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清末上海的京劇演出活動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2-06-??

Authors

陳芳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NTNU

Abstract

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起,上海正式對外開埠,建立租界。爾後,隨著太平天國等亂事爆發,大批難民湧入租界。許多戲曲劇種也隨之進入上海,上海因而逐漸成為清末中國南方的戲曲集散中心。崑、徽、梆、京劇先後於此爭勝,同時,因應上海本地特殊多元的社會文化,最後終以京劇獨占優勢,並發展出異於北方京劇表演風格的南派京劇。南派京劇的盛行,事實上也象徵了清代花、雅之爭的落幕。故本文研究其與各劇種之交流借鑑、表演藝術之特色、傳世之典型劇目及專業之演出劇場等,以勾勒晚清上海劇壇的京劇演藝生態。是知其演員多以文、武、崑、亂不擋,腳色家門之一專多能為貴。表演重視文戲武唱,講究特殊武技。無論在劇目、唱腔、唸白、妝扮或表演方式上,都勇於向傳統挑戰,尋求革新的契機。而光緒二十年(1894)以後,京劇坤伶與女班戲園崛起,促使女班行當漸趨完整,表演技藝日有提升。自同治六年(1867)第一家京班戲園「滿庭芳」設立起,至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止,上海先後共有百餘家劇場,由舊式茶園而新式舞臺,以供京劇表演。其數量居全國之冠,象徵上海已然成為中國的京劇演藝中心。因而名優雲集,各展所長,創編新戲,爭奇鬥巧。連臺本戲如《鐵公雞》、《濟公傳》、《三門街》等,享譽一時,皆為南派京劇的特有劇目。燈彩戲則由檢場之施放彩火特效,發展出較「火樹銀花」更為璀璨綺麗的新燈新彩。無論是《洛陽橋》、《斗牛宮》或《碧游潭》,都扎就異樣彩頭,或燃燭,或提燈,或運用電光,開啟了大膽突破視覺意象的京劇演出形式。而緊密結合時代變局所編演的時裝新戲,也在清末的上海劇壇率先豋場。如《黑籍冤魂》、《惠興女士》等時裝京戲,至少計有八十出(「齣」為俗字)。這些現象,都說明了清末上海的京劇演出活動,乃以一種革命者的姿態在持續進行著,彰顯了一種彌足珍貴的創作能量,這是歷史所應該給予正視的。

Description

Keywords

C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