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閱讀不同特徵之幾何尺規作圖與說理文本的理解表現
dc.contributor | 楊凱琳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順良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5T01:09:57Z | |
dc.date.available | 2014-2-12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5T01:09:57Z | |
dc.date.issued | 2014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探討閱讀幾何尺規作圖及其說理文本時的理解目標為何,以及依據理解目標設計評量試題調查學生閱讀不同文本的理解表現,並探討不同類型的幾何先備知識如何影響學生閱讀尺規作圖及其說理的理解表現,以提供利於促進尺規作圖教學成效之建議。以桃園縣某區域大型國中八年級474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設計共三個階段:一、前測:以先備知識測驗卷施測,以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二、實驗處理:不同學生個別自行閱讀理解不同特徵之幾何尺規作圖文本,並以閱讀理解評量測驗卷施測;三、晤談:針對四個版本文本之高、低分組各取2位(共16位)進行半結構晤談。研究方法為量化、質性並重,量化部分採相依t考驗、One Way-ANOVA分析、單變項共變數(ANCOVA)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質性部分為考量16位半結構晤談學生的晤談內容與前測、實驗處理資料,以建構出閱讀尺規作圖與說理文本之理解歷程。結果顯示:(1)擷取再製能力、解釋連結能力均顯著優於反思延伸能力; (2)不同版本的「幾何尺規作圖與說理文本」對三個數學能力層次的表現未有顯著差異;(3)低閱讀能力組中,「問答式」文本在「概念心像」與「尺規操作」有較高的解釋力,「直述式」文本在「概念定義或性質」與「概念心像」有較高的解釋力;(4) 低成效學生傾向喜愛「作圖先」文本。本研究亦據此針對教學設計與未來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數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599401109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9401109%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675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尺規作圖 | zh_TW |
dc.subject | 垂直平分線 | zh_TW |
dc.subject | 閱讀理解 | zh_TW |
dc.title | 探討閱讀不同特徵之幾何尺規作圖與說理文本的理解表現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59940110901.pdf
- Size:
- 2.63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