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監察制度的運作與奏摺文書的形成
dc.contributor | 莊吉發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葉信亨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3T10:23:12Z | |
dc.date.available | 2009-7-6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3T10:23:12Z | |
dc.date.issued | 2009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明清時代,關於走向中央集權、皇權高漲之政治趨勢,開始於洪武帝廢相,總結於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共經歷了大約三百五十年的時間,其中顯著的變化可分為二大方面。第一,為宰相制度-內閣制度-軍機處的演變,其主要趨勢為皇權的擴大、內閣權力的萎縮。第二,為言官系統的獨立地位到「臺諫合一」的轉變,其主要趨勢為言官系統向察官系統的逐漸混同、言官原有角色功能的逐漸萎縮消失。此二大趨勢,由洪武帝廢相、裁廢諫官與御史臺、設置六部都給事中開始,有明一朝在此二制度上,之後並沒有再產生大的變動。 清朝入關以後,大體上沿襲明代的監察體制,也因此必須面對此體制的缺失。然而清朝以一個少數邊疆民族入主統治中原,能夠長期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入關初期實為清朝能夠在中國奠定王朝根基的關鍵。因此清初順治、康熙、雍正諸帝,對於其所沿襲的明朝監察體制的看法,以及之後針對此監察體制的運作和改革,應為清朝何以能夠在入關初期奠定王朝根基的一個重要因素。清朝初期諸帝對於此二大趨勢的看法如何、對於其中的弊病如何加以改革因應、又諸帝如何將制度加以改革,乃為筆者於本論文所要討論的重心。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歷史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92220076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2220076%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416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奏摺 | zh_TW |
dc.subject | 奏摺文書 | zh_TW |
dc.subject | 監察制度 | zh_TW |
dc.subject | 臺諫合一 | zh_TW |
dc.subject | 言官 | zh_TW |
dc.subject | 察官 | zh_TW |
dc.title | 清朝初期監察制度的運作與奏摺文書的形成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69222007601.pdf
- Size:
- 832.21 K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