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規作圖的任務分析與閱讀理解層次

dc.contributor楊凱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李建霖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9-09-05T01:10:15Z
dc.date.available2014-2-13
dc.date.available2019-09-05T01:10:15Z
dc.date.issued2014
dc.description.abstract基測試題對於尺規作圖評量的目的,在尺規作圖的閱讀理解,如何構圖並不是重點,理解為何如此構圖才是基測的評量目的。從尺規作圖歷程和閱讀理解歷程思考尺規作圖的閱讀理解時,其具體的元素和內涵為何?以及對應此元素和內涵的評量試題為何?都是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 本研究根據課程綱要、數位教師及專家的訪談以及透過文獻,將尺規作圖分成三類:基本、初階應用、進階應用尺規作圖。另一方面,將尺規作圖閱讀理解分成兩個向度,第一個向度為『尺規歷程』,分成三個元素:物件、動作、產物;第二個向度為PISA的閱讀素養檢視的歷程,本文稱之為『理解層次』,這個向度有三個元素:擷取與辨識、解釋與統整、反思與評鑑,由這兩個向度為架構形成九個理解面向;並對三種類型尺規作圖的九個理解面向設計相對應試題,以學生作答結果視為本研究之尺規作圖閱讀理解表現。 本研究以3(尺規作圖類型)×3(尺規歷程)×3(理解層次)三因子混和設計變異數分析,考驗尺規類型、尺規歷程及理解層次之間的交互作用。這三個因子中,尺規作圖類型是受試者間因子,尺規歷程和理解層次是受試者內因子。 研究結果顯示三因子的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二因子的交互作用也都達顯著水準,而三者的主要效果也都達顯著水準。進一步考驗單純交互作用及單單純主要效果。分析結果顯示9個單純交互作用全部達顯著水準;在27個單單純主要效果中,僅有2個未達顯著水準,其餘25個單單純主要效果都達統計的顯著水準。 最後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藉此發現中學生在尺規作圖在不同版本中閱讀理解上的困難,供日後的研究者去分析某個作圖內容的困難、複雜度在哪裡。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數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N0599401121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9401121%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684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尺規作圖zh_TW
dc.subject閱讀理解zh_TW
dc.subject三因子混合變異數分析zh_TW
dc.title尺規作圖的任務分析與閱讀理解層次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59940112101.pdf
Size:
3.12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