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算抄>之內容分析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3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東國」是朝鮮的別稱,很明顯的是以「中國」為座標原點,在文化的交流上,韓國曾像海綿般地大量汲取中國的文明,並恪守與中國之間的藩屬關係。在這樣的關係底下,韓國人並不是「被動」地承接外來文化,而是透過「主動」地學習,積極地轉化與創新,進而發展出自己的文化風格,本論文是由算學的角度切入,來探討朝鮮算學-「東算」的自主與轉化。
筆者以《東算抄》為例,來印證東算在經過世宗的奠基及肅宗的整備之後,所呈現出的張力。朝鮮算學可說是以《九章算術》、《楊輝算法》、《算學啟蒙》、《詳明算法》為基本核心,於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初再加入《算法統宗》,形成東算整備期算學內容的主要元素。東算家把這些元素融合成新的「化合物」。
《東算抄》雖以《算學啟蒙》的架構為參考依據,「門」面相似,「內裝」有所差異。主要由《算學啟蒙》、《算法統宗》中收錄數學題目,但其在解法上採取一題多解、靈活變換的方式,在題目類型上利用「已知」及「求解」的變換,創造出更多樣化的問題。再者,雖然參考了《算法統宗》,不過,卻未被其歌訣及珠算所影響,保存了籌算的優點。另一方面,對「率」的掌握,有優於中算家之處。在「勾股」、「開方術」、「方程術」方面,亦有相當的發展,可看出東算家以幾何問題建構出高次方程,並利用純熟的「開方術」來解題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從中窺見「天元術」的保存。
《東算抄》的成書時間恰為朝鮮算學整備期之尾聲,從其中已經可以約略看出「承先啟後」的樣貌,自世宗奠基期時所開創的成果,由《東算抄》中看到了「傳統」的保存,亦看見了「前瞻」的契機。
Description
Keywords
東算抄, 東國, 朝鮮, 算學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