現今的歷史教育已不同於早期的教學內容,也屢屢成為台灣社會討論的重要議題。對於歷史人物的介紹、特定事件、觀點及國家認同對象的不確定性,或是近年來歷史教科書的大幅更動,皆成為台灣社會爭議焦點。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視且屢有爭議,主要的原因在於歷史教育可以培養一個國家的國民意識基礎,影響國民對社會、國家的價值觀,更觸及國家認同的問題。 針對教科書與國家認同的探討已有不少相關研究。不過,目前兒童文學或童書仍缺乏由國家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兒童文學學者洪文瓊調查台灣的兒童讀物中發現,兒童讀物具備民族文化的展現的功能,因此兒童讀物不僅可以娛樂,也具備文化傳承的功能,是以應同樣具備塑造國家認同的意識。 本研究選定一套官方出版的兒童書—「中華兒童叢書」作為研究的對象。該套童書,自1965年開始出版,原由過去的省教育廳第四科成立編輯小組負責編纂,而後由教育部接手。「中華兒童叢書」不僅是一套官方主導的童書,並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經費,協助印製出版,透過教育行政的管道,分送全國各國民小學,提供兒童閱讀。其發行的時間長達三十八年,歷經多個不同政治領導時期,應有其探討的價值。故本文透過分析「中華兒童叢書」,來了解官方如何利用兒童書達成國家意識的塑造,及其如何建構認同的對象,以求從研究過程中呈現「中華兒童叢書」的題材所顯現的意義。Item 《京話日報》反映下的晚清新政(2010) 鄭淑貞庚子拳亂使中國面臨到最為嚴峻的考驗,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清廷正式由中央下詔變法,開始推動新政。新政時期的革新方案內容涉及的廣度與深度都遠遠超過之前歷次改革,內容由語言文字、製造器械等西藝層次擴展至政治、軍事、教育、法律等重要領域,影響深遠。 在倡導變法的同時,辦報熱潮也在發展當中。戊戌維新時期興起近代中國第一波辦報熱潮,對象是官紳,以開官智,倡變法為目標。庚子後又興起另一波辦報熱潮,此時辦報理念有進一步的發展,目標為開民智,對象為平民大眾,白話語體的使用也成為此時報刊的特色,北京的《京話日報》可說是此時白話報刊的代表。由《京話日報》觀察之,不僅啟迪民智、監督政府與嚮導國民,更積極的響應與鼓吹朝廷的新政,報刊創辦者彭翼仲本身更是親身參與新政的推動。 《京話日報》的報導內容與評論所反映的雖未能代表晚清新政推行情形的全貌,但以其位於北京地區,屬中國的核心區域,又兼具有日報的性質,有其區域性亦兼有全國性,仍可藉此對晚清新政實行情形有更多的瞭解。本文旨在以《京話日報》為文本,針對教育、警政與司法三方面來觀察晚清新政的推行情形,藉由民間報刊的報導呈現出在官方政策制定下民間的觀感與實際推行的成效,呈現出動態的歷史變遷,期能對晚清新政有更為整體的瞭解。 先前的研究成果多從大略發展脈絡、官方史料及後來之成果來觀察,就制度變革層面而言,新政可說是成果斐然;但透過《京話日報》,以民間的角度,就實際施行過程來看,卻是弊端叢生,以致成效不彰。本文所呈現的主要是當時北京一地的情形,相對於當時全國範圍的廣闊,新政真正的施行成效如何,只能算是小範圍區域研究的初步成果,尚未能全面探究晚清新政的全貌,期望日後隨著更多深入民間基層的研究成果的累積,對晚清新政有更為整體的瞭解。Item 傅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1988-06-??) 吳志鏗Item 傅山--清初明遺民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88-06-01) 吳志鏗Item 出幕入仕:清末民初(1840-1920)幕僚的轉變(2006) 陳雪芳清末民初幕僚研究經常被等同於幕府研究,幕友、幕僚、幕職定義混淆不清,以致造成晚清幕僚研究成為清末督撫權力擴張研究的附屬品,阻滯了研究的延續性。 清代幕友、幕僚本應非制度,而是一群體。所謂「幕僚制度」,只能視作是一約定俗成、深具彈性的規則,所以不被制度史研究重視。清末民初幕僚的轉變,可說是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是從群體轉軌為現代化官制的體現,亦是民國如何承接前朝制度的考察,更是新時代如何承接舊制度人事的重要環節。 本文共分四章,約二十一萬餘字。第一章以官方文書釐清幕友、幕僚的定義、職能與管理,有別以往僅以汪輝祖幕學書籍定義。第二章提出清末因西力衝擊,幕僚也因應局勢變化,產生思想、職能、工作內容不同於以往傳統型態幕友的新式幕僚。包含經世幕友的出現、軍幕的再興與洋務幕僚的進用。晚清幕僚群體已經呈現幕友、幕僚、幕員多種型態同時並存發展。釐清晚清幕友已經消失的說法。第三章以前人未曾關切的角度,整理並提出朝野輿論,顯現時人對幕友的看法,藉以討論晚清制度改革前對幕友制度改革前幕友的存廢問題。第四章從章程、法規整理並證明清末民初幕友與幕僚轉軌的過程及去向。提出清末官制改革後幕職確實實施之佐證。Item 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以郭士立(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為中心(2013) 陳瑩真本論文由郭士立著作來探討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中的中國。第一章介紹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方法。第二章裡,介紹郭士立的求學經歷、他到亞洲後的傳教工作、他在中國前三次航海的所見所聞,以及鴉片戰後在中國的傳教事業。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別討論郭士立筆下的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宗教,郭士立的中國印象,不完全是來自他親身經歷、體驗,有許多是得自前人經驗。郭士立文章中,對中國歷史、地理知識掌握不清,這應是由於他並未實際到過中國內地。仔細分析郭士立對中國的描述,牽涉到傳教事業者,他會給予批評,未牽涉傳教事業者,則不吝給予讚賞。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裡的中國印象,可說是既豐富又複雜,而郭士立眼中的中國印象,是混合了「過去」與「現在」、「讚賞」與「批判」、「真實」與「虛假」。郭士立在論述中國時,多方批判中國不是,或者虛構中西交流歷史,都是因為他將自己當作一位「醫生」,要告訴西方人「中國真的生病了」。若要根除中國病灶,唯有使用「基督教」這帖藥方。因此,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中的中國,是透過宗教眼光透視出的中國,而郭士立筆下的中國印象,實反映出他熱切渴望令中國人改宗的寫作動機。Item 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晚清(1840-1911)救亡運動教材之編寫(2011) 周亞慧本論文以民國38年政府遷台後的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為研究文本,包含國編版民國42、53、58、63、70、76、79和88年等八個版本,以及審定南一、康軒和翰林93年至98年各版本,探討歷年版本教科書如何編寫「晚清(1840-1911)救亡運動」這一主題的教材,以了解時代變遷對於國中歷史教科書教材編寫的影響,並歸納「晚清救亡運動」的學術研究成果,選取在學術界取得共識的主題與觀點,或大致贊同的說法,依此檢驗教科書的編寫是否與時俱進,並建議哪些內容可以做適度的調整。 本論文分為七個章節論述: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和前人研究成果回顧。第二章為國(初)中歷史課程規劃之演變,探討〈國(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和〈九年一貫社會領域學習綱要〉對國中歷史教科書編寫之規劃。第三至六章分別為「求強求富的嘗試:自強運動」、「政教改革的先聲:戊戌變法」、「挽救危亡的努力:新政和立憲運動」、「滿清帝國的覆亡:革命運動」,每一章均從「章節架構和段落標題的安排」、「文字內容的編寫」和「圖表的選擇和設計」三個面向,分析、比較歷年版本教科書如何編寫「晚清救亡運動」的教材,並依據學術成果檢視教科書的相關論述。第七章做出結論。 經過上述幾個面向的探討發現,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受到「國家」立場和史學研究成果的影響,且「國家」的政策往往凌駕於史學研究之上。解嚴之前,國(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長期沒有太大的變化,都以革命運動為正統,對於其它改革運動則多予以否定或忽略,而革命運動介紹又以孫中山、興中會和同盟會為論述主軸。解嚴之後,教科書雖在章節架構上有所調整,但因教科書內容大幅度縮減的影響,審定各版本教科書對於「晚清救亡運動」教材的編寫,並未能突破民國88年版之內容。建議未來教科書的編寫應從學術研究成果再檢討教科書的相關內容,尤其是「新政和立憲運動」以及「革命運動兩個主題,並且可以利用補充教材、學習單製作或習作問題設計等方式,再多補充相關的史料和圖片,使教科書的內容能更加豐富和生動。Item 多元的歷史解釋與宏觀的歷史教育--以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的解釋為例(1999-01-01) 吳志鏗Item 從劉長佑初任直隸總督的整肅官箴看同治中興時期的社會治安(1997-05-01) 吳志鏗Item 從國家神道信仰到地方歷史記憶─玉里神社的演變(2017) 朱加恩在台灣的歷史發展當中,東部地區是非常特別的地方,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且無文字記錄的時間也相當長。從清領到日治時期,官方的勢力一直主導著東台灣的開發,玉里的發展面貌,往往也隨著官方對於東部開發政策的改變,而造成各時期發展的重點不同。 本文所探討的玉里神社是日治時期下國家神道的產物。因著政治與經濟的需求,從玉里的日籍移民的信仰需求演變成當局與地方有力人士之間互利共生的代表。隨著統治的需求以及戰爭的擴大,玉里神社也被要求負擔更大的任務,從原本所建構的角色不斷地進行轉換,日本當局賦予神社更多政治、軍事、統治與教化上的意圖,玉里神社的角色不斷地被放大,成為玉里人日常生活中心的一部分。 戰後,玉里神社所在地的產權由國有財產局接收,神社開始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榮民佔領居住,甚至將第一鳥居的一部分當作房舍的架構,原本神社入口旁用來紀念日本殉職警察人員的「表忠碑」,則被民宅包圍住,而大批與日本相關的文物在「外省人」的堅持下被拆除、毀壞。1972年因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的斷交,內政部於兩年後頒布了〈清除台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於各地展開大規模的「清除」活動。然而,在要點尚未公布以前,玉里神社在當時玉里榮民醫院院長的要求下,主動將其拆除。直至2008年,因政治與社會的逐漸鬆綁,過去國民黨政府所認定的「日本遺毒」重新被認定為花蓮縣定古蹟。 藉由老照片開啟了陳世淵等人對玉里神社的搶救,自發性的組成了玉里神社志工隊,在沒有政府經費的協助下,透過在網路上發聲與串連而開始了神社的環境整理。對玉里人而言,自發性的組成志工隊是為了搶救過去玉里的歷史記憶,是玉里重新建構地方認同的開始,因為玉里神社是屬於生活在玉里的居民的共同記憶,是不輸給其他地方的「玉里經驗」。 政權會改變、轉換,甚至中斷,但是歷史卻不會中斷。對玉里人而言,玉里神社所歷經的每一段歷史都是他們的共同記憶,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玉里神社的管理與維護一直是個問題,過去籠罩在玉里的黨國意識,使志工隊解散,地方政府無力也不想去解決居民非法佔住的問題,其他人在碰觸到這個問題時,也會迴避與佔居住民的利益衝突。作為玉里的重要歷史遺跡,玉里神社如何突破政治意識來延續歷史的脈絡與傳達? 本文藉由玉里神社的脈絡,探討它從國家神道信仰到地方歷史記憶的演變。過去日治時期的國家神道信仰、國民黨政府的大中國史觀,一直到晚近民間自主力量的興起,玉里神社的演變正好提供了一個窗口,以窺視不同的意識形態在政治、經濟、社會上,如何在信仰的場域產生互動。Item 戊戌風潮下的《格致新報》(2012) 侯雅玲《格致新報》是一部在戊戌年間發行,具有時代特色的科學類雜誌,辦報目標是傳播西學以開民智,力圖富國強民。本論文第二章討論《格致新報》的創刊與出版。該報刊的編譯群有中國人與法國傳教士,國籍與文化背景中西交互影響。該書除了介紹西方科學知識外,還報導了中國與西方的時事,並且提供答問專欄及論說專欄,讓讀者與編輯群有互動的空間。本論文第三章討論《格致新報》在戊戌年間主張西學強國的風潮中,關注的焦點集中於算學、實業、醫療、語文,當時大眾認為這四項主題,西方表現優於中國。第四章討論中國面臨存亡危機,中國知識分子提出大量的時務建言,表現在考試、教育、外交與經濟上的討論,呈現了當時中國人民的憂心、關切與期許,在整個改革中國的浪潮下,《格致新報》成為推動中國進步的眾多推手之一。Item 晚清媒體對政治社會秩序的觀察─以光緒34年(1908)《戊申全年畫報》為中心(2013) 林珍毓晚清新政立憲改革是清廷因應國家危機的救亡圖存行動,本文從《戊申全年畫報》出發,自庚子事變到日俄戰爭,清廷開始新政立憲改革,探討民間如何看待新政立憲施行,並觀察清廷政治權威在基層社會的實踐狀況。透過官方、公私部門的仲裁、民間反應三個面向,以及當時國喪事件報導,推論出以下四點晚清社會特色:第一,政府組織由官員開始呈現腐敗現象,新式警察制度從組織到職能缺乏統一規劃,差役在地方上仍然把持權力作威作福。第二,在公私部門仲裁方面,清廷宣佈廢除笞刑等政策,公部門的司法審判仍然使用舊式刑罰,私部門的宗族仲裁力量對家族成員仍具有影響力。第三,民間因應方面,清廷結合知識份子斥迷信言論,主張廟產充公以籌措新政經費,卻引發民間的反彈行動。最後,從《戊申全年畫報》兩宮逝世的國喪報導,發現國喪禮制並未被徹底執行和遵守,國喪期間出現諸多違制和失儀行為,《戊申全年畫報》呈現了晚清社會新舊雜陳的特色。Item 晚清有關消除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2006-11-01) 吳志鏗Item 歷史教材與史學研究:以清末「維新變法」為例之探討(2011) 王郁菁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能力。本研究是在啟發學生思考的前提下重新檢視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進而思考教科書該「如何寫」及「寫什麼」才有助於提昇學生思維能力。 本研究以清末「維新變法」為中心,比較教材編寫與學術研究成果間的差異。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實施至今已十二年,不過在「維新變法」內文編寫卻仍因襲部編本的陳年舊述,未有新觀點的提出。近二、三十年來中國歷史學界陸續對戊戌史事推陳出新,許多新論點顛覆了過去我們的認知。康、梁二人留下有關戊戌史事的著作都被證明是出於某些政治目的之刻意作偽。對照中國歷史學界在1980年代以後對「戊戌史事」的研究盛況,臺灣相對顯得不熱衷,這是受到國家意識形態的影響。而這一現況也是教科書在「維新變法」一事上只能因循舊述的原因。 在新課程綱要指導原則下,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但也是因新課綱課程時數減少的影響,高中教材內容有日益簡化的趨勢。面對日益簡化的教材,我們該如何兼顧歷史教學的理想,是本文探究的重點。本文首先探討「教科書」應如何編寫,才能不失歷史原貌又能符合課綱對於學生歷史能力的要求。一份富有啟發意義的教材文本,除了內文陳述具探索性、全面性外,最好能與學生自身經驗相連結,如此他們才有能力進一步進行思考。不過教科書內文有字數、版面限制,很難在教科書中放進太多的資料,我們可以從「教師手冊」內容進行改善。本文也對「教師手冊」進行探究,除了從教師的角度著手,提出對「教師手冊」的需求之外;也對「教師手冊」編寫提出建議,期能彌補教科書的不足。Item 歷史科疑難問題解答(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6-02-??) 廖隆盛; 彭小甫; 吳志鏗Item 比較台灣,中國,香港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對清末東北之敘述(2009) 劉珍如由本文列舉之台灣、中國與香港各版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可暸解到1990年代後,台灣、中國、香港都進行課程整合,開放民間編寫教材;並加強認同鄉土的教育觀;國際與外交形勢影響教科書的編簒,台灣與中國、香港的外在政治環境改變,會影響教科書的編寫開放程度。 從台灣統編版教科書由可看出近代東北歷史著重日、俄對華侵略的過程,認為可以激發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操,民國七十二年統編版到民國八十四年審定版以後,「反共抗俄」與「親美」政治色彩趨於淡化,加上教科書編輯中國史精簡化,使清末東北的敘述減少,從審定版教材中少見列強對東北外交政策。本文討論之香港教科書版本(1993年、2004年現代教育版與文達版)將清末外患側重東南海疆,對清末日俄入侵東北著墨不多;中國1993年與2004年人教版教科書強調英、法、美、日、俄列強對清末中國進行帝國主義的侵略,對清末東北的狀況,並不似台灣統編版詳述。對清末東北政治經濟影響甚大的日俄戰爭,甚至沒有出現在香港與中國教科書中。 從台灣統編版教科書到審定版教科書,在教科書上的編寫已漸脫離以往統編版時期反俄親美的的書寫方式,但審定版在內容精簡的情況下,對清末東北的敘述大幅刪減,不易看出教科書對列強的書寫;中國人教版教科書在1990年代以後的改變幅度不大,書寫方式側重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對清末俄侵東北的部份史實內容並未出現(如八國聯軍俄侵東北、日俄戰爭),可能與中國早期親蘇立場有關;香港教科書可見列強在清末租借港灣瓜分勢力時,猶能肯定列強對中國經濟與文化發展之貢獻,顯示英國對香港之長期殖民之影響,使香港教科書並不全面否定列強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層面。 本文討論之各版本教科書,多能依照史實敘述,但側重經濟政治,缺乏東北社會人文的發展呈現,學生鮮少親臨的感受。放寬學子視野,應持本國立場,容忍多元觀點,這是本文探討清末東北歷史事件中分析列強態度的目的,不僅為反映當今台灣、香港、中國之國情,也希望莘莘學子能學習放眼中國與國際間的互動,消除人我隔閡,培養鳥瞰全局的視野。Item 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訂與調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1994-06-??) 吳志鏗Item 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訂與調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94-06-01) 吳志鏗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