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的幾何圖形理解能力展現情形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23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國中生的幾何圖形理解能力展現情形,基於Duval(1995) 所提出的四個幾何圖形理解,並參考Karpuz, Y& Atasoy, E (2019) 所發展的幾何圖形理解過程的學生行為指標,將幾何圖形理解能力分為四個能力,分別是知覺理解能力、構圖理解能力、論識理解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研究對象來自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的九年級學生共175位,透過「幾何圖形理解能力問卷」進行調查,將學生的回答進行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及歸納分析(Inductive analysis)。 研究結果顯示出,學生在知覺理解能力中兩個子能力的答對率分別為70.95%及52.99%;構圖理解能力的答對率為25.02%;論識理解能力中兩個子能力的答對率分別為36.45%及24.15%;操作理解能力的答對率為45.70%,表示學生在幾何圖形理解能力仍需要加強,尤其是構圖理解能力及論識理解能力。從學生的作答過程中可以發現,不少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使用視覺來判讀圖形,而不是利用數學的角度來判讀。在不同背景的學生中,認為幾何單元有趣的學生、認為自己幾何單元學得好的學生、幾何學習高成就的學生、圖輔成功組的學生在四個能力中的展現情形都較為理想,這也顯示出在數學學習及情意態度有正向發展的學生,能夠展現出較好的幾何圖形理解能力。在構圖理解能力中,僅在認為幾何內容有不有趣、認為自己幾何單元學的好不好的兩個分組中有顯著差異,這兩個背景調查皆為學生的後設認知,由此猜測學生的內在動機及情意態度可能會影響學生操作圖形的意願進而影響構圖理解能力。
none

Description

Keywords

幾何圖形理解能力, 知覺理解, 構圖理解, 論識理解, 操作理解, Geometrical figure, perceptual apprehension, sequential apprehension, discursive apprehension, operative apprehension

Citation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