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算學家莊亨陽及其算學研究
dc.contributor | 洪萬生 | zh_TW |
dc.contributor | 蔡蓉青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林芳羽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5T01:19:06Z | |
dc.date.available | 2016-09-01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5T01:19:06Z | |
dc.date.issued | 2014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中世紀時期之後,歐洲文化有了新的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許多數學名著都在歐洲流傳著,而歐洲的數學家分別對這些古書進行註解和研究,並寫出許多新的著作。也有許多劃時代的科學理論也都相繼誕生。 明末清初時,耶穌會為了維護在歐洲受到衝擊的神權與教權,因此有組織的派遣一批傳教士到東方傳教以開闢新的據點,為了獲得中國統治者與學者的信任,藉由當時中國修改曆法的需要,帶來一批天文學和數學著作,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數學傳入中國,康熙帝深知數學天文學是非常精確嚴密的科學,因此決定編纂《數理精蘊》,《數理精蘊》是部西方數學著作、中國近代一部非常重要的編譯作品,於清康熙年間製作,更被冠以「御製」二字,於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刊行。《數理精蘊》把當時已傳入、新傳入的西方數學知識編排的很有條理,也對於中國古代數學進行了比較性的研究。本文主角莊亨陽,即在《數理精蘊》的基礎下,對於其政務以及治理水患上,作了一系列的數學統整,並以《莊氏算學》一書聞名於世。 《莊氏算學》共八卷,其內容以幾何為主,包括平面幾何與空間幾何,內容有平方與立方帶縱、比例十法、空間中的多面體、幾何中的截積、併積、分積以及容面等。此外,在卷七末亦提到了有關測量、治理水患以及事務政策上的相關問題。 本論文將藉由上述的歷史回顧,探討莊亨陽如何在當年的時代背景-清朝海禁時期、水患頻傳的黃河與淮河,精進自己的數學知識。而在研究《莊氏算學》文本的過程中,筆者亦會就HPM的觀點,針對莊亨陽的數學思考模式以及數學概念,參考現今的教學現場以及教學教材,作整理與對照,希望能提供教學者在教學上的一些省思與助益。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數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99400314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9400314%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1840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莊亨陽 | zh_TW |
dc.subject | 莊氏算學 | zh_TW |
dc.subject | 差分 | zh_TW |
dc.subject | 比例十法 | zh_TW |
dc.subject | 截積 | zh_TW |
dc.subject | 容面 | zh_TW |
dc.subject | 重表 | zh_TW |
dc.title | 清代算學家莊亨陽及其算學研究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69940031401.pdf
- Size:
- 12.57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