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
    (2010) 劉慶餘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的師資培育課程發展情形,藉以瞭解其專業能力的內涵,並建構其專業能力的項目。   為達本研究之目的,本研究以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者先進行文獻的內容分析,並訪談不同級別的畢業系友,了解其接受師資培育課程的經驗,及其對於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專業能力的意見,經研究者彙整上述文獻內容分析與訪談意見後,編製成德懷術第一回問卷初稿,研究者待計劃口試後修正該問卷架構,形成德懷術第一回正式問卷。   本研究採德懷術意見調查,由師資培育單位、童軍教育專長教師、童軍總會或地方童軍會人員、以及課程教學與教育行政專家,共四個類別、二十三位諮詢委員組成德懷術小組。   本研究經過三回合的問卷往返,由諮詢委員書寫意見,逐步達成意見的一致性,建構出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專業能力的內涵與能力項目。   根據文獻的內容分析與訪談的結果發現,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其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歷程,依照童軍傳入我國後已近百年的時間序列,可以分做四個階段:(一)1949年,政府遷至台灣以前;(二)1955年,童子軍教育專修科成立後;(三)1968年,公民訓育學系成立後;(四)2002年,公民訓育學系更名為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其中,「公民訓育學系」以1994年,《師資培育法》公布劃分成兩個時期,顯示其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由純粹「童軍教育師資培育」走向「師資培育」與「非師資培育」並行的情形。   研究者綜合德懷術的意見調查結果,歸納出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的專業能力內涵有三:(一)「童軍活動」為童軍教育專長教師專業能力的基礎素養;(二)「戶外活動」為其課程能力,包括知識性、技術性、安全、環境等知能;(三)「活動領導」則為教學能力,包括組織、議題融入、活動帶領、創發、教學資源運用、評核等能力;並建構出其專業能力項目共有四十二項。   研究者根據文獻分析、訪談、德懷術調查的研究結果,提出幾點建議:(一)教育行政機關應正視師資需求情況與師資培育問題;(二)台師大需重視其「師資培育」的既有特色,在朝向綜合型大學的發展目標下,強化其獨特而專門的學術研究與教學服務;(三)公領系應優先解決課程師資不均的問題,重新檢視課程,進行內容與科目名稱的調整;(四)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童軍教育專長教師的夥伴應加深、加廣對「童軍」一詞背後的意涵的瞭解,並強化教師同儕間的對話與夥伴關係,在有限的條件下,逐步發展,達到專業能力的提升;(五)國民中學應基於相互尊重的立場,認同教師的專業定位,協助教師的教學事務;(六)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應加強與地方相關組織的合作關係。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研究者則認為:(一)繼續充實以「童軍」為命題的研究對象與素材;(二)改進本研究在方法與工具上的限制:包括量化方法的廣泛討論和質性研究的深入探究;(三)從更多文獻視野來研究「童軍」;(四)從本研究的發現來進行童軍專業人員課程的建構或是深究能力項目的具體實質內涵。
  • Item
    隔宿露營活動對國中生領導才能影響之研究 -以新北市某中學為例
    (2011) 薛家琪; HSUEH, CHIA-CHI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隔宿露營活動,對於中學生領導才能是否有顯著影響。研究方法採單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某中學國中八年級所有參加活動之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兩天一夜的隔宿露營活動中,包括搭帳、野炊、繩結等活動,以及領導才能等活動課程。 本研究採用王振德(2005)年所發展的「領導技能問卷」作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前與實驗後,分別進行前測與後測,並以描述性統計、成對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進行統計處理,以了解學生以及不同性別、參加童軍與否、是否有上童軍課程等各類別變項對於領導才能的影響。並將質性的半結構訪談資料進行分析,以深入了解隔宿露營對於領導才能的效果。 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兩天一夜領導才能的隔宿露營活動實施後,研究對象在領導才能各分測驗,皆有顯著的增進;男性和女性在參加隔宿露活動後領導才能的增進並無明顯差異;參加童軍團與否對於領導才能的增進,亦無明顯差異;有上童軍課程的則較無童軍課程者,領導才能有明顯增進。 二、學生認為影響領導才能的關鍵因素包括:「領導基本概念」、「口語溝通技巧」、「做決定技巧」、「團體動力技巧」、「問題解決技巧」、「計畫技巧」、「個人特質」等等。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相關研究的參考。
  • Item
    國民中學校園炊事場之設置及用後評估之研究
    (2011) 黎玉鈴; LI,YU-LING
    本研究旨在於瞭解桃園縣國民中學校園炊事場的設置現況及其用後評估,並進一步探討桃園縣國民中學校園炊事場可能之具體效益,以及場地設置規範與標準,並提供改進建言。 本研究以「文件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為研究方法,針對桃園縣境內五十九所國民中學,進行相關研究。本研究以相關表格、影像記錄、調查問卷等為研究工具,以桃園縣境內五十九所國民中學的總務主任、進行立意抽樣地選擇符合本研究設計的三十二所國中,依照各校師生比例,發出針對總務主任59份、教師100份、學生300份問卷進行問卷調查,並與有意願參與本研究的校長、教師進行訪談,以308位在校園炊事場進行體驗活動的學生之省思學習單,進行分析與歸納,獲至相關的訊息以為校園炊事場設置的相關意見。 研究結果有以下結論: 壹、國民中學校園炊事場之設置情形方面 一、桃園縣內各國民中學有五成四已設置了校園炊事場,校內的師生對場地均有使用上的需求。 二、桃園縣內擁有校園炊事場設備的學校,其校園炊事場規模上多屬中庸、中下的水準。 三、各國民中學校園炊事場於校園內的設置區位多設置在學校邊緣,以利免於聲音、氣味相互干擾。 四、各國民中學校園炊事場內設備全部備齊的學校並不多,約只佔二成一。 貳、國民中學師生使用炊事場的現況方面 一、國民中學師生使用校園炊事場的頻率以每班一年一次居多 二、教師於校園炊事場中之教學情形必須面臨不同的挑戰:如:「規矩的訂定與實施」、「秩序掌控」、「教學必須兼顧體驗、省思、多元、從容與實踐的精神」 三、學生於校園炊事場中的狀況多為認真投入、反應熱烈、團結合作、井然有序。 四、校方的管理與維護多為「消極的管理」、「被動地維護」。 叁、評估國民中學師生使用炊事場之實質效益方面 一、校園炊事場的設置對教師教學具有多元的幫助。 二、學生於校園炊事場進行學習體驗活動的收獲是多元的。 三、校園炊事場的其他可能途可以朝「多元功能」發展。 肆、建構國民中學炊事場的管理規則與標準方面 一、願意依課程安排,而使用校園炊事場的教師對於校園炊事場的期望: (一)行政領導者對於炊事場有以下期望:1.設備齊全、2.設備精簡、3.自然型態、4.良好動線、5.器物多元、6.適當區位、7.足夠空間、8.遮蔭功能9.操作體驗、10.展現創意、11.環保考量。 (二)教師使用者對於炊事場有以下期望:1.足夠空間、2.適當區位、3.合宜動線、4排水良好、5.設備齊全、6.符合需求的設計、7.給水便利、8.遮蔭功能、9.集合場地、10.雨備場地、11.足夠綠地、12.完善管理 二、國民中學教師、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校園炊事場前三者分別為「設計規畫型」、「童軍營地型」、「大樹蔭型」。 三、理想的、合適的「校園炊事場」的使用規則與管理標準方面:有關炊事場的管理辦法要件:(1)主旨(2)場地定位(3)管理(4)登記使用(5)責任 伍、學生在校園炊事場內體驗的學習效益,八年級學生在省思中較多共鳴的是「人際互動」、其次為「自我管理」;九年級學生在省思中較多共鳴之順序與八年級的相反。 陸、建構學校對建築與炊事場地進行用後評估的機制,有助場地與師生使用的關係更密切,並提升學校建築與場地的再造與進化的功能。 柒、學校設置校園炊事場設置須考量本身的需求,配合學校本身的空間、經費與專業管理與使用的人士,並邀請相關領域研發相關課程,以提昇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的境界,同時達到場地多元使用功能,亦能成為學校整體營造的重點之一。 最後,依據上述結論提出建議,並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1951-1957我國童軍教育的課程改革
    (2016) 黃于玲; Huang, Yu-Ling
    本研究以1951-1957年間童軍教育改革之法案為主軸,分析此階段童軍教育課程改革之歷史背景。 研究者以歷史研究法為主,並運用口述史方法,先瞭解童軍教育的歷史背景、並蒐集童軍教育文獻進行分析,以瞭解童軍教育改革歷程及改革內容,亦運用口述歷史的方法,訪談教師及學生,瞭解課程改革的歷史背景、形成原因、改革具體內容及對童軍教育與童軍運動之影響,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童軍運動創始於英國,盛行於歐美,1912年我國童子軍第一團成立於武昌文華書院,為中國發展童軍運動之濫觴。1929年教育部頒行之「中學課程暫行標準」,設置「童子軍」科目,自此童軍具備學校正式課程地位;而後於1934年教育部通令全國以童子軍訓練為初中必修科目,是全國學校實施童軍教育之嚆始,1937年頒佈「初級中學童子軍管理辦法」要求所有初級中等學校學生不分年級一律實施童子軍管理,所有初級中學學生一律接受童子軍訓練,欲將學生形塑為三民主義的少年兵。 值得注意的是,1951-1957年間教育部先後頒佈「初級中學童子軍組訓改進辦法」、「中國童子軍教育改進方案」、「初級中學童子軍實施綱要」及「初級中等學校童子軍教育實施計畫」,明確劃分學校童軍教育與童軍運動,將全校學生接受童子軍訓練作為組訓學生的「普訓」方式,變更為自願參加的「選訓」方式。此一變革確立學校童軍教育課程係採用童軍運動之原理及方法,而非強迫全體學生宣誓成為童子軍;童子軍團之成員皆為自願參與,以符合童軍運動自願參與之基本原則。
  • Item
    國民中學童軍教育教材未來發展方向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6-06-??) 呂建政
  • Item
    國民中學童軍教育教師現況調查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5-06-??) 謝美連
  • Item
    童軍自然教育思想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6-06-??) 李義男
  • Item
    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修訂意見之調查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3-06-??) 謝美連; 吳務貞; 林英貴; 游登鳳
  • Item
    童軍教育的發展趨勢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5-06-??) 呂建政
  • Item
    影響童軍教育實施成效之因素分析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83-06-??) 吳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