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7

沿革、宗旨與現況

本所於2004年配合國家本土化政策發展而成立,目標是培養具備本土關懷及國際視野的臺灣文史人才及優良師資。目前有5名專任教師及多位知名兼任教師。平均每年收15位台灣學生以及數名外籍生,外籍生以日本學生居多。目前共有50名左右在學學生。

國際交流

本所與多所國外大學訂有交流協訂。最受同學歡迎的是每年與日本山形大學的交流。寒假期間臺灣同學赴日本東北的山形大學,學習日本歷史、文化、街頭參訪、滑雪體驗。暑假則在臺灣接待山大同學。與廣島大學,有每年暑假的密集課程,也可以修習雙聯學位。其他也有歐美各國半年或一年的交換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

課程及活動特色

好吃、好玩、各式各樣豐富的課程內容,閱讀史料、歷史思辨、有效表達,進得了檔案館出得了田野,還能寫出得奬論文。課外辦理各種演講及學術研討會,把全世界重要臺灣史研究者請到教室。

如何入學

1.甄試入學:每年約9月報名,11月面試,準備研究計畫。通過者可提早於2月入學。

2.筆試入學:每年約12月報名,3月筆試,提供考試參考書目。

如何畢業

修畢規定的課程及參加學術活動外,須完成碩士論文。碩士畢業論文有多元選擇,可以撰寫學術論文,約3-6萬字。也可以用紀錄片、歷史小說、教案設計策展等多元形式。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移動與境界—臺北高校生・入管官僚竹內昭太郎的記憶分析
    (2021) 田中美帆; TANAKA, Miho
    1895年到1945年這段期間,日本被稱為內地、臺灣稱為外地。在日本統治中期1927年,本論的主角竹內昭太郎誕生,他的父母親都是從內地來到外地。進入舊制臺北高校高等科1年後,在「學徒出陣」中被召集入伍,以學徒兵的身份體驗過戰爭。戰爭結束後遣返日本。1950年,竹內被分發至法務省入國管理局,在職場入管接二連三地遇見臺北高校的舊識同窗。時代與移動讓臺日的境界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國境的出現與變動,帶給臺日境界什麼改變?個人的境界又是否出現變化?——這是本論試圖探討的三個問題。本論透過竹內昭太郎的個人回憶錄以及訪談,嘗試追溯竹內的人生,探索臺灣與日本之間移動和境界的變遷。
  • Item
    新舊政權夾縫中的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1945-1949)
    (2020) 賴冠妏; Lai, Kuan-Wen
      「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改制而來,臺北高校創立於1922年,為日治時期臺灣唯一一所「舊制高校」,舊制高校的特色在於,學生原則上得以免試直升帝國大學,並具有優於全島的課程、師資以及獨特的「自由自治」校風,該校培育的校友多為日本、臺灣社會各領域中的領導者。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並帶來與日治時期截然不同的學制,1945年11月,臺北高校改制為臺北高中,並於1946年6月起,與「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用同一校地,卻在1949年7月決議停辦,與師範學院合併,校地與校產皆歸師範學院所有,就此消失於臺灣人的記憶中。   臺北高中僅於歷史上存在的短短五年時間,正面臨新舊政權的交接之際,隨著新政權而來的新學制、語言與文化,改變了臺北高中的命運。本文旨在研究臺北高中的成立與廢校過程、學制、課程、學風等,期以建構臺北高級中學的全貌,並探討隨著新政權而來的劇烈制度、語言、文化改變,對於臺北高中以及其師生的影響。   雖然臺北高中存在時間相當短暫,卻正值戰後初期最為動盪不安的時期,誕生於二次大戰的終結,卻在緊接而來的國共內戰之下的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中殞落;乍看之下彷彿又與一般高中無異,然而其作為臺北高校的後繼者,不但承襲臺北高校的自由自治校風,對於當時的多數臺灣學子而言,仍是全島第一志願,因此在新制度之下,實為地位落差最劇者。生存於新舊時代的夾縫之間,具有相當特殊性的臺北高中,可說在同時期中等學校、甚至全島教育機構中,最能觀察到時代轉換之影響者。
  • Item
    臺北高等學校學徒兵的徵召與實態
    (2017) 徐紹綱; Hsu, Shao-Kang
    1945年3月,臺灣中等以上學生,以學校為單位接受徵召組織學徒隊,編入第十方面軍下的獨立混成旅團。此時全島中等以上學生,不分臺、日人,搖身一變成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二等兵,直到8月終戰為止。臺北高等學校作為培養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菁英學校,同樣接受徵召,與臺北高商、臺北一中、臺北二中等北部地區學校學生,一同被編入敢一三八六二部隊。臺北高等學校的學生成為學徒兵後,被分至第一中隊與第五中隊,其中更遴選數名學徒兵編入重機槍中隊。 過去在社會中享有「特權」的高校生,在食衣住行育樂都別樹一格,如今因應戰事的變化、時局的動盪,強迫學生捨筆執劍、報效國家,臺北高等學校的菁英們是如何面對軍隊的生活型態?本文將以臺北高等學校學徒兵為例,以回憶錄、文獻解讀、口述訪談的方式,企圖還原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堪稱菁英中的菁英的臺北高等學校學生,是如何面對從自由自治的校園生活轉而面對威權、紀律甚至準備犧牲生命、報效國家的軍隊生活。 關鍵字:臺北高等學校、學徒兵、學徒隊
  • Item
    竹中學校出身的臺北高等學校生初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7-12-??) 蔡錦堂; Chin-tang Tsai
    本論文以目前新竹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新竹高中)所藏,原日治時期的「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學籍簿」,作為研究的主要資料之一,以了解日治時期的臺北高等學校學生中,出身於新竹中學校的臺、日籍學生們,其菁英培育關係與過程,冀使臺灣近代教育中菁英養成的面貌更臻清晰。臺北高等學校為現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前身」,是戰前日本培育菁英的38所舊制高等學校之一,也是全臺灣唯一的高等學校。臺北高等學校的畢業生原則上可以免試直升當時全臺灣也只有一所的臺北帝國大學,或者進入東京、京都等帝國大學就讀。臺北高校的高等科每年臺、日人合計只收120名學生,當時全臺灣共有17所中學校,入學考試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由臺、日人共學的新竹中學校,與臺北高校同樣創立於大正11年(1922),至昭和20年(1945)戰爭結束止,20餘屆的臺灣人畢業生中,共有71名考入臺北高校,日本學生少於此數目。本論文以新竹高級中學所藏的「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學籍簿」作為統計分析的主要史料,再配合臺北高校與新竹中學校目前尚存的圖書,以及教育制度、課程等,建構這兩所中學校、高等學校連貫的菁英養成關係與內涵。
  • Item
    「臺北高等學校」校史研究與教學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社, 2012-12-01) 蔡錦堂
  • Item
    陳增福家族菁英群與臺北高等學校初探
    (國立臺灣圖書館, 2011-11-01) 蔡錦堂