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思考的歷史理論與實際-以國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國共關係演變之教材為例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3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研究綜合文獻分析法、教育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準實驗法的討論與實驗結果,已獲得如下的結論: (一)就創造思考的歷史教學目標而言,歷次修訂的國中歷史課程標準,即便在當今國中階段實施中的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均一再強調創造思考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 (二)就歷史教材設計而言,歷史教師必須瞭解歷史知識的特性,以及螺旋型知識體系建構法的基本精神,同時以教科書的教材內容為主軸,輔以清晰、合理而又具體可行的補充材料。 (三)就歷史教學方法而言,為了有效掌握創造思考的教學活動,教師應事先與學生商定課堂公約,課前也給予學生足夠的先備知識作為討論的基礎。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透過口頭獎勵、調整座位並要求輪流發表、每組相互評鑑分工的方式,可以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從實驗的結果來看,即便平時學業成就不高的學生,也多能熱烈參與,主動學習,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當然,在思考的深度與廣度上,必須循序漸進,充分準備,只要教師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創造思考的歷史教學目標應該不難達成。 (四)就教學評量而言,實驗班在有標準答案的紙筆測驗的平均成績 不如對照組,與兩班在教學實驗前的學業成績上表現大同小異。這可能是因為創造思考教學並非著重於求取單一標準答案的反覆練習,教學過程較傳統演講式教學重視情意方面的表現。 在實作評量方面,需要與學生溝通互評的目的,教師並要改良互評的方式,改由循環互評的方式。至於小組合作評量的落實與否,端賴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引導,以及讓學生確實輪流分工。努力程度的評量,對於紙筆測驗表現不佳的學生,可以從中獲得進步的榮譽感及感受到關注。 而在問卷調查方面,無論在量化統計或質性的分析方面:實 驗組學生認為創造思考的歷史教學讓他們在學習動機、學習成效的認知和情意方面皆有所增強。 雖然創造思考歷史教學有其優點,值得推廣應用,但是歷史教師在採用這種教法時,仍須注意到下列幾點:教師心態的轉變是教學創新的關鍵、課程教材的配合是教學創新的契機、調整評量的方式是教學創新的長久之計、未來研究對象及時間可以增加,以加強研究的可信度。

Description

Keywords

歷史理論, 創造思考, 國中歷史教科書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